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许多地方通过网上投票对基层工作进行评估和评价。半月谈记者在西部某地的一次调查中发现,各种投票方式使大多数基层干部痛苦不堪。与此同时,这也导致了混乱,比如用公款买票和刷票。
投票人数远远超过了户籍人口。
“我们将每季度在这里进行一次安全满意度调查。下载应用的数量和投票数是衡量一个地方是否安全的重要指标。每个乡镇都会根据投票数进行排名,并会采访落后乡镇的主要领导。”西部某地的一些基层干部坦言,他们用APP下载指标数和投票数来评价乡镇工作,让乡镇干部感到厌倦。
“这个时候,如果领导说你需要在某个乡镇加油,你觉得压力可以减轻吗?”基层干部周芳(化名)透露,上级要求所有乡镇尽最大努力投票,导致一些乡镇非法经营,争取更多选票。“一些乡镇通过政府在网上花钱买票,并邀请‘水军’在指定应用上投票。用公款买票已成为一种趋势。”
一位县长说,在2021的第二季度,1的手机号码可以投票1票,但有相当数量的选票与登记户籍人口不一致。当地一个城镇的户籍人口只有2万多人,投了4万多张票。有两个镇,2万或3万户籍,但分别有5.8万票和7万多票。
一位基层干部说,这里藏着很多可疑的东西。从表面上看,最终投票人数是户籍人口的两到三倍。因为户籍人口中的老人、儿童等群体不会投票。“你是怎么得到选票的?刚到满月的婴儿投了自己的票吗?如果选票增加,能证明一个地方真的安全吗?”
上级有关部门对基层有各种考核,基层干部知道这是形式主义,必须这样做。许多村民说他们不懂操作,所以他们把手机交给了家庭干部来操作。至于他们下载了什么软件,以及他们不了解的目的。一些老年人使用非智能机器,不能下载应用程序和投票,也由干部操作。
一些村民还告诉半月谈,虽然他们下载了这个应用程序,但他们平时基本上不使用它,他们也不知道相关的投票入口在哪里。
对在线选择和投票的需求催生了各种“水军”,刷票已成为一条产业链。基层干部说,买票的人越来越多,票价也在上涨。“过去,通过互联网买票只需一两美分,但后来涨到了7美分左右。现在更贵的票涨到了2元一张。不管怎样,基层政府都会为此买单。”
“请投票并告诉我号码”
在网上投票已成为相关部门考核评价的重要手段的背景下,一些地方刷票、买票已成为潜规则,给基层带来了严重的形式主义干扰,导致相关工作恶化。
——处理形式主义在基层耗费大量精力,影响干群关系。周芳介绍说,通过网络了解民众对相关工作的满意度是相关部门的一项创新,但不考虑实际情况的评估排名容易让“好书读歪”,有助于在各级传播压力中滋生新的形式主义。
基层干部表示,上级把投票数和应用下载量作为硬指标,层层下达考核,给基层带来很大负担。2021年第四季度,一位乡镇干部在朋友圈中转发了一个链接,选出最安全的乡镇,并附上:“请投票告诉我投票号码。”他说,为了动员群众投票,乡镇干部挨家挨户上门走访,试图动员大家下载指定的应用程序并投票,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
——容易导致工作和作风的扭曲和不实。广西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姚华表示,网上投票成本低,易于组织。许多地方政府部门愿意通过互联网推动相关工作,这相对容易。然而,用不规范、松散的网上投票取代客观、公正的评估工作,本质上是相关部门懒惰政府的反映,很容易鼓励大家作弊。“不规范的网上投票消耗了相关部门的公信力,不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形式主义消耗基层财力。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表示,网络投票中的刷票行为背后其实是对政绩的扭曲看法。目前,一些地方政府承受着巨大的财政压力,一些地方相互传授用公款买票的秘密,这无疑是地方财政的沉重负担。“基层财政本身是不够的。更多的财政资金应该用于改善民生,而不是虚假投票。”
必须停止网络评估异常之风
业内人士建议,要从根本上规范投票行为,认真纠正用公款比票、抢票的行为,努力保障民生。
第一,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被采访的基层干部呼吁参与评估的有关单位端正心态,不要陷入购票、刷票的恶性竞争。应该解决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应该解决的问题要第一时间解决。努力加大改善民生的投入力度和支出力度,以实际行动代替形式主义。
二是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姚华建议选择更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从多个维度综合评价相关部门或基层机构的工作成效。在线投票可以赋予一定的权重,但不应该太多。它可以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从根本上规范各种选择和投票行为,防止形式主义者尝甜头。
第三,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投票和选举的监督。受访者建议,要坚决纠正用公款买票的现象,杜绝不正之风。设置网上投票实名制等前提条件,采取“地理位置限制”反作弊手段,避免网上“水军”刷票。在投票后期,可以抽取一定比例的选民进行回访。如果发现买票、刷票等不实投票,可根据情况采取“扣分”等措施,杜绝欺诈行为。
转自:《半月谈》2022年第3期的原始标题:《人口两三万,投出7万票?网络投票评选惊现公款刷票》
记者半月谈:秦兴兴、雷嘉兴
资料来源:半月谈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