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北京本轮疫情追踪结果公布,确诊病例接触的国际快车也检测呈阳性。
据《人民日报》卫生客户端的不完全统计,在过去一年由海外输入引起的当地疫情中,来源涉及从国外进口的人、物和环境,其中物质传播的比例很大!
在过去的一年里,有许多由海外进口引起的疫情
1.广东深圳:海外商品的可能性很高
广东省深圳市在1月10日的疫情新闻发布会上报告称,四例病例均感染了该病毒德尔塔突变株是100%同源的。本次疫情中的“病例1”从事国际货物供应链工作,近期有海外货物接触史。综合分析表明,2019冠状病毒疾病是由国外进口引起的,在境外接触CVID-19污染产品的可能性很高。
此外,深圳于1月16日报告了两例新确诊病例。其中,病例17的基因测序结果为Omicron突变体,与之前深圳的海外输入病例不同,与全球数据库中从北美上传的更多序列的基因组100%同源。
1月17日,深圳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宣布,病例17涉及境外冷藏试剂。1月12日,它联系并分离了来自北美的快递员,没有做个人防护,14天出现喉咙痛症状,15天核酸筛查呈阳性。它不排除2019冠状病毒疾病从国外进口的可能造成的感染。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病毒追踪正在进行中。
2.浙江宁波:不排除“物质传播给人类”的可能性
1月3日2019冠状病毒疾病2019冠状病毒疾病防治会议浙江宁波新冠状病毒基因测序结果德尔塔突变株(ay.57的进化分支)与越南最近主要流行株的基因组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目前,病毒的来源尚不清楚。根据专家的分析和判断,不排除“从物质传播到人类”的可能性。
3.陕西西安:与国外输入病例高度同源
2021年12月21日,陕西省召开2019冠状病毒疾病防治工作会议。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36例本地病例样本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所有样本均为阴性德尔塔突变株与12月4日在巴基斯坦入境航班pk854(伊斯兰堡-西安)乘客中发现的进口病例高度同源。
4.内蒙古满洲里:初步分析为境外入境货物
2021年11月30日,COV2019冠状病毒疾病防治新满洲里会议公布,经过大量的访问、调查和判断,考虑到国家疾病控制病毒检测和基因测序,对满洲地区的疫情进行了初步分析,主要是针对海外货物入境,疫情通过“人传物传”的方式传播。
5.福建莆田:国外输入性感染病例
2021年9月13日,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县长吴海端在北京。《新闻1+1》根据该计划,这一轮疫情有三条传播链,病毒传播迅速。目前初步确定新加坡移民林某杰是疫情的源头。对此,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9月16日在国务院联合防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指出,该病例极有可能在隔离期间感染,从而导致后续疫情的发生。
6.上海:暴露于国外进口病毒污染的环境
2021年8月23日,上海2019冠状病毒疾病防治办公室领导组发布了新一轮肺炎防治疫情报告。经流行病学调查和专家分析,8月20日和21日公布的浦东机场5例本地确诊病例的感染源可集中在输入病毒的人员或环境的暴露,以及个人疏忽引起的感染。
7.浙江宁波:与积极的船员或物品接触
2021年8月11日,浙江省新2019冠状病毒疾病患者中,1名新感染急性肺结核,分别是宁波北仑区港眉山港码头的工人。8月18日,浙江C2019冠状病毒疾病防治会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北仑的感染是由于码头接触了“ChangJinAkita”货轮正水手或物品。
8.海南海口:由入境货运航班触发
2021年8月5日,海口证实2019冠状病毒疾病确诊病例1例。8月9日,根据海口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初步确定该病例病毒感染源于海口美兰机场俄罗斯入境货运航班。
9.河南省郑州市:与在缅甸确诊的患者有关
2021年8月2日,郑州2019冠状病毒疾病新闻发布会宣布了新一轮冠肺疫情防控会议。郑州的前两名感染者与缅甸的确诊病例有关。德尔塔突变株。
10.江苏南京:俄罗斯ca910入境航班
2021年7月30日,南京防疫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南京这一轮疫情的源头是俄罗斯CA910入境航班。德尔塔拉紧
