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网站建设(8000字讲清楚从0到1搭建电商商品中心(建议收藏))

《电商产品经理从0到1》本系列文章面向0~3岁的产品经理或具有多年产品工作经验但刚刚接触电子商务领域的产品经理。

本系列文章将详细介绍电子商务核心系统的产品设计方案,帮助您系统地了解电子商务产品。

这篇文章是《电商产品经理从0到1》系列二:电子商务·商品中心

阅读本文后,您将了解以下问题:

1.商品中心的定义和职责是什么?

2.商品中心的核心模块是什么?

3.如何设计商品中心?

同时,系统地掌握与商品相关的大部分功能模块的设计思路。

全文8000余字,阅读时间约40分钟。建议收集并使用电脑进行阅读。

前言

最后一篇文章《一文读懂电商产品架构》本文从整体上介绍了电子商务的基本业务、系统流程和产品架构,通过三幅大图初步探索了电子商务的基本面貌,了解了一个完整电子商务系统的核心组成,从概念层面上对电子商务有了全面的了解。

从本文开始,我们将继续逐一解释每个核心系统的详细设计思想和方案。根据电子商务系统的职责顺序,我们知道商品系统是底层和核心系统。没有商品,其他系统就无法运行。因此,本文将首先介绍《商品中心》详细的设计思路和方案。

(图片太大,无法正常显示,请用电脑放大)

01

01商品中心概述

1.什么是商品体系?

顾名思义,商品系统是一个负责管理商品相关数据和能力的系统,可以用以下三句话概括:

1.负责创建和管理商品系统

2.负责创建和管理分类、品牌、属性和所有其他与商品相关的数据系统

3.负责为前台商品展示及相关上下游系统提供商品能力的系统

在电子商务产品系统中,商品是所有其他相关系统的基础。从技术上讲,商品系统是其他系统的依赖:从商品采购到库存管理,从商品的创建和船上、船下管理到商品定价和前台展示,从促销活动到订单支付,从订单生产到绩效交付,电子商务中的每一个过程都与商品有关。

在所有这些上下游系统中,商品数据必须统一、通用、标准化。例如,采购系统中的商品a和订单系统中的商品a需要是相同的a,因此商品系统必须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集中服务的能力。因此,商品系统也是所有系统中最优先需要设计为集中服务的系统。这就是为什么本文的标题是建立一个从0到1的电子商务商品中心。

2.商品中心有什么?商品中心能做什么?

你可以透过图片看到:

上图的中间部分是商品中心。商品中心的核心模块可抽象为四个,即:

1.商品分类:它用于创建和管理分类,并为商品和其他系统提供分类功能

2.商品品牌:它用于创建和管理品牌,并为商品和其他系统提供品牌功能

3.商品属性:它用于创建和管理属性,并为商品和其他系统提供属性功能

4.商品:它用于创建商品、管理商品以及为其他系统提供商品功能

分类管理、品牌管理、属性管理和商品管理就系统架构而言,它独立存在,并在一个方向上相互依赖。它是一个独立的系统模块。每个模块独立负责自己的功能。它不仅可以单独提供服务,还可以对外打包服务。每个模块通过特定对象相互关联。分类、品牌和属性是商品的基本组成部分,它们共同构成商品。

商品中心最基本的功能是支持前台向上的所有环节商品查询和显示功能,同时,价格中心、营销中心、订单中心、绩效中心、采购系统、库存中心、仓储运输等下游系统也在下行提供商品和服务的能力,确保电商系统下各系统商品数据输入输出的统一性。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商品中心四个核心模块的总体设计方案。

02

02分类管理

1.为什么要进行分类管理?

