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7月6日(记者张尼)——在网上提交购药申请,只需与网上医生沟通,甚至不用经过医生就可以购买处方药。近年来,网上购药因其方便快捷而受到很多人的青睐,但在操作过程中存在很多审计漏洞,这也给网上购药增加了一些风险。
医生如何判断病人的病情?如何保证处方的真实性?近日,记者就一系列关系患者切身利益的问题进行了调查采访。
在一个在线药房应用程序中,记者在没有提交处方的情况下成功购买了一盒阿莫西林胶囊。
医生可以在网上“开”处方,无需处方即可购买药物
最近,媒体关于“宠物照片可以作为处方在网上购买处方药”的报道引起了舆论的关注。
无处方销售处方药,在线咨询不到一分钟即可生成处方,用户无需实名认证。。。记者近日在多家网上药店和知名电商平台体验了购买处方药的过程,发现网上药品销售过程中确实存在很多漏洞。
“你吃过同样的药吗?你有过敏症吗?这是一个特殊人群(怀孕、怀孕或哺乳期)
在一个在线药物销售平台上,记者试图订购处方药阿莫西林胶囊。在填写症状和选择科室之后,该平台就有在线医生和记者进行交流。
在对过敏史进行了几次简单的询问后,医生发布了一份网上医院的电子处方单。随后,记者成功购买了一盒毒品。
在整个在线咨询和药品购买过程中,记者没有提供任何线下医院处方诊断或病例照片。此外,虽然平台要求提供患者的真实身份信息,但没有进行核实和检查。
这种“快速”的购药方式不是一个例子。
在知名电商平台上的一家药店旗舰店,记者预订了类似的药品。在独立选择“与该药物相关的确诊疾病”后,他可以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通过手机收到医生开具的处方,并且处方中的药剂师栏中没有签名。拿到这张处方后,记者又成功地购买了药品。
在一些在线药店的应用程序上,记者甚至没有上传处方说明就购买了阿莫西林胶囊。
药店旗舰店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开具的处方未经审核药剂师签字。
隐患:责任、权益不明确,患者权益难以保障
你不必排队买药。你可以去医院登记。对许多患者来说,网上购药既省时又省力,但同时,销售过程中的各种漏洞也威胁到患者自身的安全。
据媒体报道,2018年11月,一名22岁女孩通过在线购药平台购买了18盒秋水仙碱药片,死于过量。同年5月,一名21岁女孩通过网购应用购买秋水仙碱片剂,并连续服用198片。营救后,她死了。
在专家看来,无法判断处方的真实性将带来巨大的隐患。一是责任、权益不明确,二是可能会对患者的治疗过程产生很大影响。
北京大学国际医疗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史录文分析认为,为了避免医院排队挂号过程繁琐,患者将考虑网上药品采购的方式。虽然这种形式更方便,但药物不是普通商品,患者的辨别能力较弱,尤其是处方药,药物配伍不相容的副作用需要专业的药师服务。
“缺乏这种联系将影响患者的治疗,这可能会严重导致健康损害、残疾和药物引起的疾病。”史录文强调。
此外,他认为,网上药品销售还存在权利、责任和利益划分不清的隐患。一旦患者出现药品安全问题,他们的权益就很难得到保护。
郭佳摄
核心问题:如何在网上销售过程中识别处方的真实性?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合规处方的来源是整个药品零售行业面临的一个问题。在网上药品销售过程中,如何确定处方的符合性和真实性无疑是最关键的。
“合规处方应当得到医疗机构的认可,诊疗行为合法,这是销售处方药的基本前提。”中国医药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马光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
马光磊说,目前,社会上有三种获取处方的方式。一种是无处方销售药物的“补充”模式,即无处方销售处方药,然后(通过线上和线下医院)寻找补充或伪造处方。二是医疗机构在医生和患者面对面会诊后在线转移处方,二是在医生和患者根据首次就诊数据进行远程随访后形成随访处方。
“在三种处方模式中,后两种处方可以追溯到处方的责任主体——医疗机构,这符合处方行为的基本规范。”马光磊说。
此外,记者发现,许多在线销售平台要求患者离线描述或检查确诊疾病,然后在线开具处方,这是不符合要求的。
去年,国家卫生委员会发布了《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协议中明确规定,不得对初次就诊的患者进行网络诊疗活动。
此外,文件还规定,医疗机构对一些常见病和慢性病进行网上随访时,医生应掌握患者的病历,并确定患者在被实体医疗机构明确诊断为一种或多种常见慢性病后,可以对同一诊断进行随访。
处方是根据患者在网上填写的信息开具的,显然不符合规定要求。
根据观点分析,随着医疗保险支付制度的改革,药房可能成为处方药销售的主要渠道,大量专业药房将接入医疗保险统筹账户。此时,对处方真实性的监管变得非常重要。
业内人士认为,无论是线上处方药还是线下处方药,通过联系医疗机构获取真实处方,是确保处方真实性和合理性的有效途径。
数据图中的通讯社记者张添福摄
1000亿规模的市场如何走上正轨?
据商务部称《2017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2017年,中国七大类药品零售市场总额达到4003亿元,互联网药品销售额达到1211亿元。
在巨大的市场规模背后,近年来,处方药的网上销售问题一直备受争议。
支持者认为,小城市的慢性病患者在网上购买药物很方便,可以减轻医疗负担。此外,此举还可以提高药品价格的透明度,促进商业竞争。然而,反对者认为,网上销售的处方药的药物安全性难以保证,可能会出现假药和劣药。此外,上传处方和在线药房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也很难确定执业药剂师待验证的资格等。
史录文认为,很多患者选择网上购药主要是为了节省时间和成本,希望获得更快的医疗服务,这也凸显了大多数实体医疗机构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排队和注册模式,远程医疗服务不到位的问题。
此外,中国专业药师的严重短缺也是该行业的一个突出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医药行业存在着“重药轻药”的问题,导致药师缺口巨大。即使在传统的实体药店,药师的配置也不到位,药师在店内的重点不是合理用药,而是推广药品。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史录文还强调,中国仍然没有自己的国家《药师法》,因此,没有专门的法律来限制持牌药剂师的权利和责任,这也是法律层面亟待解决的问题。
今年4月,,《药品管理法(修订草案)》提交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审议。明确提出加强网上药品销售的规范化,处方药不得直接通过第三方药品网上销售平台销售。这一政策趋势再次引起了业界的高度关注。
据一些专家分析,网上药品交易最终应回归国家对药品网上销售的基本要求,即“网上订购店提货、网上订购店送货”。最重要的是使医疗机构的处方信息与处方药销售信息实时互联共享。
史录文还认为,在处方识别方面,我们可以参考一些国际先进经验,将药房与国家医疗系统连接起来,实现信息共享。验证处方非常方便快捷。同时,它还可以避免非标准处方带来的潜在风险。
他分析,新业态需要跟上监管步伐,从法制层面明确责任和义务,提高行业门槛,加大处罚力度,增加违法成本,使公众在享受便利的同时,建立可靠、安全的保障。(完)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