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连锁(连锁中医馆的资本之路——案例分析:固生堂)

近年来,中医馆发展速度快、整体数量多,其他行业巨头纷纷进驻,成为发展异常火爆、关注度高的新型业态。随之带来的是层次参差不齐,经营难度加大,危机重重。再加上中医馆“既非纯医院、又非纯药店”的特殊定位,使得这一业态在能否盈利以及如何持续盈利上,成为业内人士共同关注的课题。中医馆很热,但叫好又叫座的中医馆很少。中医馆要成功,关键在哪里?秘笈是什么?到底该怎么做,才能摆脱盈利难的困境?对于绝大多数国人来说,现在看病的首选应该都是现代化的医院而不是中医诊所。接受科学理念的人很多都把中医理论当做是封建迷信旧社会的产物,不了解、不信任甚至是旗帜鲜明的反对。在这样的背景下,连锁中医馆的模式能走多远?是否能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有可能成功上市嘛?这都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1、为什么选择做连锁中医馆

市场需求:首先,国家卫生局的一个统计数据显示,每年中医科的就诊人数和占比都在上升。2006年,中医就诊人次占总人次的比重为19%,2010年则为23.12%。

投入成本:从投资的角度看,中医馆的资金投入相对要少。如果做口腔、体检等医疗连锁服务,设备投入就是一大重头,中医则相对轻资产。租一间诊室,从当地的三甲医院请过来一批临近退休或已经退休的老中医,一家中医馆就算开起来了。

固生堂是一家将中医养生作为服务理念和宗旨的中医服务企业,在短短五年的时间内建立了过百名名老中医团体,并与医学院校、公立中医医院进行战略性合作。在北京、深圳、广州地区已投资建立5家中医医疗机构。固生堂以连锁中医医疗机构为基础,名中医为支持,将完善的服务体系和中医药文化有机结合,推行“360度中医养生”服务理念,打造我国中医特色的养生品牌。

2、固生堂的亮点

中医养生连锁加盟

医生资源:固生堂的主要医生都来自三甲公立医院临近退休或已经退休的名医,在固生堂就诊,挂号费是122元,其中的100元都会给到名医。固生堂则在于中医师。固生堂担任一名“经纪人”角色,协助名医开一贯,由固生堂筹资并掌握绝大部分股权,给予医师约30%-40%的股份,诊疗费收归医师所有。。对于固生堂来说,即获得经济上的回报,同时也能通过招纳名医不断吸引更多的患者就诊。此外,这些名医退休之后,对医术的传承更为看重,固生堂会为他们举行拜师学艺的仪式,这与在学校带指派的研究生和博士生意义有所不同。当然,为了笼络这些名医,固生堂在平常的细节服务上也很到位,比如每次都车接车送,逢年过节登门感谢。长远看来,固生堂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名中医团队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团队,为将来连锁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中医药人才资源,更为中医药事业长远的发展打下稳固的基础

与银行保险合作导流:2012年,平安银行发布消息,推出了全新客户权益体系,借记卡、信用卡双卡贵宾客户按照不同层级,可以享受相应的权益,其中一项就是固生堂的中医服务。不光是平安银行,包括中信银行、建设银行以及保险公司在内的金融行业,都是固生堂的客户。简而言之,将这些服务打包卖给银行,再由银行免费提供给自己的高端客户。

其他机构合作:在国内50多个城市,固生堂都选择与当地的机构合作,有口腔、体检服务,也有中医理疗、SPA、足浴等,还有茶剂礼品,提供电话私人医生服务,客户可以随时打电话咨询健康问题。如果需要开药调理的,费用需要客户另行结算。当客户需要这些服务时,通过固生堂预定,再付费给当地的机构。当然,这个价格是远远低于门市价的

3.连锁中医馆上市的问题/障碍

连锁中医诊所也是属于民营医院的范畴,对于中医诊所还有以下几点顾虑。

1、营收和利润水平

对于中医馆来说,如果走平民化路线,一个医馆的收入和利润很难做到很高。如果走高端的路线,像正安中医,非会员一次挂号费都要六百以上,那么除了一线城市以外,其他地方能达到这样消费水平的人会非常少。这样也会限制医馆在全国各地的扩张。

由于没有公开的数据支持,无法准确的去估计,但是连锁中医馆想要把收入和利润做到上市的标准,应该比普通的民营医院更难。

2、医疗服务的标准化

对于西医来说,什么病怎么治疗做什么手术都是一清二楚的,在招股书上也很容易做描述和披露。但是中医就很难去解释和标准化,同样的表征,不同的医生还能推断出不同的病因给出不同的药方和治疗手段。如果涉及到医疗事故、医患纠纷,那就更难去界定和评判了。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最新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