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搭建数据中心(“东数西算”工程启动,一文看懂云计算巨头数据中心布局)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轻锥智能,刘雨琦

“计数东、计数西”项目已经启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奇点”已经到来?

2月17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文件,同意启动北京、天津、河北、长江三角洲、广东、香港、澳门大湾区、成都、重庆、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国家计算枢纽节点建设。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至此,国家综合大数据中心系统总体布局设计已经完成,“从东向西计数”项目正式启动。

根据人工智能媒体咨询公司《2021中国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研究报告》结果表明,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总体规模将达到40万亿元,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将接近40%。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司长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到目前为止,中国的数据中心规模已达到500万个标准机架,计算能力已达到130个eflops(每秒1300亿次浮点运算)。随着数字技术全面、持续地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全社会对计算能力的需求仍然十分迫切,预计将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

当数字经济的市场规模在15年内扩大了20倍时,行业的快速发展已经到了一定的瓶颈期,数据需求呈现过度集中的趋势。数据显示,到2020年底,北京及周边地区、上海及周边地区、广州及深圳及周边地区IDC(互联网数据中心)资源的比例分别为23.3%、16.4%和13.7%,合计65.3%;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所占比例不超过30%。

“中国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分布不均。大量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公司集中在东部,而东部的土地价格高,电力和带宽成本也高,数据产业没有实现集约化发展。从长远来看,这一比例超过10%不稳定的计算产业将挑战东方的承载能力。同时,中国西部的大量电力和带宽由于缺乏用户而被浪费。”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和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成员盘和林在接受记者询问时说。

简言之,“从东到西统计”的实质是将集中的计算能力需求分配到资源支持度高的地区,为全国数据计算能力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效率。

在整个IDC应用场景中,互联网巨头拥有最丰富的数据资源,也是“东数据西计算”计划中迁移的主要角色。据中国工商研究院统计,中国数据中心下游主要由互联网厂商使用,占整个数据中心的60%,占一半以上。

2月18日,腾讯、阿里巴巴、字节、百度、华为、云计算等中国主流云计算厂商纷纷做出回应,宣布新一轮数字中心部署。

数据中心成本高,巨型西行“借东风”

在“从东向西计数”之前,为大型企业建造数据中心的成本仍然很高。

根据协同研究集团的研究数据,在新的数据中心和更新现有数据中心的情况下,2021季度第二季度最大的支出是亚马逊、谷歌和微软,其次是脸谱网、苹果、阿里巴巴、字节拍和腾讯。可以看出,美国五家大型供应商在数据中心季度支出中仍处于领先地位,但中国大型供应商的增长势头很快。

一位行业分析师向lightconeIntelligence介绍说:“互联网巨头的数据覆盖率和需求远高于普通公司。以字节跳动为例,今天的头条新闻和抖音这两个主要产品的崛起导致字节组的数据计算量急剧上升,字节组是近年来诞生的。如今,数据中心支出在整个市场中排名第七,超过腾讯,在中国仅次于阿里巴巴,远高于云计算行业的许多巨头。"

换句话说,数据开发将不可避免地带来高昂的成本。从2020年开始,腾讯和阿里巴巴开始在中西部地区寻找数据腹地,建设一期数据中心。可以说,“从东到西计数”并不意味着去哪里打仗,而是在某种趋势下形成的一种政策。

在这几年的国家布局中,这些巨头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Lightconeintelligence梳理了当前巨头的数据中心布局。

轻锥智能分拣统计,重印请注明

1.腾讯:灾难恢复数据中心分区布局与建设

在众多互联网巨头中,腾讯的核心产业游戏对硬件的要求最高。其数据计算量相当大,游戏场景也极其复杂,尤其是在数据容灾方案的要求上。据对光锥智能的了解,市场上先进的游戏数据一般支持6级灾难恢复方案镜像备份和7级灾难恢复方案SHARE78进行动态负载平衡。这两种灾难恢复方案对数据灾难恢复中心的计算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由此可见,腾讯为确保数据安全稳定,在不同区域进行了数据中心布局:

2018年,贵安七星灾备数据中心在贵州枢纽投入运营,总面积约47万平方米,隧道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是“高隐蔽、高防护、高安全”的数据中心;

在京津冀枢纽,腾讯在怀来瑞北和东园部署了两个数据中心,计划容纳30多万台服务器,并已部分投入运营;

