刨冰加盟店需要多少成本(蜜雪冰城:我不嫌你穷,你别嫌我土!前身是刨冰,靠一首歌才爆火)


1996年的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在郑州正在读成人教育张红超,忽然萌生了一个想法:何不在郑州开一家地道的刨冰店?

张红超来自商丘,在商丘,一到夏天,满大街都是卖刨冰的小摊,然而在郑州这几年,他就没怎么见过刨冰店。

由于他初中毕业就跟爷爷倒腾一些小生意,所以对做生意很敏感,因此,“一定要在郑州开家刨冰店这件事”就被他记在了心里。

第二年,张红超就回到商丘研究刨冰去了,他先是去了刨冰一条街观摩,沿着街喝了好几家,又一家一家地仔细看人家的做法,并暗暗记下了配方和流程。

回到家,张红超赶紧冻上了冰块,并根据记忆,熬制了糖浆,又撒上新鲜的水果,先给自己的奶奶喝了一杯。

老太太一喝,二话没说,就从箱子里拿出3000块钱的积蓄,全部给了张红超,全力支持他创业。

就这样,张红超的刨冰店在奶奶的支持下,正式开张了。

这家刨冰店,就是现在席卷全国大小城市的蜜雪冰城的前身。

它的名字也很炸裂,叫“寒流刨冰”,听上去就带感,不过张红超的创业路,却并不像名字这样炸裂,不是倒闭了,就是被拆迁。

张红超偏偏不信邪,都失败了七八次了,还能迎难而上。

创业初期,摸着石头过河

张红超第一家刨冰店,开在了郑州最大的城中村,面积只有两三平方米,里面只有一个冰柜和两张折叠桌。

由于资金有限,初始设备,能省就省。

冰箱,是从二手市场花800块钱淘来的,刨冰机,是张红超买的电机和转盘自己做的,冰块,是从附近一家肉联厂买的。

一开始,他们没有交通工具运送冰块,那冰块有1.2米长,60公分厚,张红超和弟弟张红甫,基本上就是拿把刀,推着一辆自行车就去了。

到了肉联厂,先用刀把冰块砍成4块,再用蛇皮袋装上,自行车驮一部分,自己背一部分。

这样运送冰块,可想而知,不说连滚带爬吧,也差不多少,运送路上,张红超经常摔得狗啃泥,即便是好不容易运到了店里,冰块也往往化了三分之一。

而且由于他没带防护装备,手指长时间接触冰块,还落下了关节病的毛病,现在都还是红肿的。

然而,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的艰苦创业,张红超还是迎来了一次又一次的打击。

由于他把店面选在了城中村,那个地方消费能力并不强,喜欢刨冰的年轻人也不多,所以人们尝了几次新鲜,就再也没兴趣了。

张红超一看,不行,得赶紧换地方,又把店换了一个处,但是没开多久,就因为修路被封掉了。张红超只好又换地方,这一次他找了个朋友合伙,但一年下来,合伙人以生意不好为由,没有给张红超分多少钱,两人不欢而散。

就这样,刨冰店的生意一直都没有好转,张红超琢磨着,不行干点别的吧。

实际上,没有哪个成功的企业家没有走过弯路,张红超也是如此,他关掉冷饮店,脑袋一热跑去了合肥,自认为去合肥卖冰糖葫芦一定能赚钱。

但他忽略了合肥的天气不太适合冰糖葫芦的保存,一个冬天过去,张红超的冰糖葫芦化的稀里糊涂,品相很差,无人问津。

在外头折腾了一圈,张红超认真想了想,与其做自己不专业的事情,不如还是干老本行,就这样,他又返回到郑州,再次盘了家店,重操旧业了。

这一次,他做对了两件事,这两件事,都为他后来的发家打好了根基。

第一件事,张红超吸取之前的教训,这次把店开在了高校附近,将客户定位在年轻群体身上,很显然,他的选择是对的。

这家店位于郑州文化路和东风路口,这里不仅有张红超的母校财经政法学院,还有广播影视学院,冶金工业学校。

比起城中村,学生云集的地方,冰淇淋的消耗能力大大增强。

第二件事,张红超这次并非单单卖刨冰,他大大扩充了产品的品类,张红超在冷饮上的确很有天赋,他最牛的地方,是可以自己研制冰淇淋品种。

因为品类增加,就不能再叫“寒流刨冰”了,再加上张红超也想给自己的品牌换个好听的名字,这一年是1999年,“蜜雪冰城”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

那个时候,“蜜雪冰城”的店面也不大,但张红超自己研发出雪泡、奶昔、圣代等等多种口味和造型的冰淇淋,颇受年轻人喜欢。

可生意是好转了,这一次,他又跟拆迁队较上劲了。

2 但凡成功人士,都肯定有几次失败

初生的蜜雪冰城,成长之路坎坷的要命。

就说张红超开在东风路口这家店,虽然生意火爆,然而这一年的暑假还没过完,所租店面就要被规划拆迁,无奈之下,张红超在斜对面的广播学院门口又开了一家新的。

正当生意再次逐步走入正轨,张红超着手扩大店面时,哪知刚装修完,又一个“拆”字被画到了墙上。

张红超想哭的心都有了,但这还没完,从1999年,到2003年,4年间,张红超的店铺被拆了4次。

但凡换个人,都要掂量掂量,是不是老天爷不让我吃这碗饭?

