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移动云南公司积极开展“银发服务”,升级了线上和线下渠道的服务,切实解决老年客户在使用智能终端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为老年客户提供更周到、更贴心和更便利的服务,让老年群体更好地融入5G时代,享受智能应用带来的便利,消除老年“数字鸿沟”。
暖心的老年定制服务
营业厅是老年人办理通信业务的主要场所,为此,中国移动云南公司在各大移动营业厅设置一对一专席服务,由专人指导老年客户操作智能手机、自助设备,并配备老花镜、爱心座椅、优先专席等便民设施,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在昭通,中国移动营业厅还制作、投放了爱心标识贴,能更加直观的引导老年人客户,将“银发服务”落到实处。中国移动云南公司永善分公司服务主管黄琴认为,标示贴的统一投放不仅能时刻提醒大家做好老年人关怀服务工作,更大大地提升了公司的服务形象。进厅老年人则表示中国移动周到的服务让老年人感受到了关心和关注。
红河州蒙自市沟通100营业厅里的营业员帮助老年人办理业务。供图
前来营业厅办理业务的张奶奶告诉记者:“服务人员对我们这些老年人态度特别好,手把手教我们如何使用智能手机,现在我也会在手机上刷抖音看了。”胡大爷感动地说:“在这里,我们感觉到没有被扫码的时代抛弃”。李大妈为营业厅的暖心点赞:“在中国移动,我们老年人不会遭受白眼,也不会被嫌弃,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
针对当下电信诈骗案件多,尤其是中老年人群防范意识薄弱的问题。1月12日,隆阳区正阳北路沟通100加盟店开展了以“关爱老人·防范电信诈骗”为主题的爱心小课堂,介绍了什么是电信诈骗、电信诈骗的常见形式、如何识别防范电信诈骗及上当后的补救措施等知识。营业厅经理曹梅君表示,通过开展小课堂让听讲座的中老年客户对电信诈骗有所了解,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也不会不知所措,强化他们的防诈意识,为他们筑好网络安全墙。
便捷的农村上门服务
近期,中国移动云南公司积极开展“服务进万家”活动,是针对老年人的一站式义诊服务和知识宣讲,推动了智能手机操作技能培训进社区、进村社。在农村,多数年轻人都外出务工,家里只有老人和小孩,他们长时间无法见面。在活动中,中国移动工作人员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手把手教会老人使用视频电话,让他们能够通过网络经常“见面”。
此外,为助力老年人群体融入信息化社会,中国移动云南公司还为一些边远山区的村寨提供“爱老”上门服务,工作人员结合宽带义诊、小区摆摊、志愿服务等方式,在现场为老年客户提供实名制入网登记、话费详单查询、爱心套餐订购、密码重置等服务。
迪庆州维西县攀天阁乡的志愿者上门对老年人进行智能手机使用进行培训。供图
在迪庆维西,攀天阁乡皆菊村迪玛组的和玉梅老人常年帮助家人看守小卖部。越来越多的人来买东西都会问她能不能用手机支付。但和玉梅对智能机的使用仅仅停留在接打电话上,很难适应当前的发展。在“关爱老人 移动先行”——老年人智能技术普及志愿者活动中,中国移动云南公司维西分公司网格主任赵鑫鹏特地上门对和玉梅进行了智能手机使用的培训和指导,不仅帮助她设置好了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还教会她用APP听音乐,看电视、看新闻等功能。
3月2日,在普洱西盟,中国移动织爱心专员为残障老年人提供了一次非常有意义的上门服务。居住在西盟县勐梭镇红砖厂片区的魏奶奶瘫痪在床已经37年。最近她的心愿就是学会使用智能手机与在外地打工的子女微信视频通话,看看远在他乡的子女。爱心专员熊晓丽为老人实名制开卡后,为其申请了微信账号,并将家里人的手机号码一一添加为微信好友。随后,魏奶奶迫不及待地拨通女儿的视频电话:“终于能看见你了,真是太好了。”看着老人对着视频露出欣慰的笑容, 熊晓丽感到这几日的付出与一路的颠簸都是值得的。
云南网记者 贺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