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文汐广州报道毛茸茸的外表、无知而单纯的眼睛、快乐时摇动的尾巴正是因为这些特质,猫成为人们娱乐、放松和减压的助手,甚至成为人们充实精神生活的伴侣和孤独时的情感慰藉。根据AImediaconsulting的调查数据,超过70%的受访者有养宠物的经历,其中40.6%的受访者养猫,近80%(77.7%)的受访者认为养猫是情感寄托。
“猫经济”的流行也增加了宠物经济产业的发展潜力。人工智能媒体咨询于9月推出《2021年中国宠物经济产业研究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宠物经济产业规模达到2953亿元,同比增长33.5%。2015年至2020年的复合增长率为20.2%。预计2021年度市场规模将达到3942亿元。
与此同时,国内宠物消费市场逐渐呈现出国产品牌崛起、网络消费高速增长和智能宠物产品的发展趋势。
杭州西江新零售研究院院长、阿里研究院前副院长游五洋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中国宠物主人严重依赖宠物,将宠物视为家庭的一部分,消费者愿意花钱购买宠物。然而,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宠物企业的市场集中度并不高。“随着国内市场规模的逐步扩大、本地化生产的增加和市场的逐步成熟,国内品牌的市场份额将增加。宠物产品的多样化和智能化将成为未来新的竞争热点和宠物行业的新方向。”
宠物消费需求是刚性的
宠物食品、用品和医疗的高消耗一直是宠物主人头疼的问题。
雨欣(化名)打算成为一名可爱的博主,他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建立了一个账户。“在刚性支出方面,猫粮每月至少200元,营养粉、罐头和冷冻干燥每月约200元,洗澡、剪毛和美容每月150元,还有一些弹性支出,如珠宝和衣服。”
诚如的受访者表示,宠物主人消费支出的增长与宠物主人数量和宠物饲养意愿的增长是互补的,近年来宠物饲养意愿逐渐增加。《2020年中国宠物消费市场报告》数据显示,中国猫狗人均年消费量从2017年的4348元增加到2020年的6653元,与2019年的5561元相比,同比增长19.6%。
宠物主人消费增长的原因之一是市场产品的高价。游五洋表示,目前宠物消费市场规模相对有限,产业链仍在日益完善,产品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导致宠物产品单价较高。“当然,目前市场上的许多商品都是进口商品,推高商品成本和零售价格也是影响因素。但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和市场的日益成熟,价格将逐渐下降。”
尽管宠物产品的价格很高,但对宠物爱好者来说,花钱购买宠物仍然是一件幸福和满足的事情。“宠物不仅是一只宠物,也是一个家庭。我宁愿伤害自己也不愿伤害它。”雨欣告诉记者。
在情感因素的支撑下,宠物经济呈现出粘性强、需求刚性的特点,消费市场形势“易增难减”。据艾媒C2019冠状病毒疾病,2020届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宠物产业规模仍呈上升趋势,实现了33.5%的增长。据预测,中国宠物经济规模将在2021和4000亿元之间达到2023元。
烟台中冲食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充”)表示:“从宠物饲养普及的角度来看,中国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未来中国宠物市场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游五洋对此仍持观望态度。他认为,国内宠物产品市场的发展还存在一些痛点和难点。宠物企业市场集中度不高,产品质量有待提高,市场有待进一步规范。“市场规模肯定会快速增长,但受各种条件限制,可能不会如此乐观。”
宠物食品是宠物经济中最早的新兴市场,也是宠物消费中最大的支出。根据《2020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食品占宠物消费的54.7%。其中主食和零食分别占35.9%和17.8%。
早在一百年前的美国,以罐装食品、干食品和湿食品为代表的宠物食品消费市场已经开始萌芽。记者了解到,中国的宠物食品市场正在崛起。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欧睿国际(EuromonitorInternational)的数据,从2010年到2020年,中国宠物食品市场的规模从7.19亿美元增加到67.18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25.04%。据天丰证券农林牧渔业高级分析师王聪介绍,今年中国宠物食品市场有望达到500亿元。
长期以来,进口宠物食品占据了国内较大的市场,越来越多的宠物主人对进口的“天然食品”有较高的信任度。Mars、雀巢和desire等进口品牌已成为宠物饲养者的“高端”选择。然而,近年来,国产品牌的表现越来越突出,国产宠物食品品牌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增加,在疫情下呈现出“弯道超车”的趋势。
据开元证券对今年618家天猫宠物食品品牌销量的统计,在狗食、狗食、猫食、猫食、营养五大类前15个品牌中,国产品牌数量居首位。其中,狗的主要食物占66.67%,猫的主要食物占53.33%。国内品牌的猫狗零食和营养产品具有明显的领先优势,分别占66.67%、73.33%和73.33%。
国产品牌为何能突破并实现“弯道超车”?
