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游客在20世纪末刚刚离开中国时,一些国家对中国大陆游客了解不多。在泰国,导游不愿意接待来自中国大陆的游客。导游需要抽签决定谁加入这个团体。然而,仅仅一两年后,抽签程序仍然不变,但情况发生了逆转,导游们正在争夺领导中国队的机会。由于价格的差异,在泰国人眼里,前来购物的中国人非常慷慨和英勇。
时间在流动。20多年后的今天,已有20多名中国游客出国1.3亿人次。但现在,为了赚取中国大陆游客的收入,泰国导游不仅要与中国同行竞争,还必须跟随他们。129中国开展团体业务的国家(地区)导游竞争。在人人都想分一杯羹的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如果曾经在起跑线上获胜的东南亚旅游业想要继续领先,除了政府的引导,中国和东南亚的游客似乎也需要引导深入市场,重新关注产品本身。
01.“你为什么去东南亚旅行?”如果旅游产品被视为一种简单的商品,那么价值和价格往往会影响人们的购买选择。“你为什么要去东南亚?”“如果你和一个团体在东南亚旅行,你能接受什么价格?”为了更贴近市场需求,该杂志推出了东南亚旅游在线问卷供参考。在问卷中,我们有两个问题。
在282份有效问卷中,排名前三位的“旅游原因”是:迷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价格低廉/性价比高,距离近/签证方便。主要来自广东、广西、上海、浙江和辽宁的受访者认为,三四千元的团费是最理想的,四五千元的产品也是可以接受的。我希望愿意花费8000元以上与该团体一起前往东南亚的受访者最少。
由于90后、80后和70后主要参与了这项在线调查,我们可以看到,新一代中国游客在旅游消费方面更加慷慨。但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更喜欢便宜的兵团。“目前,我们在东南亚的旅游产品2000~3000元很受欢迎,参与者主要是中老年人。由于广西距离东南亚国家很方便,价格便宜,基本上每年春节,我们在东南亚的产品都很难找到。”广西光大旅游投资有限公司管理人员雷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如果独特的自然和文化景观是东南亚旅游业的美丽标志,那么价格是许多中国游客最终决定“进店消费”的直接驱动力。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与欧美国家更高的通行费和当地消费相比,价格可以被视为东南亚旅游业的竞争优势。
然而,这种低价应该是相对于在欧洲和美国长期旅行的“高性价比”,而不是在“价格战”下不顾成本的恶性竞争。
02.“便宜”是一种优势,但“太便宜”容易出现问题一旦进入中国的出境旅游市场,这个市场供不应求,我就去了那里。”新马台”它通常要花费数万元。2004年前后,一些“超低价”的东南亚旅游产品开始在中国竞争激烈的出境旅游市场中崛起。虽然这些“超低价”旅游产品的价格很有吸引力,但参加过这样一个低价群体的游客多少有些担心,在“超低价”的诱饵背后,是自费和强制购物的消费陷阱。这种“超低价团”不仅大大打折了游客的旅游体验,还滋生了大量的市场混乱。
李电明是泰国福光旅游贸易有限公司的老板,是一名泰籍华人。2007年左右,他开始在中国接待普通旅行团,但在过去两年里,他基本上放弃了这个市场,转而成为高端旅行团和旅行社。“一些团体社会为了争夺游客,价格很低。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没有足够的钱买往返机票。如果他们不带游客去购物,他们根本赚不到钱。但是现在单靠旅游购物团越来越难了,所以我们主要做五、六到十几个人的小型高端购物团。“李电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语气中流露出一丝无奈。
在硝烟弥漫之后,不顾成本的“价格战”总会让市场陷入混乱。低价竞争不仅压缩了旅行社的收入,也压缩了旅游从业者的生存空间。一位要求匿名的行业导游,他告诉记者:“选择‘超低价’旅游团的游客有贪小便宜的心理。虽然他们的消费能力不确定,但大多数人都相对保守。对于这样一个旅游团,旅行社的收入无法增加,导游也没有什么动力。”如果“便宜”是东南亚旅游业的一个众所周知的标签,那么“太便宜”造成的混乱可能会让这个标签臭名昭著。由于负面声誉的不良影响,这些忽视质量的旅游产品正被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拒绝。一些东南亚国家政府也通过“严打”表达了对这些产品的不满。
有没有办法保持东南亚旅游业的价格优势,使其健康发展?回到产品本身可能是一种方式。让成本成为旅游产品低价的底线,让游客的购物收入成为旅行社和导游“锦上添花”的追求,而不是吃穿的“红线”。只有在此基础上,旅游产品的定价设计才能更加合理。
与中国《旅行社条例》随着旅游者素质的不断提高和日益成熟,大多数东南亚旅游产品的报价越来越合理,即“零售价=产品成本+利润”。旅行社降低旅游报价的手段不再是“低价+强制消费”,而是通过包机、直购等成本控制手段降低旅游价格。
事实上,与发达国家相比,大多数东南亚国家目前的旅游成本优势依然不可动摇,但游客应该专注于追求“质优价廉”的高性价比,而不是盲目追求价格数字的极限。因为现在很多中国游客选择旅游,价格不再是唯一的考虑因素,“值得吗”和“你好不你好”被越来越多地提及,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高质量的服务付费。
03.好的产品应该与市场对话从本质上讲,旅游业仍然是一种奢侈的生活方式。对于“价值与否”的标准,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答案。因此,大众旅游产品不断细分。
如果你想放松,选择高端水疗度假产品。如果你是新婚夫妇,选择海岛浪漫蜜月产品。如果你想和家人共度美好时光,选择慢节奏的文化之旅。。。消费者的特定需求在不断变化,旅游产品也在不断细分。“心麻台”早已成为过去,深度休闲产品已逐渐取代休闲在线旅游。一些选择深度旅行的游客会跟随团队,而其他人则选择自由旅行。
“过去,我们之所以选择参加旅行团,是因为我们不懂语言,也不必担心食物、住房和交通。但在几次访问东南亚国家后,我们都对当地有所了解。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不妨规划自己的计划,而不是和旅游团一起看导游脸的广告。最近,我有几个朋友独自去了泰国,坐火车去了农贸市场,好吧,不太好。55岁的贺阿姨告诉记者,“我问他们为什么再次去泰国。他们说这叫做‘深度之旅’。”
随着免费旅游需求的增长,一些曾经专注于团体旅游的旅行社也利用其现有的资源优势开发半免费旅游产品,为游客提供“外包”服务。
例如,在所有繁琐的事情,如汽车预订、客房预订和机票预订都“抛”给旅行社之后,旅行行程就可以自由安排了。这种“x+1”和“x+2”形式的免费/半免费旅游产品正在成为东南亚旅游市场的新宠。
至于中国游客消费趋势的变化,中国旅游研究院三亚旅游协会秘书长、博士后赵宽说:“中国游客在东南亚的旅游消费频率在增加,但支出比例在下降,这表明:中国游客的海外消费正变得越来越理性,他们可能不会在当地著名的手袋和手表上花很多钱,但他们会购买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小型旅游纪念品和手写信件。这些商品的单价不高,但购买频率更高,这也是中国新一代海外游客消费的一个特点。“很显然,只有了解中国新一代游客的需求,东南亚游客才能在未来继续在中国出境旅游市场上保持领先地位。
资料来源:《中国—东盟博览》《政治与经济版》
文字:黎敏
编辑:陈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