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半个月前,我就写了一篇吹毛求疵的文章CPU散热器,这种散热器散热效果好,是大多数中高端产品中最常见的款式。然而,因为它太大,太贵,除非你是一个电脑和游戏爱好者,你通常会选择一个流行的减压冷却器。这种最早的冷却器已经使用了几十年,至今仍经久耐用,其价格相对便宜,基本满足了散热的使用。然而,近年来,高端散热器逐渐朝着向下压力的方向发展,因为当前的底盘冷却设计对散热器的类型要求较低,并且热管随着导热散热技术的成熟,所生产的产品完全可以满足大多数人的使用要求。此外,低压散热器体积小、重量轻,吹风有助于CPU周围组件的散热,更符合人们的使用要求。好吧,回到正题,这次它带来了一个平民级别超频三作为国内一家大型CPU散热器制造商,自首次推出HDT工艺以来,降压散热器享有很好的声誉。这一次,它是超频III最新的降龙系列——降龙u-4d的首款产品。表演怎么样。
产品拆包:
产品外包装盒采用普通黑色为主色,正面印有产品的主观示意图和功能特性,背面为产品的物理结构和参数。
内部产品主要由米色瓦楞纸箱保护。你可以看到纸槽里有一个盒子,盒子旁边是产品的主散热器,但它是直接暴露的。只有四张硬纸卡住了。为了防止水蒸气的影响,内部也放置了干燥剂,但整个散热器的主体是主体,没有任何袋子保护,感觉不好。
纸盒内部主要是产品的风扇和各种散热器配件。
让我们从一组家庭照片开始。
目前,台式电脑主要由两个阵营主导,一个是情报首先,另一个是AMD,然而,幸运的是,它们的主要外观和结构相似,因此当前的CPU散热器基本上可以与两者兼容。这种散热器的设计与大多数散热器的设计相同。为了与大多数平台兼容,紧固件设计为分别用于相应的平台。其中直线型紧固件用于英特尔平台,船型紧固件用于AMD平台。这些紧固件由厚材料制成,带有制造商标记的安装方向箭头,表明安装时箭头需要与CPU方向对齐,以避免安装时出现偏差。
一起使用的背板采用集成双用途设计。具体使用平台取决于底板上刻的文字。与刻有AMD的一面类似,这意味着背板上刻有AMD的一面面向AMD的平台主板安装方向。
底板上的四个角孔也用于相应的平台。一个由两个孔组成的NicholasTse用于AMD平台,一个有三个孔的用于Intel平台。
散热器的主体部分由四个6mm镀镍L形热管组成,通过翅片工艺与翅片结合。根据经验,这四个热管可以提供120W的导热能力。然而,根据官方介绍,他们可以支持使用带有TDP的CPU≤125w,基本上支持大多数CPU的使用。
虽然有许多热管,但该产品的翅片宽度很小。为了增加翅片的表面积,制造商专门在翅片上冲压了一个小凸起纹理,既不影响使用,也不美观。
翅片通过纽扣式翅片工艺紧密结合,确保翅片间距基本一致,结构紧固。散热片上还可以看到“超频”一词,热管顶部也可以看到铝制保护套。没有振动和挤压导致翅片松动的迹象。整体结构似乎比较紧凑。
散热器底座目前采用普通直接接触工艺。这项技术最初由超频III开发,一直是他的专长。热管嵌入铝基板后,表面经过精细打磨光滑,接近镜座式。通过更好地配合CPU表面,该底部表面可以形成更低的温度热阻,由于热管与吸热器直接接触,因此吸热效果优于镜座。与昂贵的镀镍镜座散热器相比,这种低成本的热管直接接触式散热器更适合大多数人。
然而,更糟糕的是,铝基只能起到固定的作用。它的设计没有类似于散热器的结构来辅助散热,而是有三个固定的槽形矩形突出物,在安装中添加了一个固定件。我不得不说,固定的设计是整个散热器最大的失败,之后。
配套冷却风扇采用12厘米明月孔风扇,内装33颗纯色LED光珠,是一款光污染风扇。不幸的是,它只支持单色光,所以你看不到绚丽的彩色效果。但是,风扇有4英寸的输出,并支持PWM控制功能。速度在1000转/分到1800转/分之间,这是美中不足的。
有趣的是,我惊讶地发现,这台风扇专门在风扇叶片的一侧制作了一个风道。这种设计可以将空气压力集中在风扇叶片的前缘,并提供比普通九片叶片更大的风量。官方风量数据为35cfm至58cfm,属于较大的风量水平。
该风机采用液压轴承,是一种改进的油封轴承,使用寿命长,噪音小。然而,这种轴承对我们来说有一个更好的点,那就是不需要加油,而且价格也不太高。为了配合静音效果,风扇框架两侧都加了防震橡胶,所以这款风扇的静音效果不是太差。
安装:
我的CPU使用i3-4150,引脚接口是lga1150,所以我选择了英特尔平台配件,如下图所示。基本上,除了AMD紧固件和两个螺钉,我什么都需要。