在长三角中心,腾讯拥有青浦数据中心;

在成渝枢纽,腾讯云在重庆部署了两个云计算数据中心,其中一期于2018年6月投入运营,可容纳10万台服务器。这是腾讯继天津、上海、深圳和汕头合作区之后第四个自建大型数据中心集群。

同时,腾讯将在中国西南建设20万台存储服务器,腾讯将在中国西南建设20万台存储服务器。

2.阿里:中国首个三点布局的数据中心集群

阿里云张北数据中心于2016年9月投入运营。是国内首家采用三点布局的企业数据中心集群,大力采用风电、光伏等绿色能源,部署国内最大的水下液冷云计算数据中心集群。在今年的冬奥会上,阿里云张北数据中心还为整个“云上冬奥会”提供底层数据支持。

阿里云张北数据中心

所谓三点布局数据中心,是指该区域由三个相距约20公里的数据中心园区组成,区分定制的处理器、存储器和服务器,最大限度地确保数据安全。这与阿里巴巴核心行业电商场景中的高级别数据安全密切相关。

此外,阿里巴巴云透露,在北京、天津、河北和内蒙古等枢纽节点有数据中心。2020年4月,阿里云宣布将在三年内投资2000亿元,解决主要核心技术问题,建设面向未来的数据中心。据悉,阿里云已在全国范围内建成5个超级数据中心,并计划未来在全国范围内建成10多个超级数据中心。

3.华为:全国五大数据中心,专注于低成本

华为还表示,未来60%-80%的数据中心将位于西部,并积极实践从东向西计数。据公开消息,2021年9月9日,贵阳华为云数据中心一期正式投入使用。该数据中心可容纳100万台服务器。建成后,它将成为华为全球最大的云数据中心,承载华为云、华为流程it、消费云等业务。

在贵州,华为云为贵州800多家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服务,并与“贵州云上”在政府云方面进行了深入合作。

目前,华威云已经在中国建立了五个数据中心。其中,桂安和Ulanqab是华为云一南一北的云数据中心,在北京、天津、河北、长江三角洲、广东、香港、澳门等地也有三个核心数据中心。华为云数据中心的冷、暖、热布局由时延决定。冷服务主要建立在低成本的地方,暖服务可以靠近沿海低成本的地方,热服务应该安排在靠近客户需求的地方。

云计算搭建

华为贵安云数据中心

4.关键词:在全国范围内部署CDN,加强人才培养和招聘

至于提供短视频、字节集团的火山引擎相关负责人表示,火山引擎在全国部署了大量CDN(内容分发网络)节点,主要业务是图形和视频内容分发,可为东西方企业和用户提供变速箱加速服务。首个交付的数据中心位于怀来官厅湖新媒体产业园。怀来县是一个新能源产量大的县。70%以上的电能是由水电、风能和太阳能产生的清洁能源,但50%的清洁能源无法接入互联网。低电价对数据中心等大型电力用户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同时,我们正在加强西部数据中心的人才培养和招聘,并提出利用技术推动产业数字化,提供云服务、数据工具、研发平台、人工智能技术能力等。,帮助传统企业和中小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提高运营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如整合企业数据的云和湖仓库以及云原生产品和服务的业务系统。

5.百度:阳泉+京津冀

一直以人工智能为重要战略的百度也在继续规划数据中心的底层建设。

早在2015年7月21日,百度就依托太阳能光伏发电,在山西省阳泉市建立了百度云计算(阳泉)中心,这是中国首次应用太阳能光伏发电。该中心的数据存储容量超过4000pb,可存储的信息量相当于中国20多万个国家图书馆的总馆藏量;同时,由于使用了百度自主研发的高性能、低功耗服务器,数据中心的CPU总数高达70万,CPU核心总数超过300万。

随着百度智能化的发展,建设自己的数据中心的步伐也在加快。2019年10月,百度在保定建设了两个超大型云计算中心,即徐水智能云计算中心和百度鼎星智能云计算中心。

2020年8月20日,百度宣布在保定自建超大型数据中心开业,该中心搭载36万台人工智能服务器。

然而,在过去两年中,百度没有透露新数据中心的建设情况。

6.其他

作为中国为数不多的在科技创新板上市的中性云制造商之一,ucloudYouke在内蒙古和长江三角洲都有布局。

乌兰察布云计算中心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计算电源网络国家枢纽节点济宁大数据产业园,是乌兰察布云计算中心的总体规划。它更适合于对位置和网络延迟要求不高、对成本控制敏感、对容量扩展、数据计算和数据存储有较高要求的行业。主要针对北京周边大中型企业的业务部署。

