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揭秘“足不出户,月入过万”的互联网“刷江湖”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孙兵|北京报道
虚假信息一直是互联网诚信建设的一大难题。不仅电商平台大量存在刷单、炒信、钻赞现象;在微信、微博、短视频、直播等社交平台上,也有很多假流量、假点击、假赞、假粉丝...由于需求旺盛,刷单已经形成了一个隐秘而庞大的产业链,参与者众多。有很多人在家里动动手指一个月就能赚到一万多梦。他们要么成了网络黑产的帮手,要么成了网络诈骗的受害者。
无论是刷单信,还是赞粉丝,都需要注册大量账号。目前,为了防止恶意注册“僵尸账号”,各大互联网平台一般采取两种方式避免:一是要求绑定手机号注册,手机号一般需要实名验证,个人用户可以开通的手机号数量有限;第二,注册时需要输入复杂的图片验证码或者短信验证码,可以避免机器大量自动注册。
所以,为了满足这两个条件,在“刷江湖”的源头有两大角色:卡商和打码平台。
所谓“卡商”,是指拥有大量手机“黑卡”的人。这类卡的市场价格一般在10元一张左右,很多都是实名认证的,也有很多0月租0余额的特殊卡。
卡商将大量通过“合法”或非法渠道获得的SIM卡插入一个名为“猫池”的设备中,就可以自动同时向多部手机发送短信或语音通话。(编者注:“猫池”是扩大电话通信带宽和目标设备的别称。可以同时拨打大量用户号码,不仅可以实现集群发布,而且使用方便,成本低。已经成为电信诈骗分子非常常用的诈骗工具。)
可以说,手机“黑卡”就是互联网生产的“原油”,它已经成为不法商家的“生产资料”。比如发送垃圾短信、拨打推销电话以及“转账汇款、恭喜中奖、冒充朋友借钱”等最传统的电信诈骗...
当然,另一个重要的“业务”是通过猫池和打码平台提供的软件注册账号等操作,比如刷、钻、刷会员、刷流量、刷粉丝、刷薅羊毛等...
这时,编码平台出现了。很多互联网业务操作需要输入复杂的图片验证码或者短信验证码。前者用于识别正在运行的是真实的人类用户还是机器程序。常见的方法是在晃动或杂乱的背景中识别和选择正确的数字和字母,或者依次选择几个汉字。后者用于过滤低价值用户(编者注:大部分普通互联网用户不会频繁更换手机号码,所以我们可以根据手机对应的行为建立基于手机的信用数据库,从而根据手机的信誉筛选出高价值客户),并提供二次核对功能。
为了拿到这些验证码,打码平台会和网赚平台(提供各种互联网招聘信息赚钱的网站)合作,通过各种招聘、兼职信息网站发布招聘信息,招募一些人人工输入验证码。“在家兼职,每天赚1000元”、“轻松赚钱,快乐赚钱”是这类招聘信息常见的广告语。
比如12306的网站验证码就很复杂。虽然经常被批评为“反人类”,比如类似“请点击下图所有生成器”、“请点击下图所有非EXO成员”的验证问题,但确实达到了程序难以识别的目的。所以根据一些编码平台的报价,编码12306要比普通验证码贵很多。
一个公司拥有大量注册的手机号和账号,可以控制几万甚至几十万“人”,有时候他们的行为足以影响一个互联网公司的健康发展甚至生死存亡。
腾讯电脑管家高级安全专家李铁军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近年来,刷单、刷流量、刷粉丝、刷评论、薅羊毛(编者注:针对网络上各种优惠活动,如注册返利、优惠券等)等数据信息的欺诈行为,,以低成本甚至零成本换取高回报),是网络黑产者流行的致富方式。
“这种需求太强烈了。很多公司和个人雇佣黑产,通过'技术'帮他们做流量、粉丝、赞、评论和薅羊毛...因为市场需求很大,这条路很赚钱。”李铁军说。
这样,“点餐员”就成了“刷江湖”的重要角色。他们希望通过伪造数据或粉饰信息来误导用户或投资者。比如先在排行榜上“刷”一个不知名的主播,自然会有真实用户的关注和点击;比如一些短视频、直播平台默许一些人做数据甚至主动制造假数据,让投资人获得更高的估值,用假数据换取真金白银。
哪里有需求,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黑产者把它当做赚钱的途径。200元可以买10万个“僵尸粉”,40-50元可以买100个赞,一两百元可以买100个“模拟”评论...网上有各种“现场刷”的小广告,商家会一一标注,明码标价,甚至先使用,效果出来后再付费。
当然,各大互联网平台也不是吃素的。为了识别一些获取流量、赞和评论的非正常方式,一些大平台会采取技术手段对用户投诉等进行监控和跟踪。,与刷单者展开攻防战。毕竟长期存在的代刷产业链会扰乱市场和内容竞争秩序,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据统计,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微博平台累计违规账号6.8万余个;Tik Tok平台通过限制流量、封杀账号等方式打击代理刷单行为,定期对粉丝异常账号进行评估和回溯。
此外,“羊毛党”也是互联网公司最头疼的群体,从BAT到不知名的互联网公司。一旦优惠推出,“羊毛党”就会聚集大量手机号注册平台,抢优惠券、返利,然后低价转卖给需要的人,完成套现。公司投入巨大,希望通过优惠券和补贴刺激消费的真金白银可能全部落入“羊毛党”手中,使活动效果大打折扣,甚至让普通用户叫苦不迭。
还有一些网赚平台,要求缴纳一定的“会员费”才能接单工作,但结果可想而知。不仅工作拿不到钱,会费肯定也拿不回来;比如有的大学生代刷,对方承诺返还订单金额的10%~20%作为奖励,但往往连已付的钱都拿不回来,也收不到货。
“在家呆着,有空闲时间,月入几万,领日薪.......这些诱人的招聘启事背后,可能导致的不是唾手可得的财富,而是骗子们精心策划的骗局。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