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精读陪伴你一生成长的第3051天。
01
你是否经常听到一些关于你周围人的消息:
谁去闹市区摆地摊,谁一天赚办公室白领半个月工资;
某某朋友在夜市卖鱼丸饺子,辛苦一年买了房;
某某亲戚起早贪黑,卖鸡蛋灌饼,年纪轻轻就实现了财务自由...
他们总让人觉得:我们这些坐在办公室拿着工资要死的人,还不如摊贩呢!
于是,一些人摩拳擦掌,准备放下尊严,白天上班,晚上在夜市摆摊...但是真正坚持下来的人很少。
因为这个钱没有想象中那么好赚。
前段时间在知乎上看到一个730多万人浏览的话题:坐办公室月薪一万和卖炸鸡月薪三万,你会选哪个?
你可能会觉得大部分人选择后者,而大部分人选择前者是因为不能挽回面子。
其实我翻了半天答案,也没看到一个我愿意选择“卖炸鸡”的答案。
比如回答问题@战地惊吓,开头就直奔主题——“我选择上班”。
他的回答里,没有提到面子和尊严,全是他卖炸鸡的心路历程。
受访者从事路边摊卖卤菜的生意,类似于炒鸡。
以下是他对所谓“月入三万”的分析:
首先是成本。
如果一个月能赚3万,也就是一天1000,那么每天的营业额至少在3000以上。这样的店,租金不便宜,还要几个人的人工成本,成本一下子就涨了。
其次,工作环境。
主说,我是卖卤菜的。夏天一个房间四五个火煮,跟桑拿一样。冬天的时候,小区门口近在咫尺的冷风,吹的我腿都疼。这种环境和在办公室上班没法比。
第三是工作时间。
这种工作,大部分都要起早贪黑,基本相当于全年休息,只有过年的几天可以放松一下。
毕竟关门一天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关门两天,第三天可能人就不会来了。客户流失,月入三万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
第四是精神压力。
当你身边有一个竞争对手的时候,那种担心和失落的感觉也会让你不知所措。
综上所述,虽然“卖炸鸡”看起来赚的不少,但是平均每个月收入肯定不到万元,而且这种工作很累,工作时间很长。也许不是重体力活,但是经过多年的重复,普通人真的做不到。
所以,高飞侠,宁愿滚996也不卖炸鸡,不是单纯的不愿意屈尊,而是卖炸鸡的门槛,其实不低。
当然,这里的门槛指的是精神和身体的承受能力,与学历无关。
02
前几天,我在Tik Tok看到这样一段聊天记录:
母亲:我儿子在吗?
儿子:妈妈,我在这里。去吧。
母亲:我老了行动不便,你媳妇不关心我,不孝敬我,怎么办?
儿子:妈妈,看你说的。你放心,我一定支持你!但是你媳妇给不给你养老我管不着。
母亲:你控制不了?那谁在乎呢。
儿子:看你了!
母亲:我该怎么管理?
儿子:妈妈,我给你举个例子。如果你去银行办了一张卡,里面没有存过钱,几年后想从银行取钱,你觉得柜台会给你吗?
母亲:不存钱,当然没钱。我肯定他们不会给我一分钱。
儿子:难道不是吗?婆媳关系就跟这张银行卡一样。当你媳妇需要你照顾的时候,你不付出。当你需要关怀的时候,为什么要她付出?
母亲:那不是因为她是你媳妇吗?孝顺是一切美德之首。这个你应该懂吧?
儿子: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孝顺,就像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一样。她爱孩子,因为孩子是她的亲骨肉,她爱我,因为我也爱她。但她不欠你的,对吧?人不可能从心里孝顺一个对她不好的婆婆吧?
