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新规正式实施快递员拒绝(浙江率先为快递行业立法:小哥要上社保,拒绝送货上门最高罚2000元)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陈婕

作为快递大省,浙江为快递小哥立法了。小时新闻记者了解到,9月29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浙江省快递业促进条例》(下称《条例》),并将于明年3月起施行,这也是全国首部快递业地方性法规。

资料图片 视觉中国供图。

记者注意到,今后,“快递小哥”劳动权益有法治保障,快递专用电动三轮车上路有法可依,快件送货上门、遗失明确法律责任。

“这个太好了,我们的社保是不是有希望了?”在杭州城西送快递的快递小哥小韩仔仔细细看了两遍条例的内容,内心有点小激动。

他告诉记者,自己从安徽老家到杭州送快递已经4年多了。按照他的观察,因为快递这个行业流动性大,所以往往都是直接发钱。“不少人拿钱回老家买房子,造房子。”

干快递多劳多得,这几年小韩到手的收入一直不错。不过,今年快30岁的小韩,对于未来他有了更多想法。“不交社保,想摇个车牌号都不能。”

快递新规正式实施

资料图片 视觉中国供图

记者注意到,为保障快递员权益,《条例》规定,快递企业应与从业人员依法订立劳动合同,依法参加职工基本养老、职工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设区的市邮政管理机构应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主管部门,根据当地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结合收派人员正常劳动时间内平均派送量、劳动强度等,制定单件最低派送费指引标准,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在电梯设施配套少、上门投递频次多等投递困难、效率低的区域,企业应提高收派人员平均派费。

值得注意的是,《条例》对快递小哥的工作也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

《条例》明确,快递运单注明上门投递要求的,快递企业不得投递到末端服务设施、站点;未注明上门投递要求的,应在投递前征求收件人意见。未征求意见直接投递到末端设施、站点的,收件人在接到电话或信息后有权要求重新上门投递。未按运单上注明要求上门投递,或未按收件人电话、信息回复要求上门投递,由邮政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可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收件人不在约定的收件地址,收派人员通过电话无法联系时,应向收件人发送间隔不少于8小时的两次派件信息,自第二次发送信息后24小时内未得到回复的,快递企业可根据寄件人要求予以处理。收派人员不得将快件放在无人保管的地方。

公开报道显示,6月25日,中消协发布“618”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报告称在监测期内,共收集快递、外卖配送类负面信息63043条,负面信息在6月2日出现峰值。报告显示消费者吐槽较多的配送类问题主要有:不送货上门、乡村取件加收快递费等问题。

一位快递网点负责人告诉记者,条例的表述很具体,对于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很有帮助。“提醒我们,要把工作做得再细一点,服务做得更好一些,让大家的满意度更高。”

浙江作为互联网大省,快递业发展位居全国前列。数据显示,2020年全省快递业务量达到179.5亿件,同比增长35.3%,支撑全省实物商品网络零售交易额超过2.2万亿元,从业人员近30万人。

资料图片 视觉中国供图

圆通速递相关负责人表示,对快递经营企业和从业人员来说,用地难、车辆通行难、投递难都是急需破解的难题,都在《条例》中得到精准回应。

快递小哥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电动三轮车,则是他们的生产工具。

记者注意到,《条例》首次明确了快递专用电动三轮车的法律定义,符合规定条件的情况下可在非机动车道行驶,并对快递经营企业交通事故主体责任等作出规范。

《条例》还对快递服务质量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等热点作出规定,如明确快递件遗失损坏由谁担责、赔偿标准,快递经营企业应当完善快递小哥的投诉澄清免责机制等。

省邮政管理局副局长王德奔认为,这既保障了消费者权益,也减轻了快递经营企业和从业人员的负担,有利于快递业服务提质增效。“《条例》能够补齐全省邮政业立法缺失的短板,加快从快递大省向快递强省跨越进程,推进全省快递业高质量发展,为建党100周年献礼。”

《条例》同时明确快递业在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融合等方面的发展要素保障,从大型集散分拨中心用地,到小区快递末端设备和站点建设,从城市布局到乡村寄递物流体系打造都作出了法律规定。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最新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