(截图为)JD。组件对象模型应用分类页面)

电子商务平台实际上可以被视为虚拟网站上实体超市的映射。在超市的购物场景中,为了让消费者快速找到想要购买的商品,超市通常会对商品进行分类,在不同的区域放置不同的类别,用购物指南标记每个区域,并在不同的货架上展示不同的商品,这就是超市的分类,分类可以帮助消费者更方便快捷地找到他们想要的商品。在电子商务中sku数量级是实体商业超市的数千倍。在电子商务网站上查询目标商品将变得更加困难。因此,超市的分类功能自然应用于电子商务平台。

对于客户:

搜索和分类导航是消费者查找商品最常用的两种方式(随着推荐技术应用的深入,搜索和分类的权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分类导航可以帮助用户快速定位目标商品。分类导航功能的实现依赖于货物的分类管理;

对于操作端:

大规模商品管理也给平台和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成本。操作员应快速定位某一商品。除了搜索关键词,分类管理也是一种重要手段。分类可以提高商品管理的效率;

2.分类管理的底层设计理念(钥匙

分类管理的核心设计思想是:前后级分离,多对多映射

前后控制台分离:

它是指将前景分类和背景分类设计成两套分类系统。后台分类主要面向平台管理,主要逻辑为结构化管理逻辑(iPhone13手机、内衣和服装的分类;

前台分类主要为用户提供操作空间,方便用户购物。其主要逻辑是运营和用户体验(例如,前台卫生裤的分类可以是“新冬季产品”,主要考虑运营效果和用户是否能更好地找到商品);


多对多映射:

前景分类必须基于背景分类。创建前景分类时,必须先选择背景分类;

前景分类与背景分类之间存在多对多映射关系,即一个前景分类可以选择多个背景分类,不同的前景分类可以选择相同的背景分类;

3.背景分类设计方案

产品经理经常提到的“分类管理”、“分类设计”和“分类功能”通常指后台分类管理功能。它是企业的内部管理职能,而背景分类是真正的商品分类。

一般来说,商品分类模型是在平台建设的早期阶段确定的。后期仅根据业务发展情况(扩展类别)进行升级优化。背景分类创建后,不容易修改或删除。

从界面的角度来看,后台分类管理主要包括两个可视化功能:分类创建和分类管理

3.1.分类创建

要创建新分类,需要填写两个主要字段:分类级别和分类名称。背景分类的分类名称一般填写在实物(如手机)的行业类别中,便于维护和管理必须是独一无二的。分类级别通常设计为三级树结构,第一级,第二级和第三级的分类是逐层递进的(太多的分类会比较复杂,太少的分类不会达到分类的目的,具体的设计需要根据平台的类别复杂度等因素综合考虑);

当创建新分类的级别为2级或3级分类时,需要选择父分类

分类代码和分类ID可以设计为根据一定规则自行生成(例如,分类代码由分类名称拼音+时间戳组成),分类代码和分类ID必须唯一,当其他系统调用分类时,可以通过分类编码或分类ID来实现。

3.2分类管理

分类管理主要提供分类本身的查询、排序和修改功能。同时,可以设计绑定/解除绑定分类对应的属性或品牌的功能(创建属性或品牌时,还可以绑定分类);

如前所述,通常不建议删除或修改分类(包括修改级别和父分类)。修改时需要检查分类下是否有关联数据。如果没有关联数据,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删除功能需要更仔细地设计。一般情况下,只要分类下有关联数据(如关联商品、关联前景分类等),就不能删除。当分类下没有关联数据时,可以删除(建议不要在早期设计删除功能,或者设计为需要高级权限才能删除)。

4.前台分类设计方案

(京东PC端商品分类截图)

在职责边界划分方面,前台分类属于“网站/应用操作配置”的功能类别,不是真正的分类功能。维护前台分类时,需要将其挂在一个或多个背景分类另一方面,当用户点击前端的分类查找商品时,系统会通过前台分类-后台分类-商品三级映射关系查询前台分类下应该显示哪些商品;

(分类管理界面示例)

前台和后台分类的多对多映射设计逻辑主要考虑用户对商品的操作需求和认知差异。由于分类导航的流量非常大,运营商通常会配置一些操作分类,例如推荐分类和普通分类。推荐/常用的分类本质上与商品属性没有直接关系。为了便于操作选择,前景分类可以与多个不同的背景分类相关联(例如,在许多电子商务网站中,背景分类中的手机和移动配件的分类是前景对应分类中的手机)。

03

03品牌管理

1.为什么要进行品牌管理?

