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说十三点什么意思(农历中国 | 正月十三 · 上灯)

旧时民谚道:

“十三十四神看灯,

十五十六人看灯,

十七十八鬼看灯。”

正月十二搭好了灯棚,

到正月十三这天,

民间有 “点灶灯” 的习俗。

即在黄昏时分,

家家户户要在厨灶下点燃一盏花灯

说是祭灯头,

实则是试试刚制作好的花灯,

俗称 “点灶灯”。

古时有诗曰:

“明月未满烛光熄,

灶爷座下灯攒集。

不为觅寻仙人步,

只盼一睹灯头喜。”

正月十三这天最重要的事,

要数上灯的习俗,

此风俗源自南宋

旧时一到正月十三傍晚,

大户人家便争先点亮头灯,

意为拔得头筹、抢得彩头。

更有钱的大户世家,

还会请来戏班助兴,

在家中庭园里塔台唱戏,

十三点什么意思

通常要连演三天,

博得家道中兴的好彩。

各地都有十三晚滚龙灯的习俗,

其实都是各村各寨的龙灯预演,

为正月十五夜的狂欢做出彩排。

古时扬州一带,

除了争先上灯之外,

还有正月十三晚上,

家家户户吃汤圆的习俗。

当地民谚如是说:

“上灯圆子落灯面,

正月十五过小年。”

来源:周到上海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最新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