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大智若鱼提问:
叶老师,作为一个资深的徕卡相机用户,我能不能向您请教一下莱卡相机的好处,特别是相比较日系相机而言。
叶梓摄影 Leica M Monochrom 与Leica 35mm f/1.4 ASPH镜头
叶梓老师回答:
这个问题回答起来还真是有点难度,徕卡品牌旗下其实也有很多种不同的相机。我们平时所谈到的徕卡相机一般指它的m系列相机,也就是他最经典的旁轴测距仪相机。这种相机有胶片的也有数码的,而且都在生产,但是它与其他种类的相机太不相同。往简单来讲,徕卡m系列相机非常的耐用,而且其制作的精密程度是一流的,他与瑞士的名表们一起代表着人类工业文明的至高境界。同时徕卡的光学水平也是世界的巅峰,它制做出来的镜头成像素质是日系相机所不可企及的。
从操控体验上来看,徕卡有两个最不一样的地方。第一是m系列相机没有自动对焦只有手动对焦功能。但是别忘了它是旁轴测距仪相机,从取景器看过去的时候你会看到,在整个大画面的正中央会有一个小小的亮斑,那个的亮斑的影像是错位的,在你转动手中对焦环的时候两个影像会互相来移动,直到他们拼合在一起,你的对焦就结束了。人的眼睛是非常擅长于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裂成了两个影响的,所以旁轴测距仪相机非常适合于手动对焦。
那这种对焦功能有什么好的呢?为什么徕卡坚持不做自动对焦的m系列相机呢?它在3种情况下都大有好处。第一种情况,是在非常非常昏暗的环境中,自动对焦几乎是无效的,但是他却可以精确快速对焦。第二种情况是在拍摄的物体前方有物体遮挡时,自动对焦系统非常容易被迷惑,从而对在前景上,但旁轴测距仪相机就不会。第三种情况,是在使用广角镜头的时候自动对焦系统,它那个对象范围还是有点太大了,所以很容易有一些跑焦的情况产生,但旁轴测距仪相机依然不会。再加上徕卡相机的镜头上有非常精确的,非常容易理解和使用的景深刻度,所以在白天扫街的时候你可以很快的把它切换到超焦距这么一种状态下。也就是说你就不用再对焦了,只要按快门就行了。在一米多到无穷远之内的所有物体都会是清楚的,就是非常便于扫街,非常便于纪实摄影的抓拍的。但是同样的设置在单反或微单相机上的就变的非常复杂。
叶梓摄影 坐在副驾上的妻子
我给大家举一个实例,上面这张照片是我坐在车的驾驶座,拍的我右边的我的妻子。我是怎么拍呢?是对着我左边车门上的一台手机拍摄的,是索尼z5尊享版有一台镜面手机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它的背面可以反光,同时手机背面还有索尼的logo。如果这个时候我是用的自动对焦相机的话呢?一来,很可能会对在手机的logo上。二来,在这么昏暗的环境下在完全没有照明,仅靠车外的一点点的城市灯光照明的前提下,是非常非常难精确的对焦在妻子的脸上的。
除了对焦以外啊,徕卡相机和其他相机最大的不同是什么的。我想是简洁,是克制,是优雅。他没有别的功能,他的菜单非常非常简单。这种使用起来其实你就有3件事情要做,第一件事,通过你的左手去旋转镜头最前端的那个光圈环,来控制光圈的大小。第二件事,可能你会去拨顶部的快门数值,或者是在快门按钮后方的曝光补偿数值。第三件事情的是对焦。把这3件事情做好了,你就摁一下快门,咔嚓一声响照片就拍完了。
按照我的使用习惯,我甚至关掉了照片的自动回放,也就是说整个拍照过程这个相机背部的那个显示屏都不会亮起来。都不会发生任何的光,就好像我们以前在使用胶片相机一样。但实际上摄影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我的工具不应该变得过于的复杂他只要可靠、顺手,就可以了。至于这件作品的艺术价值如何,这是靠我的大脑来创作的事情,是靠的手来创作的事情。你知道吗,我一直觉得不管是我们的生活还是摄影,我们都把它搞得太复杂了。你们在使用你们的相机的时候你想想。那里有多少功能要你去考虑,考虑来考虑去你还记得什么是艺术吗?你还能感觉得到当时的心情吗?那些相机把你们每个人都搞得紧张兮兮的,以后你们要怎么样去体会当时气氛,怎么样拍出真正的艺术片?我想是非常难的。有时候选择太多并不见得是件好事,而只有徕卡敢于做一种简单。他甚至有一台相机是数码相机,但是根本没有背部的显示屏,我非常喜欢的一台相机。我也非常认同徕卡的观点。我也觉得在现场去观看照片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他让我们太在乎结果,而且他总是让我们错失拍摄的良机。
最后我要嘱咐一点,徕卡相机也并不适合所有人。我在博客里面把它形容为古代的公主,谁娶谁知道。他可能有很多优点,但有很多的不便之处。有的人真的是非常喜欢使用它,但有的人拿到徕卡相机以后只是觉得他就是个累赘。我在得到这一台只能拍黑白照片的数码相机以后,我在我的朋友圈里面引用了这样一句诗,我说这台相机对我来说就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我用徕卡确实是非常顺手,他是我非常棒的创作工具,但是这确实是非常难用言语来表达的。我还是那句话,谁用谁知道。
摄影问题免费解答、加入摄影群学习,请添加叶梓老师微信:leonyee2(暗号:头条)
打开微信,搜索公众号:摄影早自习,每天早上6:30,不见不散。
原文链接:
http://www.katoclass.com/zaozixi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