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报纸
海外代购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随着监管部门对“假海淘”的打击力度越来越大,行业越来越规范。但仍有部分消费者反映通过海外代理商买到了假货、仿货,同时陷入维权难、索赔难的窘境。
淘宝全球买家项目汇集了很多长期生活在国外的买家。根据平台规定,成为全球买家需要提供在国外不少于6个月的护照证明。然而,日前,报纸上的一项调查发现,这个项目在卖家身份验证上存在漏洞,甚至有商家在淘宝店铺挂出服务——不提供任何身份信息,只需花费数百元,提供账号,就能一站式成为全球买家。
认证是全球买手招募广告的条件之一。
11月1日,论文在淘宝找到其中一家商家,花了350元,只提供了网店的账号密码信息,两天后收到淘宝官方发来的全球购成功的信息。此外,商家还表示可以提供海外代理签到等一站式服务。
本报记者近日走访福建莆田发现,当地一些商家通过淘宝全球购平台,将当地产品包装成海外海淘产品进行销售。还有一些商家通过当地快递点的关系伪造“海外在线”的快递信息。
所有“全球买家”都是海外买家吗?
根据Taobao.com官方信息,淘宝全球购是淘宝于2007年发起的海淘购物门户,是中国第一家海淘消费门户,也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海淘购物平台。淘宝全球购平台买家超2万人,长期在国外生活,了解海外商品和生活方式,擅长粉丝运营。
根据《淘宝全球购市场管理规范》,全球购市场是淘宝为身在海外且有能力提供海外品牌商品代购服务的卖家量身定制的专属创业平台。
然而,这些全球买家是长期海外买家吗?
关于“全球买家”的落户,按照上述规范,暂时没有淘宝店铺的,只需要创建店铺,满足两个条件即可:(1)买家的境外证明材料,需要有效期至少6个月的护照证明;(2)店铺情况正常。现有店铺必须满足11项要求,包括店铺海外商品数量(至少3款有效线上商品),海外商品销售比例达到100%。
成功结算后,卖家店铺会出现“全球买家”标识,卖家将拥有专属的经营工具和业务保障。符合海外商品要求的店铺商品页面会出现“全球购”标识。
在手机淘宝搜索“全球买家入驻”,会显示几家代理店铺的信息。
然而,该报记者在手机淘宝上搜索“全球买手入驻”,出现了几家代理机构的店铺信息,内容包括全球买手入驻、买手入驻、买手海外入住等服务。有些店铺标榜自己用“独家技术”来标志“买家+店铺”世界的到来。在这些店铺中,显示大量购买的有数百人。
随后,记者和其中几家店铺表示想以全球买家的身份留在淘宝,客服回复全部可以完成。同时建议客户加微信详细聊天,而不是在淘宝旺旺介绍更多信息。
这些店铺标注的价格大多在10元到100元之间。几位客服表示,店家标注的价格大多是虚价,实际服务价格在200-800之间。客服称,办理全球买家,不需要提供境外护照证明,只需要提供店铺账号密码,有“技术”就可以顺利入驻。
一些商店声称拥有全球采购和买家结算的“独家技术”。
350元消费2天成为“全球买家”
淘宝官方发布的全球买家入驻流程显示,入驻有五个程序:一、开店;二是提交护照信息证明;第三步是第二次审核,一般需要3个工作日。第四步是签到激活;终于顺利入驻。
上述店铺的一名客服人员介绍,有很多客户联系他们申请全球买家入驻,每天有近10个买家通过审核。一般能保证1到2个工作就能完成审核。
11月1日,记者按照客服的要求,先支付350元接单,然后将新申请的店铺账号密码提供给其中一家店铺的客服人员。11月3日上午,记者收到一封来自淘宝官方的邮件:“亲爱的卖家您好!您访问全球买家的申请已获批准。谢谢大家的参与!”