在大型电子商务平台的体系结构中,品牌管理与分类管理一样,是一项独立而完整的功能。当许多人第一次接触到商品系统时,他们可能已经看到了在创建商品时直接简单地填充商品品牌的设计方法。为什么一个大平台应该有一个单独的品牌管理?

在大型电子商务平台上,品牌也是用户查询和筛选产品的重要手段,品类越规范,通过品牌筛选查询产品的使用场景就越大(例如,消费者在京东平台上购买手机或家电时,往往会先选择品牌)。

如果品牌数据没有结构化,由运营商或企业自行创建商品并填写,则不同的企业或企业可能会将同一品牌的商品填写到不同的品牌中,例如商家a小米用字母书写“小米”,商户B用中文将小米填写为“小米”,商户C甚至填写了各种错误数据,如“showmi”。当底层数据无法统一时,前台筛选或其他系统需要使用品牌数据,无法正常使用。

2.如何设计品牌管理?

品牌管理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品牌创建和品牌管理。

2.1.品牌创造

品牌创建主要有两种场景:一种是平台端的主动创建。在初始阶段,它通常根据每个类别直接初始化到系统中;平台电商的另一种常见应用方式是,入驻平台的第三方商户申请品牌(例如阿里在jd。com平台,如果新入驻商户有自己的新品牌或不在该平台范围内,则需要先通过品牌申请流程,如早期品牌淘大韩都一社平台获批后,将进入品牌库。

品牌建设通常有几个核心要素:

1.中国品牌名称

2.品牌英文名称:建议格式需大写

3.品牌别名:品牌有官方名称和民间名称。有时民间名字比官方名字更有名

4.品牌注册人

5.品牌注册号

6.品牌标识:必须限制图片的大小,以便于系统显示的标准化

7.品牌注册区

8.其他领域根据平台特点或行业资质要求定制

如果是通过三方申请的方式创建的,需要填写的信息与平台的独立创建一致,但在品牌申请流程完成后,将提交给品牌进行审核(本文不扩展审核流程的设计)。审核通过后,第二商户经营同一品牌商品时,可直接从品牌库中选择;

2.2品牌管理

品牌管理是品牌本身的查询、修改、停用等功能,即基本的查询和修改。应注意的是,在修改或停用品牌时,还应验证该品牌下没有相关数据(商品、分类等)。否则,无法对其进行修改或停用(如果某些信息的修改不影响其他数据的显示,则可以对其进行修改)。此外,它还可以设计品牌与商品分类之间的映射关系。在产品分销过程中选择分类时,自动检索分类下应该出现的品牌(或者不能设计,不设计的逻辑是选择分类时,选择品牌时检索完整的品牌数量,两种方案各有优缺点)。

04

04属性管理

1.什么是属性?为什么要进行属性管理?

什么是属性——属性指商品的独特属性,如颜色属性、大小属性、规格属性等。

属性的作用是什么?属性也是对商品进行分类和聚合的必要且重要的方法。类别和品牌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大量商品进行分类。例如,当用户在京东购买“家电”时。com,他们可以使用类别(如电视、空调、冰洗等)和品牌(例如:格力、小米,因此,如果要实现更细粒度的划分,只能通过属性来实现。商品的所有属性都是商品的属性,如屏幕大小、分辨率、能效等级等。

不同类别商品的属性不同(例如,衣服没有屏幕大小和其他属性,手机没有大小属性)。随着类别的丰富,属性数据也变得非常庞大。为了更好地管理不同类型商品的属性,在前台应用中可以有清晰简单的逻辑,属性管理的意义非常重要。