11.云南瑞丽:从缅甸进口的人或物
2021年4月3日,云南省2019冠状病毒疾病流行与防治工作会议上,瑞丽市省COVID-19基因全序列同源性高,从缅甸GISID数据库上传的28个基因组序列属于B.1.33.16进化的分支。
12.河北省石家庄市:由从国外进口的无症状感染引起
2021年3月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在海河媒体中心和缙云新媒体电视新闻中心直播节目中说:“石家庄的传染源是一名从俄罗斯返回的无症状感染者。这名无症状感染者感染了石家庄的一名患者。这名患者在感染后也无症状感染。他将其传染给了家人。他的家人是一名有症状的感染者和石家庄的一号患者。之后因此,病毒传播缓慢。"
13.辽宁沈阳:该疾病发生在入境人员被隔离后
据2021年1月11日沈阳防疫新闻发布会报道,沈阳疫情传播的源头是入境人员在隔离解除后病倒。通过医院治疗活动和家庭社区活动,这些后续病例或感染者导致疫情在相关家庭和公共场所传播。本次疫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者调查发现。
14.辽宁大连:散装货物引起的感染
2021年1月3日,辽宁大连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初步确定大连2019冠状病毒疾病来自进口COVID-19污染的冷链产品。绝大多数病例是2019冠状病毒疾病的传染病,在俄罗斯货船上感染和传播COVID-19阳性散装产品。
国家邮政局发布了最新通知
1月16日,国家邮政局安全监督管理司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切实为国际邮件快递疫情防控搭建坚强屏障,严格防止境外疫情通过邮递渠道传入。
当前,春节将至,北京冬奥会开幕在即,人民群众对快递服务的需求旺盛,疫情传入和传播风险加大,防控形势严峻复杂。通知指出,各级邮政管理部门和邮政快递企业要进一步提高风险意识,牢固树立底线思想,克服松懈麻痹思想,坚决落实“四早”和“四责”要求。
要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期间邮政快递业生产操作规范建议(第七版)》《邮政快递业疫情防控与寄递服务保障工作指南(试行)》以及其他行业。
要始终坚持“人”与“物”同防,严格落实“外防投入”各项措施,严格防止境外传染病通过邮寄、投递渠道进入。
要在不断总结和完善前期防疫经验的基础上,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举一反三,查隐患补短,进一步严格落实防控责任,严格、务实、细致地落实各项具体工作。
通知要求,各企业要切实做好国际邮件快递加工场所的消毒通风工作;对于进口国际邮件快递,进入生产加工环节后,第一时间将外包装完全覆盖并逐一消毒;严格按照当地卫生防疫部门的有关标准和指南进行消毒,规范使用消毒剂;在当地防疫部门的指导下,明确并落实进口国际快递邮件消毒后的停留时间,并做好消毒记录;鼓励外部第三方专业消毒服务机构对重点环节和重要区域进行精准消毒,使杀戮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规范化。
严格执行国际邮件快递一线运营商、进口冷链相关人员等固定岗位、个人防护、健康监护、核酸检测等高危岗位要求,严格隔离作业区域,确保内外不交叉,坚决实现闭环管理。
确保国际邮件快递处理人员和投递人员在投递结束前完成免疫接种,加强免疫接种,并对邮件快递外包装进行消毒;交付时,积极提醒收件人采取防护措施,如戴口罩、妥善处理外包装和对内包装进行消毒。
综合评估进口快递邮件来源地疫情风险水平、上游经营主体资质、到货属性等因素,根据精准防控和升级控制的相关要求,制定疫情高风险国家和地区进口邮件快递的疫情防控处置计划;减少来自海外疫情高风险国家和地区的邮购和快递商品。
根据邮政管理部门的规定,国际邮件快递数据信息应当及时提交,数据应当真实、完整。
根据通知,各级邮政管理部门应结合行业监管职责,对管辖范围内的国际邮件快递加工场所至少每月进行一次全覆盖监督检查。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责令企业限期整改,并通知有关部门,严格督促企业落实“外部预防投入”措施。
通知强调,各级邮政管理部门和企业要加强组织领导,始终保持疫情防控应急指挥系统的高效运行,特别是在春节和北京冬奥会期间,强化职责,严格执行领导班次和24小时值班制度,做好应急响应和信息上报工作。
要严格执行有关通知要求,重点加强进口国际邮件快递的防疫工作,进一步加强安全监督检查,切实构筑行业防疫防控的坚实屏障。
综合:健康时报、人民日报、国家邮政局
资料来源:浙江在线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