记者再次登录淘宝,店铺信息显示全球买家已经“入驻”,店铺上也显示了“全球买家”的图标。
一家店的客服人员向本报介绍,审核时不需要提供店主的信息,只需要提供一个海外买家的护照和签证信息,他们店提供的是另一个同事的护照信息,“安全性肯定没问题”。
《淘宝全球购市场管理规范》中提到“买家必须在申请获批后30天内登录主账号进行至少一次境外签到;成功签到且仍符合申请条件的,视为成功入驻。”第七条还规定:“全球买家在过去三个月内应至少有一次有效的境外入住记录。”
不少门店客服人员也表示,可以提供境外签单服务,但由于疫情原因,暂时取消目前的境外签单要求,如果恢复也可以签单打卡。
论文为商家联系了淘宝客服“阿里万象”,客服的回复证实了上述说法:受境外疫情影响,全球买家不允许打卡考核,疫情结束后会通知全球买家和商家打卡。
对于上述提供代理服务的店铺,客服对本报表示,虽然是淘宝店铺,但不是官方行为,代理有风险,买家的入驻条件需要符合自身要求,建议不要相信这家代理。
某店铺客服会在朋友圈发布当天完成结算。同时又说可以“防假冒,系统调查”。
一些商家声称利用全球购物平台销售当地产品
上述淘宝商家的客服向本报介绍,全球购要求入驻的海外商品比例和海外商品销售额都要达到100%,且至少要有5件以上的线上有效商品(如果申请买家资格,需要3件以上)。淘宝会根据商品的属性(海外品牌商品或无品牌的非标商品)、商品的购买地、物流订单等维度综合判断是否为海外商品。
“品牌在海外,发货地和购买地也建议在海外。”客服说。据介绍,进入“全球买家”后,会有专门的图标,一定程度上增加买家的信任感。同时经常有针对这个入口的活动,可以提高流量。
最近,报纸上的一项调查发现,有人利用淘宝全球买家平台销售国内产品。
一家有全球买家logo的店铺负责人告诉本报,也是通过代理的方式办理买家资格,然后上架。“其实是国货,一些国际小品牌(品牌)不会查。”如果一些客户更关心物流信息,还会为他们提供“异地在线”服务。
几年前,一些快递公司被曝光在代收点提供“异地在线”服务,专门搭建虚假的境外物流查询网站,帮助国内厂商编造中国香港、美国等地的派送信息,掩盖真实的派送地点。被媒体多次曝光后,这种现象减少了很多。
在莆田街头,过去在几个快递点公开挂出的“异地在线”服务已经不见了。本报记者卢新文摄
11月1日左右,本报走访莆田市安福电商城,发现媒体曝光的快递网点“异地在线”的广告已经不见了。该报询问多家快递网点能否提供“异地在线”服务,对方均表示没有此项服务。
一家做女士包的店铺负责人告诉本报,相比以前,“异地上线”确实少了很多,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已经转入“地下”了。他们只有和当地快递代理有一定关系才会提供这项服务。“一般在香港上网更容易,在美国上网成本更高。”
刚从全球购行业离职的莆田电商负责人对本报表示,前一两年有很多卖国货甚至假冒产品的情况,主要是鞋、包、皮带、手表等。现在管控审核更严格了,会比以前做的人少了,但还是存在的。
他说,目前很多产品的材质、包装、标签都可以被包括阿迪、耐克在内的国际品牌仿冒,很难辨别。一些谨慎的消费者怕买到假货,会要求商家提供正规的品牌发票。这时候如果商家会和正规线下店合作,会给店家一定的费用,会给消费者开具正规发票。这样平台和消费者都很难识别。
福建某高校电子商务教授彭辉(化名)告诉导报记者,在实践中,面对跨境代购纠纷解决的诸多困难,大多数人会选择放弃维权,独自承担损失。一旦在购买过程中出现问题或者购买的商品质量有缺陷,甚至给用户造成损害,实际购买者想要维权就会面临举证难、鉴定难、索赔难等问题。
彭辉说,在交易过程中必须保留证据。第一,注意鉴别商家的身份、资质、信用。然后,要注意收集保存相关电子证据,如用过的快递单、收据、付款等单据和银行转账的业务凭证,做好涉及交易的聊天记录的存档、截屏和网络公证,及时对交易的商品和包裹进行拍照或录像,避免在发生纠纷时使自己处于举证无力的境地。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