中创股份相关负责人认为,从渠道角度来看,国内品牌的销售渠道主要是线上电商平台和线下专业宠物店,在生态结构上与国外有很大不同。网络销售的快速增长推动了国内品牌的发展。
此外,他说:“跟踪宠物消费市场的趋势,我们可以发现,国产品牌在宠物食品设计和包装的升级,以及一些新概念的引入方面更快。”
宠物相关负责人小佩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国内宠物行业早期由OEM业务组成,多数行业公司为海外大客户提供OEM业务。近年来,随着宠物人数的增加和国内企业的努力,私人品牌开始蓬勃发展。“国内消费者不再盲目追求国外品牌,而是更加注重产品创新、质量和服务体验。在这些方面,国内品牌比国外同类品牌具有更多优势。”
“就市场份额而言,整个宠物食品行业正处于分散化阶段,消费者对宠物产品和宠物品牌的认识仍需加强。对于国产品牌而言,整个食品市场有着巨大的机遇。”中冲股份相关负责人进一步告诉记者。
智能宠物产品成为热门话题
近年来,宠物智能产品不断创新,受到消费者的好评。例如,根据用户反馈,普通智能饮水机可以帮助推广宠物饮水,降低因缺水导致宠物泌尿系统疾病的概率;智能喂食器解决了宠物主人按时喂食爱宠的麻烦;智能自动猫厕可以自动铲粪,让“铲粪官”解放双手。
在淘宝平台上,最畅销的宠物智能产品每月销量超过1000件。据2020年“双11”统计,小佩的自动猫厕在全网宠物清洁产品销售中排名第一。记者了解到,小佩的宠物智能自动猫厕售价在1000元左右,价格也不便宜。
为什么智能产品的价格偏高?为什么消费者愿意付费?
宠物相关负责人小佩表示:“这类产品将最新技术带入宠物生活,帮助宠物过上更好的生活。很多环节需要自己研发。硬件、软件、材料选择和体验的成本都很高,但这类产品确实能帮你解决实际需求。”
游五洋认为,智能宠物产品等新市场的定价偏向于脱脂策略,即产品刚进入市场时,价格定位在高水平,在同类产品上市前尽快收回投资并获得利润。“随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市场变得越来越成熟,价格将逐渐下降。”
据了解,2020年,美的在天猫专门开设了宠物产品旗舰店,并推出了猫饮水机、宠物气味净化器等产品。今年3月,美的成立了其全资子公司美新宠物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专注于宠物护理软硬件服务,并进军宠物智能产品市场。此外,腾讯、小米等大型工厂也在宠物智能产品市场展开布局。
据业内相关人士分析,与其他宠物产品相比,宠物智能设备的市场需求和交易量增长最快,这也是资本对宠物智能轨道持乐观态度的一个重要原因。
宠物智能产品能否成为该行业的新出路?对此,游五洋认识到:“现在宠物智能垃圾盆、定位项圈、人脸识别等高科技已经开始应用于宠物的各个领域。未来,它将成为宠物行业新的竞争热点和新的方向。”
有关更多信息,请下载21财经应用程序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