但张红超的韧劲就在这,四次被拆,他脑子想的不是跑路,而是下一家店要去哪?

因为认定了母校周围是福地,所以这些年,张红超执着的活动在学校半径1.5公里范围内,也正是因为这样,在这几所学校,张红超的蜜雪冰城,非常有知名度,而且积累了相当好的口碑。

2003年8月的一天,正在到处转门面的张红超终于发现了一个绝佳的地方。

这个地方是一个废弃的厂房,虽然是荒废了,但位置好,房屋质量也好,地方又宽敞,张红超一眼就看中了。

这次他决定搞个大手笔,直接租下了1500平米,既做冷饮,又卖家常菜,但手头没那么多钱怎么办?张红超和弟弟张红甫俩人又到处去借钱,东拼西凑了十万块,才勉强支撑了装修费用。

别看装修不够高档,但非常贴合大学生的口味。张红超很有想法, 他为了给大学生情侣在制造浪漫氛围,把餐馆布置地粉粉嫩嫩的,院子里还有一排秋千,这在当时的高校附近绝对是独一份。

再加上无论是冷饮还是家常菜,他们的定价都比较低廉,东西却实在得很,外加多少有些知名度,因此,当他们的餐馆刚开业,就迅速获得了大学生们的青睐,成为情侣约会,同学聚会,开轰趴的好地方。

最火爆时,排队都能排出300米开外。

这下,蜜雪冰城彻底在郑州出了圈,兄弟俩的生意也渐渐稳定,终于不用天天打游击了。

其实从这一段经历可以看出,张红超兄弟俩的成功,离不开敏锐的触角,接地气的创意,和物美价廉的产品。

今天,蜜雪冰城早已风靡全国,网友总结得很传神:“你不嫌我穷,我也不嫌你low”,事实上,他们早期开家常菜卖冷饮时,就是这么干的。

换句话说,蜜雪冰城走到今天,其实它的理念从来都没有变过。

3 创新,是企业长久生存的法宝

2006年,日子过得越来越安稳的张红超,结了婚,买了房子,生了孩子,按理说,一切都该妥妥当当的,过日子就得了。

但张红超总想琢磨点新产品出来。

那一年,正好有一种彩虹帽冰淇淋很火,这种冰淇淋来自日本,造型像一支火炬,张红超一尝,的确好吃,但价也是好价,就那么一支冰淇淋,竟然卖到了20块。

回到家,张红超就琢磨开了,冰淇淋的核心成分,无非就是奶,一盒奶才多少钱呢?成本不可能太高。

于是他立刻买了一台二手软冰淇淋机,捣鼓起火炬冰淇淋来。

没多久,还真被他研究出来了,不止是冰淇淋,就连蛋筒也是自己研发的。

因为购买的蛋筒,大多是用香精和面粉做的,根本没有鸡蛋,味道差很多,为了实现完美口味,张红超高价从一位老先生那里买来了配方,用上真材实料,做出来的蛋筒,果然金黄香脆。

由于成本本身也不算高,张红超把这款冰淇淋,定价在2块钱,就是这两块钱,只要你在店里吃过家常菜,还送你1块钱优惠券。

讲到这插一句,不怪网友们力挺蜜雪冰城,它的身家,还真是几毛钱几毛钱攒出来。

新产品一上线,就凭借低廉的价格,完美的口味打爆了市场。这性价比,没有任何一家冷饮店可以媲美,这款单品如此之火,让张红超始料未及。

因为供不应求,张红超几次扩充机器,可还是满足不了客户的需求,怎么办?

看到了冰淇淋的前景后,张红超兄弟俩一商量,干脆就专门开家店卖冰淇淋吧?