母亲:只有你会说话,臭小子。你说的真有道理。我知道该怎么做。
这段对话告诉我们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也没有不劳而获的幸福。
退一步说,即使有人给了你一顿真正免费的午餐,没有要求你以后为他做任何事情,你也要为午餐时间买单,时间也是一种机会成本。
换句话说,这顿午餐还是要花钱的,不是免费的。
很多人只看到了“卖炸鸡”“摆摊”等所谓“野路子”带来的“暴利”,却不知道背后要付出数百倍的艰辛。冲进去,大多是惨淡收场。
两年前,有一段时间,地摊经济异常火爆。
当初全民摆摊,全民创业。
但是流行了不到一年,就逐渐平静下来了。
因为很多摊主没能坚持住,几天后就离开了“江湖”,真正走到最后的人并不多。
毕竟什么都是学来的,摆摊是有门槛的。你没有了解市场需求,没有找到最好的进货渠道,没有坚持每天摆摊,没有承受同行业竞争的压力。大部分只能提前谢幕。
“野路子”之所以赚钱,本质上是因为大部分人不适合,以至于做不了野路子。不是因为这是个“来了就赚钱”的好方法。
真正好的方式是“你擅长的方式”。
[S2/]03
前段时间有个90后海归Nemo,月薪1.5万,却被妈妈黑了。
因为她的工作是住家保姆,她妈妈觉得不光彩。
她不明白,女儿会说英语、日语,会弹钢琴、小提琴,有留学背景的“高素质”海归,可以随意找一份体面而光鲜的工作。为什么一定要选择做保姆?
其实尼莫从一开始就没有立志做保姆。
当她从日本回来时,她在北京找到了一份化妆师的工作。
偶尔在给一个节目嘉宾化妆的时候,对方得知她会说日语和乐器,就给她发了邀请,问她愿不愿意在自己家里做全职阿姨,主要是开车接送孩子,帮孩子学习。
尼莫一开始有些犹豫。毕竟一个风华正茂的女孩子配上“家”、“阿姨”、“保姆”这些词有点奇怪,家里是接受不了的。
但她发现化妆师的工作越来越让她难以适应,经常昼夜颠倒,但工资只有三四千,房租也勉强交。
她考虑再三,觉得去她家还能解决原本占大头的吃住费用,可能是个不错的选择,于是决定试一试。
我不这么认为。我现在就做。
前段时间Nemo在社交平台注册了一个账号,有空的时候就分享自己的日常工作。
尼莫的小红书视频截图
视频中,她忙着叠衣服,收拾房间,陪孩子练琴,接孩子放学...
尼莫的小红书视频截图
她的每一个姿态都能感受到她的乐观和满足。
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与传统定义的“光鲜亮丽”、“体面”相比,她更愿意考虑这份工作是否适合自己。
的确,最靠谱的工作就是适合自己的工作。
那么,怎样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呢?
职业规划师古典曾经提出过一个概念叫做职业三叶草,这是一个职业诊断模型,如下图所示:
三个椭圆的交点是理想的职业。公式如下:
理想工作=兴趣+能力+价值
其中包括:
兴趣,让我们不断发现新事物,把玩的体验和快乐注入到我们的生活中。
能力,让我们固化努力,掌控工作生活,取得成功。
价值观,让我们有了固定的看法,专注于爱的领域,拒绝诱惑,得到满足。
换句话说,你可以问自己:你是否厌倦了工作与自己契合度的评价?焦虑?迷路了?
或者反过来说,你快乐吗?你有控制感吗?满意吗?
给自己的每个维度打分后,你就会大致知道这份工作是否适合你。
04
如果你给你的三叶草的每个维度打分,发现某个维度总分或者分数低,你也不必急着跳槽,你可以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分数,努力扭转你的职业三叶草:
比如先培养“兴趣”,兴趣会驱使你去学习、去实践,从而赋予你完成很多事情的“能力”;最后,在工作的过程中,把能力变成你想要的“价值”。
而“价值”的强化会让你对下一轮产生兴趣。这样,事业四叶草就转了。
这种循环的不断强化,会形成一个强化回路,让你逐渐展现出大师的特质,那就是永不衰竭的好奇心、高超的能力和持续不断的内在动力。
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的职业生涯三叶草。唯一的区别就是:转快一点或者转慢一点,数值形成的时间会早一点或者晚一点[/s2/]。
世界是公平的,高收入集中在高风险、不确定的行业,比如商业。
低收入多见于低风险、稳定的行业,比如公务员。
赚大钱的人,要么真的撞上了大运;要么脑子好,要么资源积累够。
有钱人和雷霆人基本上是同一批人。
所以,不要羡慕任何人,你能做多少,能冒多大的风险,过好自己的生活就好。
高学历的朋友,与其只是削尖脑袋往R&D或者金融行业里挤,不如放下架子,去尝试那些你真正有天赋,喜欢的行业。
如果你没有很高的学历和很低的家庭背景,不要迷信Tik Tok或哔哩哔哩鼓吹的“致富神话”。
不存在只有你看到别人不知道的“捷径”。找到一份与自己能力相匹配的工作才是最靠谱的。
相互鼓励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