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悦达起亚在中国市场上表现一般。根据东风汽车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里东风悦达起亚的销量仅为16.34万辆,整体销量略微下滑。
作为一家20多年前就进入中国的品牌来说,它其实也有过不少的高光时刻。根据数据显示,在2016年中,其销量达到了65万辆,当时不少车企投来了羡慕的眼光。而在过去的2021年里,随着疫情和芯片短缺的双重影响下,大部分品牌销量普遍下滑,汽车行业充满挑战,而东风悦达就在2021年前三季度的净亏损则约为26亿元。
面对着不断下滑的市场份额,东风悦达起亚不断尝试调整策略,试图提拔销量。可以看到,去年上海车展中,起亚就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变,发布了全新品牌标识和来了智跑Ace和全新嘉华两款新车来布局国内中高端市场,起亚正以全新的面貌以及新鲜血液迎合国内消费者。
就在近日,东风悦达起亚又有了新的动作。有传起亚将会进一步打造精品化产品,为了加速导入更有竞争力的车型争夺份额,有可能逐步停产10万元以下车型,并将每年引入至少1款电动车,未来不用再使用以价换量的销售模式。
起亚:我们将“不再便宜”
“实惠”、“高性价比”这些代名词是消费者对起亚这个品牌以往的印象。以目前产品矩阵来看,品牌旗下售价在10万元以下的车型包括了奕跑、焕驰、福瑞迪三款车型,凭借着超高的颜值和性价比得到了不少消费者的青睐 。正是如此,起亚能迅速在国内汽车市场占据着稳定的份额,并吸引了众多韩系车的忠实粉丝。
不过,随着近年来自主品牌的飞跃性进步,无论是在外观的设计上还是性能上的表现都与韩系品牌持平,再加上本土化的先天优势,国产车的表现逐渐开始实现超越,韩系车以性价比获销量的方式再也行不通,所以这种走低端性价比路线的起亚显得十分尴尬,在这个不上不下的市场处境里,起亚的销量每况愈下也是必然的事情。
可以看到,在如此的市场环境下,起亚的“以价换量”这条路线,销量并没有太大起色下,自身品牌形象也因此一落千丈。所以,起亚立刻意识到这个问题所在,根据总经理柳昌昇表示,“起亚不再走低价竞争的方式,而是通过产品的竞争力去赢得消费者的认可。未来,售价10万元以下的车型会尽快停产,寻求高质量发展”。
毫无疑问的是,接下来起亚旗下车型矩阵很有可能将会有一次重大调整,毕竟面对这样的市场表现来说,不重新定义意味着丢失的份额将会更大。那么起亚放弃低端市场就是该品牌将进军高端市场了吗?缸哥看来其实就未必,放弃10万级入门市场这件事来说,其实更多的是一次产品重心上的调整,目前十万级市场的主力军是自主品牌,但如今十万元以下的合资品牌的竞争力已经越来越弱,转而主攻10万元以上的市场,其实也是为了品牌未来更好的发展,毕竟对品牌而言,以价换量并不是好事。
起亚:我们将开启中国第二阶段发展元年
根据总经理柳昌昇传递的信息可以看到,首先的是起亚会在中国市场加大资金投入,并且会针对国人们的需求进行适应性的开发改进,其次除了研发方面的投入,未来起亚引入中国的新车步伐也将加快,并且都会是高品质的车型。
第一方面,起亚的策略将中国业务回归到全球业务当中,从内部开始进行新的变革,将品牌形象全球统一化;其次,是电动化战略落地、组织架构调整,预计今年的年底,全新电动车将会被投放到中国市场,由此加速推进电动化布局。接下来,每年都将会引入一款电动车,并计划到2026年,推出11款电动车,其中7款E-GMP专用电动车,2030年实现纯电动、混合动力、插电混动等环保车型年销量160万台,目标成为全球一流电动汽车品牌。
毕竟,主打性价比是十多年前左右的事情了。其实这次起亚产品定位的升级,更希望的是能在消费者的认知中有全新的改变,摆脱昔日性价比的标签,不再走低价竞争的路线,将全球销量最好的高品质车型引入中国,通过产品的竞争力去赢得国内消费者的认可。
起亚停产10万元以下车型是否过于自信?
其实,起亚想要走中高端品牌路线的愿景看来是有点难实现的。可以看到K5凯酷这款车型,售价大约在20万左右,一开始的时候声量很高,但是最后却被市场“打了脸”,目前月销量定格在千余辆。
纵观目前汽车市场来看,日系、韩系都是以价换量的品牌。轩逸、卡罗拉和飞度这几款产品的销量成绩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韩系车在这个价位中确实很难体现出什么优势。对于起亚提出停产10万元以下车型并向高端品牌转型的这个做法缸哥认为虽然是好,但是起亚还是要多多考虑如何提升自身产品竞争力的问题,毕竟高端品牌力的竞争对手还多着呢!
总结
不得承认的是,产品的重构、品牌的重塑,是起亚对中国汽车市场的明智之举。在品牌焕新、全球化战略车型以及新能源车型的引入下,起亚能否重回合资主流品牌的行列里?逐步停产10万元以下车型,迈向高端系列也不知是好是坏?最后,对于起亚将不推出10万以下车型,你又是怎么看的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