2.属性管理的设计思想

属性在结构上可分为三个块:属性组>;房地产>;属性值

1.属性组:为了便于管理,对大量属性进行了分类,如手机的“外观属性”和“性能属性”;

2.属性:即属性名称,指特定属性,如颜色、版本、运行内存等;

3.属性值:指属性的特定值。例如,颜色属性的属性值包括:红色、黄色和绿色;

以上三个模块构成了属性管理。有时,为了方便业务层面的沟通或统一口径,或其他应用场景,会引入属性分类的设计。属性将在属性组上进行分类(相对抽象的分类),属性组一般分为基本属性、销售属性、仓储属性、,物流属性扩展属性(对于属性分类,没有标准设计,可以结合自身平台特点进行划分,或者不能设计属性分类)。

接下来,将属性分类与三个核心模块相结合。以手机类别为例,通过表格说明属性的概念:




属性分类

属性组

属性

属性值

基本性质

屏幕属性

屏幕分辨率

1080P、2K

屏幕大小

6.95英寸,5英寸

屏幕材料

LCD、AMOLED

功能特性

相机像素

800万,1亿

指纹类型

屏幕外指纹,屏幕外指纹

刷新率

90HZ、120HZ

销售属性

外观特性

颜色

白色,黑色

性能属性

运行内存

4G、8G

机身存储器

128G、256G

存储属性

存储属性

体积

手工填写

重量

手工填写

物流属性

物流属性

分销模式

冷链配送、一般配送

扩展属性

下图是京东平台iPhone13的产品详情页面截图。在京东前台,这些信息是结构化字段(不是图形和文本),它们的数据来自创建产品时填写的属性:

3.属性管理的设计方案

1.属性组的核心功能:创建和管理(查询、修改和绑定属性)

2.属性的核心功能:创建和管理(查询、修改、绑定属性组、绑定分类)

3.属性值:取决于属性函数

3.1.创建属性组:

3.2.属性组管理(列表):

3.3.属性组管理(详细信息):

主要功能是支持属性的绑定和解除绑定,以及属性组的启用/禁用控制。对于禁用操作,需要验证属性组下是否没有相关数据(属性等)

3.3.属性和属性值的创建

创建属性和属性值也有两种场景:一种是平台端主动创建,另一种是平台电商常用的应用方式,即三方商家创建商品时,如果属性库中的属性不够,他们可以直接在创建商品的界面中添加属性。

在平台端创建属性

让我们关注关联分类:属性必须与分类相关联。创建新产品时,第一步是选择分类。以后选择属性时,系统可以根据选择的分类查询相应的属性(例如,手机类别下不会显示服装尺码等属性)

从三方发布产品时创建属性/属性值

在淘宝三方背景下增加属性/属性值功能

在jd的后台添加属性/属性值函数。通用域名格式

以上是属性管理、属性管理(绑定分类、绑定属性组的接口与属性组的接口类似。与属性组一样,属性的删除和解除绑定也需要检查是否存在关联数据。

05商品管理

商品管理模块主要负责创建和管理商品,并为其他系统提供商品功能。它是商品中心的核心模块。同时,商品管理也依赖于三个模块:分类、品牌和属性。以商品创建为例,创建商品时最重要的填写词是选择分类、品牌和属性,可以说商品是一个基于分类模块、品牌模块和属性模块的模块。

1.两个概念--SPU&;SKU

据信,SKU和SPU的名称是交易中涉及的两个以上术语,其中大多数可能与SKU和SPU的名称有关。

以下是百度百科全书对SPU和SKU的解释:

SPU(标准产品单元)-标准化产品单元。它是商品信息聚合的最小单元。它是一组可重用且易于检索的标准化信息,用于描述产品的特性。一般来说,具有相同属性值和特征的商品可以称为SPU


