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晏子说:生在淮南的是橘子,生在淮北的是橘子。古人是有远见的。几千年前,他们就预言了今天“一代对一代”的地域差异,南强北弱。
文|张亚坤
来源|海豚海豚智库(ID: haitunzhiku)
作为无数创业者在电商行业寻找商机的敲门砖,“一对一”模式从2007年开始发展,在各个平台的渗透率堪比癌细胞的扩散:从传统电商到微信业务,从社交电商到跨境电商...可以说,哪里有平台和流量,哪里就有一对一。
这是因为开网店很容易,但是开店的准备工作要花很多精力,比如找货源。新手卖家缺乏进货经验和资金,单件进货模式更适合他们。
Dolphin analyst编制了一个生成模式图。
在一对一的模式下,作为卖家,责任其实很简单。关键是如何营销,而不是花很多心思在货源上,供应商负责提供图片等产品信息,卖家直接把相关图片价格挂在网店上。
但是一次托运造成的售后问题,需要供应商来解决。因此,选择一个诚信的供应商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国内有很多网站,选择时要仔细甄别网站信息。淘宝1688可以说是知名的代理网站。然而,当我在1688年登陆时,我发现几乎所有的工厂都位于南方。
有人说这是因为南方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是中国制造业最发达的地区,这确实是根本原因。但是,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同样的商品,南方的成本比北方低很多。
直接用南方发达的制造业来解释成本,似乎不那么有说服力。毕竟你在北方做代销,也可以在南方找供应商发货。但是为什么同样的商品价格却差了三倍?
要知道在这种模式下,供应商是不会承担运费的。也就是说,快递费用占商品价格的比重很大。现实中,似乎对于很多不包邮的产品,我们只听说过“江浙沪包邮满XX元”、“国内包邮满XX元”的说法,却从未听说过“东北西北包邮满XX元”。
江浙沪地区和珠三角地区似乎都有自己的邮费属性,但为什么他们的快递费用比北方低?事实上,长期以来,流量、仓库、业内人士被从业者戏称为压在偏远地区快递成本上的“三座大山”。
交通
从2018年全国各省市快递业务量来看,“包邮区”的江浙沪粤业务量遥遥领先。
图片:国家邮政局2018年快递市场监管报告
以制造业大省浙江为例,日均快递量2770万件,其中仅小商品之都义乌,日均快递量就达755万件。
来源:浙江省邮政局
西北、东北等地区业务量全国垫底,日均快递量多为数万件,青海、西藏等偏远地区不足万件。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快递需求高的地区有三个: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长三角地区的快递成本几乎为零。
此外,6月11日,菜鸟联手快递公司对南方快件大多使用的电子面单进行了“瘦身”,面积减少了近一半,从两份减少到一份。据说新版电子面单可以帮助整个快递行业节省一半的面单成本,进一步促进降本增效,更加绿色环保。
另一方面,东北、西北地区,下游快递量远大于上游快递量。通俗点说,这些地区每天发的快递少,收的快递多。在江浙沪等发达地区,每天的投递量都差不多。
所以在南北单个快递成本大致相当的情况下,东北和西北地区因为业务量小,每天进出的物流车就少,造成了资源的浪费。闲置车辆返回始发地期间产生的各种费用,也要分摊到每次快递发送时的成本中,这样单次配送就无法分摊到更低的价格,快递成本自然会增加。
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每天进去的物流车刚好可以用来运送大量货物到外地,运送货物到外地的车辆产生的费用并不是托运人承担的费用。再加上快递量巨大,分摊到每个快递的单价会大大降低。
仓库
所谓“包裹仓”,是指加盟商与快递公司总部签订的基于一定数量或空的约定价格,节省了快递中间环节的中转成本。
“包仓”一般是根据相应区域的业务量,向加盟商收取飞机客舱或动车车厢的使用费。这个费用是相对固定的,增加的部分不会收取相应的中转运费。所以,所有的网点都可以用低价来加大市场开拓。
所以在业务量巨大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很多快递公司都是用包裹价。这样分摊到每个网点、每个账单上的成本自然会大大降低。
这样,一方面进一步激活了该地区的市场潜力;另一方面,参与包仓的网点重量段结构越合理,优惠额度就越大,网点结构也会更加完善,进一步降低成本,形成良性循环。
Dolphin分析整理
业内人士
送过快递的都知道,市场规则是快递首重按1kg计算。事实上,据业内人士透露,在通达系快递体系中,大部分公司内部的首重价格都是按照3公斤计算的。这是快递行业不成文的盈利“潜规则”。
另外,对于小零件,大部分公司会采取“收发货”的方式。也就是说,发往同一地区的小件被装进一个大快递,到达目的地后再进行分拣。顺丰就是这样降低成本的。
听起来里面有很大的操作空间空,但其中的内幕只有业内人士知道。
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总结为:南方由于制造业发达,日常的商品供求量大,所以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更加完善,仓库-装箱产生的快递整体成本更低,导致分摊到每个快递的成本更低,一次投递的整体成本更低。
那么,北方一代人真的是死路一条吗?当然不是。
品类和投放方式双向“迂回”,打破困局
特色农产品可能挑起北方一代大梁。
虽然现在淘宝、JD.COM、拼多多的商品同质化严重,但据央视报道,截至2018年12月,中国网购用户规模达6.1亿,年增长率14.4%。另外,从阿里布局三四线城市的举动来看,市场下沉的潜力还是很大的。
在如此庞大的用户群体中,必然有不同的购物心理和需求,所以只要在某一点上把握住了访客的需求,就不可能完全没有销售。
那么,西北、东北地区分类别打破局面的“迂回”方法,可以从当地的特色商品——农产品入手。首先,拼多多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形成了买卖双方的双边网络效应和规模效应,带来了显著的成本优势,既改善了农产品滞销的局面,又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据统计,我国农产品市场规模在10万亿元左右。而东北、西北等有自己特色农产品的地区,完全可以抢占这个巨大的市场。事实上,某些领域的实验结果也表明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注:2018年快递服务现代农业业务量超200万件分布图
图片:国家邮政局2018年快递市场监管报告
当然,这种方法有两个局限性。一是必须有农产品直供来源,才有价格优势。二是农产品受自然因素影响大。但农民在电商创业者中是少数,更多人会选择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的日用品。那么这些人应该怎么做呢?
“绕道”发货会降低运费
我们假设东北快递第一重(1kg)15元,第二重3元/kg;江浙沪到全国各地(偏远地区除外)的快递价格是首重5元/斤,次重1元/斤。黑龙江一家网店店主小王,卖的拖把包装后重1kg,一共X个,所以现在有两种发货方式:
a:(直运方式)东北分开发货,总运费15x;
b:(绕道法)一是统一寄到江浙沪朋友家,运费15+3(x-1)/1;分别发给收货人,导致运费5x,前后运费合计12+8x;
那么,当15x >: 12+8x,即x >: 1.7件时,绕道法的运输成本更低。
当然,这只是最简单的例子。其他地区可以根据自己的价格选择更好的发货渠道。但背后的逻辑很明显:集中配送具有相当高的价格优势。那么,选择销售质量较轻、体积较小商品的从业者,可以考虑从这方面降低快递成本。
目前,很多电商从业者在把店铺做大后,考虑到成本、口碑等诸多因素,放弃了“糟粕老婆”做代理,选择自行备货,因此业内人士大多认为未来的代理模式没有前景。
但笔者认为,这种模式背后一定有一套盈利的方法论,12年来能与各种平台共进退,是商业模式更新速度堪比火箭的电商界传奇。在南北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下,北方还有很大的潜力。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