一拍即合,张红超马上开了家分店,专卖冰淇淋。

正是这一动作,启发引导了蜜雪冰城走上加盟连锁之路。

分店生意很红火,甚至逐渐超过了菜馆。弟弟张红甫看在眼里,动在心里。

2007年,张红甫开了第一家加盟店,之后又一口气开了4家,张家的一些亲戚朋友,也纷纷加盟,成为蜜雪冰城早期第一批加盟商。

由于店面越来越多,张红超也随之调整了供应链,他们把冰淇淋粉包给了一家很好吃的原料厂,又将蛋筒交给了一家焦作的供应商,这家蛋筒商一直合作至今。

蜜雪冰城裂变式的发展,正式开启。

摒弃家族企业,大刀阔斧改革

从1997年兄弟俩一起开刨冰店,到2008年,十多年的时间里,张红超都是在张家人的帮助下做生意的,说白了,都是家族人在经营,这也是很多草根创业者的共性。

但当企业上升到一定阶段时,家族反而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天花板。

蜜雪冰城就是如此,2008年,上游冰淇淋粉出了问题关停了,上面一“断供”,张红超这边马上傻眼,这给了张红超一个很大的启示:

一定要有自己的供应链,否则会相当被动。

这个想法萌生后,张红超就打算有钱了就自建一个现代化的工厂,但这一想法,却遭到了家族很多人的反对。

扯皮争执不下,张红超兄弟俩索性决定,引入专业经理人,将公司拉进正规化管理,改革势在必行。

就这样,在聘请了非常有经验的经理人后,蜜雪冰城开始大变身。

其一,他们除了做冰淇淋,还开始往茶饮上探索,这一改变,让蜜雪冰城的性质彻底发生了变化。

其二,找专人做了LOGO,让品牌更具有辨识度。

其三,调整公司业务构成,重新进行分工,彻底打破家族企业的弊病,让公司更加现代化。

三步调整之后,张红甫带着团队开始大范围招商,蜜雪冰城的足迹,也开始冲出河南,走向全国。

超级IP的诞生

2017年,张红超兄弟俩的创业路已经走了20年了,在20周年庆典上,弟弟张红甫大放豪言:未来要让蜜雪冰城遍布全球!

为了这一目的,张红甫找到了主营的企业咨询公司华与华,对老板华杉说:我想要一个超级符号!

于是,一个可爱的拿着权杖的小雪人诞生了,仿佛是为了应和张红甫称霸全球的愿望,他们为它起了个霸气的名字:雪王

从2018年到2020年,张氏兄弟带着雪王攻城略地,店面从4000多家扩充到10000家。

如果说这一万家店只是在下沉市场活跃,那么今年6月的一首“蜜雪冰城主题曲”则直接让蜜雪冰城火出圈层。

“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这首歌洗脑又上头,由此引发了有一大波连锁效应,为品牌影响力大大助了力。

然而,高速发展的企业,往往也都有共同的问题,蜜雪冰城也是如此,野蛮扩张之下,很多门店良莠不齐,如何在快速扩张的同时做好品控,一直都是困扰创始人的难题。

今年5月,一匿名用户投诉称,自己在蜜雪冰城沈阳华润店购买蜜桃四季春,回去后发现里面有一只虫子。紧接着,“蜜雪冰城”就被媒体曝光个别门店存在篡改开封食材效期、使用隔夜茶汤奶浆半成品等问题,

于是,在清扫检查下,光是郑州的蜜雪冰城,就有35家门店被责令限期整改,3家门店立即停业整改。

如此严峻的食品卫生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蜜雪冰城还能喝吗?放心吗?

张氏兄弟明白,只有做产品,做好产品,才是企业永远的根基,这是他们当年开餐馆的时候就已经悟出来的道理。可这件事,光创始人明白,作用并不是很大,为啥?

2015年的时候,张红甫就去各个地方巡过店,他曾在自己创业日记中写道,加盟店“几乎是一个店一个做餐标准”、走进后厨,“地上是粘脚的,甚至能把鞋粘掉”

遗憾的是,直到今天,6年过去,他们也没能找到完美的解决办法。

这是蜜雪冰城疯狂扩张带来的副作用,再加上蜜雪一直以来追求低价,压缩成本,又缺乏有效管理,这就导致加盟门店必然会在盈利上走歪路。

而作为总部的管理者,则很难监测管控到每一个门店,道歉也没多大用。

前几天郑州暴雨,位于郑州的蜜雪总部也被淹个够呛,但他们依然慷慨地捐出2200万,后来又追加了几百万的捐款,这瞬间引起网友的同情和感动,和鸿星尔克一样,由此掀起一阵挺雪王的狂潮.

大家纷纷表示,有虫算什么,有蛇我也喝。

可是,谐谑的背后,不能忽略的是,蜜雪冰城如果要做长久的企业,就永远不能忽视掉张红超和张红甫曾经的初心:产品是根基。

否则,网络狂欢一旦过去,留给蜜雪冰城的,将是一场更为严重的坠落。

刨冰加盟

曾经,张红超为做出好的冰淇淋产品,一遍一遍地试验,研发,努力了20多年才换来成功,如果最终栽在了品控上,那将是多么可惜的一件事。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最新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