SKU(库存单位)-SKU是库存进出计量单位,可以是件、箱、托盘等;SKU是一种可以销售的商品。

一般来说,SPU定位为产品,SKU定位为商品。例如,在手机类别下,iPhone13它是SPU,iPhone13256gblack是SKU(京东的SKU还将添加公共版本等属性)

一般来说,基本属性可以看作是SPU的属性,如手机屏幕大小、CPU型号、像素等基本属性;销售属性和仓库物流属性存储在SKU上,如颜色、版本等销售属性;

2.创建项目

从界面上看,创建商品的功能相对简单,即填充一堆字段。但根据平台的规模、复杂度、垂直专业性等因素,可抽象为两种设计方案:

备选方案1:同时创建多个SKU,并同步生成关联的SPU,整体方案是直接创建SKU并维护多个不同的属性,这意味着在生产中维护多个SKU;本方案适用于大多数2C类综合电商平台(如淘宝、京东pop等以这种方式创建商品)


选项2:首先创建SPU,然后基于SPU创建SKU,总体方案是平台的主数据团队负责维护SPU,业务(包括自营和pop)运营(或采购和营销)基于SPU维护SKU。创建SKU时,首先选择SPU(SPU中的基本属性已经由数据团队维护),根据SPU维护销售属性和物流属性,然后生成SKU;该计划适用于高度专业的人员垂直B2B工业,如汽车、医药等;

这两个方向的原因是:垂直B2B平台上的企业(行业传统、老企业主)运营能力有限,维护商品属性的错误率远高于2C平台,平台对商品结构的控制要求高,为了防止同一商品被不同商家维护成多个不同的属性(如胎面宽度、尺寸等汽车轮胎属性),平台通常会选择有一个专门的数据团队来维护商品的基本属性,即维护SPU。此外,B2B垂直电商类别较少,SKU数量相对较小,类别标准化程度高,平台统一维护的可行性高。对于数千个品类的综合电商来说,依靠平台数据团队的统一维护是不现实的,或者服装等非标准品类对商品的结构化管理要求较低。因此,综合平台(京东和淘宝)的设计方向不同于垂直平台。

事实上,即使是对于集成平台(如京东),不同的类别也会有不同的设计方法。有些类别具有垂直深度,这也是平台维护SPU和业务创建SKU的方式。

2.1.创建SKU设计方案,并说明方向1

这种方法很常见。了解主流电子商务背景的学生,如淘宝和京东。com应该有一定的印象。其逻辑是在生成SKU的同时直接创建SKU并生成相应的SPU,如下图中淘宝商户的后台所示:

(淘宝三方背景打造商品——填写销售信息截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具有相同基本属性的多个SKU对应于相同的SPU。颜色属性+航班类型属性确定SKU。价格和库存存储在SKU上(即使批量填写相同的价格和库存,也会根据数据底部SKU的维度进行存储;

相同的尺寸显示在SPU中,下一个尺寸显示在SPU中:

上面是天猫在pc-iPhone13的产品详细信息页面上,可以看到iPhone13+Black+128G和iPhone13+pink+128G是两个独立的SKU(不同的SKUID),两个SKU对应的SPU是相同的(相同的SPUID)

以上是方案1的核心设计逻辑:在创建商品时,维护不同的销售属性意味着维护多个不同的SKU,但最终同步生成相同的SPU;

在理解了设计逻辑之后,功能设计非常简单。无论是自助背景还是三方pop背景,商品制作的界面都是相似的,根据流程可以分为七步:

第一步:选择一个类别(商品分类)。请注意,选择类别时,会调用后台分类(此处使用分类管理服务):

(图:淘宝商户背景-创建新产品-选择分类)

选择一个类别时,系统自动加载该类别下相应的品牌数据(有些类别在填写商品信息时选择品牌);

以下步骤相对简单,只需填写相应的字段,然后展开即可。直接附上背景截图以供参考,

(图为淘宝商户在后台发布商品的截图)