除上述企业外,一些新的互联网公司也在西部数据中心积极开展工作。例如快手该负责人公开表示,“乌兰察布大数据中心快手第一个自建的超大规模互联网数据中心将使用大量国产芯片。“据了解,快手乌兰察布大型数据中心位于内蒙古“东西计数”枢纽节点。根据该计划,将建造约20000个10kW机柜,预计完工后将支持300000台服务器。

可以看出,目前西进巨头的主战场大多围绕内蒙古和长三角进行战略部署,并在安全、成本、安全等多个层面进行差异化部署,根据不同的数据类型和场景进行技术创新和智能应用。

向西迁移对IDC成本降低的影响有多大?

为互联网巨头建造数据中心的成本正在逐年飙升。Synergy数据显示,从2018年到2020年,全球前五大数据中心用户谷歌、微软、亚马逊、苹果和Facebook占总资本支出的70%以上。根据市场研究院CsCsS的数据,中国云的基础设施支出在2021季度的第三年间同比增长了43%,达到72亿美元。其中,阿里巴巴、华为、腾讯和百度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

那么,西部搬迁真的能解决IDC建设成本高的问题吗?

数据中心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简而言之,IDC建设成本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次性投资成本和长期运营成本。

一次性成本包括开发成本(征地成本、前期工程成本、建筑安装工程成本、设备购置成本和间接成本)和开发期成本(管理成本和财务成本)。长期运营成本包括住房和土地建设成本以及土地成本推广或租金、设备折旧或租金、水电成本、网络通信成本、管理成本、保险、维护成本等。

考虑到一次性开发成本,西部地区土地资源丰富,可以大大降低征地费用。同时,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相应的地价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在长期运营成本中,数据中心运营产生的水电成本占长期运营成本的很大比例。特别是电力成本一般占运营成本的40%左右,大型或超大型数据中心的电力成本占比较高,一般达到长期运营成本的60%左右。因此,如何在数据中心运行过程中有效地节约电力成本是降低数据中心成本的关键。

对西部和东部电力的简单粗略比较:在河北省,一个占地15000平方米的大型数据中心在成本核算后每年用电量超过2300万。根据国家公开数据,河北220千伏及以上为0.47元/度,内蒙古220千伏及以上为0.3708元/度,下降近30%。

换言之,搬迁到西部后,不包括两地劳动力成本、水费和其他费用的差价,可以节省近30%的电费。

诚然,在西迁之后,数据中心的总体成本将降低,巨头们的布局将更加紧密。

但从长远来看,数据中心的成本不会过度降低。

Gatner预测,未来五年,全球1000家最大的企业中有70%以上将不得不对数据中心进行重大改造、重建和重建,这也将增加成本。

根本原因是数据中心的能耗成本居高不下,而且还在快速上升。这是由于服务器利用率低、数据中心供电系统设计不合理等原因造成的。据统计,在近一半的数据中心中,超过20%的服务器处于受限状态,活动利用率非常低。国内许多数据中心的电力成本每年超过1000万元。

可以预见,随着国家政策的实施,数据中心将迎来下一波强劲发展,但在下一阶段也面临着困难和挑战。如何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效率?巨人之间的竞争可能才刚刚开始。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最新评论

  1. 打不倒的小熊
    打不倒的小熊
    发布于:2022-04-27 21:47:48 回复TA
    的中性云制造商之一,ucloudYouke在内蒙古和长江三角洲都有布局。乌兰察布云计算中心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计算电源网络国家枢纽节点济宁大数据产业园,是乌兰察布云计算中心的总体规划。它更适合于对位置和网络延迟要求不高、对成本控制敏感、对容量扩展、
  1. 柴贝航希
    柴贝航希
    发布于:2022-04-27 17:09:11 回复TA
    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青春是靠自我努力的。
  1. 屠蓝珍力
    屠蓝珍力
    发布于:2022-04-27 17:09:11 回复TA
    爱情的红绿灯,不敢别乱闯……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