首先,将半底螺钉插入与背板对应的插孔中。有关具体的千斤顶方法,请参阅手册。因为我使用的是英特尔平台,所以我将螺丝插入了背板的AMD对面的相应孔中。由于Intel平台也有不同的接口类型,而我的lga1150接口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插入相应的中间孔中,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半底螺钉的形状和孔的位置是相应的,所以你可以在放置垫片后安装垫片,JetLi。
然后将其插入主板上的孔中,然后在主板的另一侧放置垫片。
然后小心安装螺柱,因为支撑螺柱一端的孔大,一端的孔小,小孔的端部起到拧紧的作用。为了正常安装,必须将小孔的末端向外拧紧。建议在拧紧过程中使用小扳手,且力应适当。轻轻拧紧,不要过度损坏主板。
安装螺柱后,将紧固件条直接放在螺柱上。一般来说,最好将其放置在底部没有组件的地方。记住将紧固件上的箭头指向CPU的一端,并根据CPU接口类型放置相应的紧固件孔(类似于矿山,它需要放置在紧固件孔中中间的孔中)。最后,拧紧带帽螺钉,也建议使用螺丝刀轻轻拧紧,但不建议直接用手拧紧。
接下来,先擦拭CPU表面,然后均匀涂抹导热硅脂。为了以后进行测试和比较,请使用与原装英特尔散热器相同的硅脂。
去除散热器底座上的薄膜后,可以看到底座非常光滑。我用手来回摩擦,没有一丝生锈的感觉。然而,底板的设计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即上述散热器固定结构的设计。由于该散热器通过固定底板来固定整个散热器,因此在底板上部没有网格散热结构,降低了一些散热功能。此外,散热器的体积相对较大。在安装过程中,需要先将固定紧固件安装在散热器底板上,然后小心地安装在主板上。这里的安装固定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即在安装固定过程中,固定扣件上的两个螺孔在与主板上的固定扣件螺钉对齐时可能会从底板上脱落,即使固定扣件的两个孔先安装到主板上扣件的螺钉中,然后再尝试安装底板。如果你进去,可能会导致固定的紧固件从底板上滑落。这在我安装的散热器中更难安装。此外,还应考虑CPU表面的硅脂问题,因此安装过程更耗时。
安装好散热器主体后,可以直接将风扇安装到散热器主体上(LED光圈向外安装),然后用风扇螺钉拧紧,最后将风扇插头插入主板上的CPU风扇插座。
使用测试:
安装并打开后即可使用。因为只有单色,你只能一直看到明亮的蓝光。然而,产品是否令人耳目一新取决于实际效果。
实验条件:21度开放环境,以华硕b85m-eR2为主板0。CPU为i3-4150,电源为AntiochVP350p,操作系统为win7,内存为8,硬盘为1.5T。常用的方法用于压力试验鲁大师。
因为原始英特尔风扇用于对比实验,所以在安装超频三散热器之前,对原始英特尔散热器进行了测试(一周半前,清洁了原始英特尔风扇,并添加了新的硅脂)。
启动并待机约10分钟,CPU温度为30度,风扇转速为1237rpm。
开启鲁大师压力测试20分钟,CPU温度为43度,速度为1567转/分。
继续进行40分钟的压力测试。CPU温度为44度,速度为1571rpm。可以看出,CPU的温度基本保持在44度左右。
安装超频三江龙u-4d散热器,开机待机10分钟。CPU温度为27度,速度为1147rpm。
打开AndyLau压力测试20分钟,CPU温度为37°C,速度为1456rpm。
继续进行40分钟的压力测试。CPU温度为36度,转速为1445rpm。可以看出,CPU温度基本恒定在36度左右,与原来的简单散热器相比具有更大的散热优势。
然后,在压力模式下,噪音计测得的最小噪音只有44.3db。就像环境噪音一样,它属于安静的产品。
总结:
优点:增加四个热管可以大大提高CPU的散热能力,散热器的体积和质量不会太大。风扇的风量也很大,不仅可以冷却CPU,还可以辅助周围电子元件的散热。超频三热管直接接触技术可以大大降低散热器与CPU之间的热阻,大大提高散热能力。
缺点:风扇采用led光圈设计。不幸的是,它只是单色LED灯,没有彩色显示功能。虽然散热器的安装过程很简单,但底板的安装过程很耗时。
建议:事实上,如果必须添加灯光效果,最好使用RGB效果。单色太单调,底板的安装需要改进。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