以上是创造商品的设计方案。方案2和方案1的区别在于,在创建SKU时,需要基于SPU创建SKU,即SPU由内部数据运维团队创建和维护。在创建SKU时,运营商和第三方企业需要首先选择SPU(如果没有,则需要提交申请)。具体界面与方案1没有区别,本文不进行扩展;

3.商品管理的其他模块

商品制作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审核,然后才能放在货架上并展示给前台,这涉及到商品的制作状态机但它也相对简单,本文没有对此进行解释。

最后是价格的解释:我不知道是否有人会有问题。商品中心的整篇文章都没有提到价格。在许多人的认知中,商品和价格是一体的,在创造商品时必须填入价格。事实上,这是一种误解。当业务开始时只有零售价时,也可以直接填写零售价、交叉价等简单价格。随着商业的发展,商业形式变得越来越复杂。在创造商品时,直接填写价格的方法很快将无法满足业务的需要。例如,京东背后开发的企业采购业务,此外,还开发了各种用户价格(加价格、学生价格、新人价格等),加上促销价格。此时,商品体系已无法支持各种形式的价格需求,因此就系统架构而言,商品和价格是完全独立的系统。

06

06总结

最后,回答文章开头的问题:

1.商品中心的职责是什么?

1.负责产品的创建和管理

电商网站排行

2.负责创建和管理类别、品牌、属性和所有其他商品相关数据

3.负责为前台商品展示及相关上下游系统提供商品功能

2.商品中心的核心模块是什么?四个核心模块

1.商品分类:用于创建和管理分类,并为商品和其他系统提供分类功能

2.商品品牌:用于创建和管理品牌,为商品和其他系统提供品牌能力

3.商品属性:用于创建和管理商品属性,为商品等系统提供属性功能

4.商品:用于创建商品、管理商品,以及为其他系统提供商品功能

3.如何设计商品中心的每个模块——在一张图片中了解每个模块的核心焦点

作为其他上下游系统的依赖,商品中心是与其他系统互动最多的系统之一。因此,对于商品中心来说,合理的建筑设计和良好的可扩展性是重中之重。在以后的发展阶段,奠定良好的基础,避免重复的制度重构。

以上是商品中心的全部内容。主要介绍了商品中心各模块的概念和职责,以及各模块的核心设计思想。建议你在阅读文章的同时,也可以体验不同的平台,结合文章进行更多的分析和总结,进而获得自己的全面理解。

文章作者公众号@电子商务产品经理最初是从0到1在pmcaff上发布的。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

欢迎关注公众号:@从0到1的电子商务产品经理

作者多年来一直深入电子商务领域,参与了京东等大型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com和小米。公众号主要分享京东淘宝、小米等主流电商产品的设计,帮助电商快速、系统地了解电商或交易产品的设计方案。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最新评论

  1. 闲魚
    闲魚
    发布于:2022-04-27 18:21:28 回复TA
    两个主要字段:分类级别和分类名称。背景分类的分类名称一般填写在实物(如手机)的行业类别中,便于维护和管理必须是独一无二的。分类级别通常设计为三级树结构,第一级,第二级和第三级的分类是逐层递进的(太多的分类会比较复杂,太少的分类不会达到分类
  1. 撲克臉
    撲克臉
    发布于:2022-04-27 00:25:11 回复TA
    的所有环节商品查询和显示功能,同时,价格中心、营销中心、订单中心、绩效中心、采购系统、库存中心、仓储运输等下游系统也在下行提供商品和服务的能力,确保电商系统下各系
  1. 诸良丹绿
    诸良丹绿
    发布于:2022-04-27 17:49:21 回复TA
    网上岁月如飞刀,刀刀无情催人老。革命身体最重要,上网不要熬通宵。
  1. 房姬芸平
    房姬芸平
    发布于:2022-04-27 17:49:21 回复TA
    感激遗憾,就是感激生命的馈赠;感激遗憾,前方的路才会走的更坚实;感激遗憾,未来的日子才不会有太多的遗憾。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