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世界的地位变化(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一.变化

1、废除不平等条约

(1)背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英加强与中国合作。1942年元旦,中、美、英、苏等26国在华盛顿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美英加大对华援助力度,中国与美英关系日益密切。

中国在世界的地位

(2)过程:

①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对德、意、日宣战,并宣布取消与之有关的不平等条约,废约行动正式开启。美国出于鼓舞中国军民的抗日士气以及对日政治斗争的需要,开始考虑提前废约,并与英国进行磋商。而英国驻华大使薛穆建议本国“应该立即行动,干净彻底地废除不平等条约”。

②1943年1月11日,中美在华盛顿签署《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同日,中英在重庆签署《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新约规定废除的英美在华特权有:领事裁判权、通商口岸特别法庭权、使馆区及一些铁路沿线的驻兵权、沿海贸易与内河航行权、外人引渡权、英籍海关税务司权等,同时宣布废除《辛丑条约》,将天津、广州的英租界及北平使馆区的各种权益归还中国。

(3)评价:中美、中英新约的签署标志着中国与美英建立了国际法意义上的平等互惠关系,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振奋了中国军民的抗日斗志,推动了盟国间的合作,加快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

2.大国地位确立:1943年的开罗会议、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中国以四大国地位出席。1945年,联合国成立,中国成为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对国际重大事务拥有“一票否决权”,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二、变化原因分析:中国政府和人民坚持不懈的努力;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战后的国际关系民主化潮流。

三.评价

(1)结束百年受侵略的历史,名义上取得与大国平等的权利。

(2)国力相对较弱,实际上还难以承担大国的责任,享受大国的权利,也没有完全实现独立自主。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最新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