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于斌
超奇制作的《看专栏》。通用域名格式
不久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局通报,提醒有关单位和公众:“密切关注Apachelog4j2组件漏洞补丁发布情况,调查Apachelog4j2组件在各自相关系统中的使用情况,及时升级组件版本”。
此后,阿里云也因该事件被停职六个月。该局表示,暂停期满后,将根据阿里云的整改情况,研究恢复上述合作单位。
虽然这起事件看似偶然,但由于涉及国家网络安全,也在业内引起了轩然大波。一直宣称“安全第一”的阿里云也被推到了舆论的前沿。人们最大的疑问是,网络安全漏洞是可以修复的,但阿里云暴露的“漏洞”该如何修复呢?
安全问题被忽视,信任危机可能会到来
据了解,事件原因是阿里的内部工程师早在半个月前就发现了致命漏洞,但阿里云没有及时向工信部报告,而是向Apache软件基金报告,然后,奥地利和新西兰的应急小组立即对阿里发现的漏洞发出了预警。
许多程序员表示,作为最常用的java程序日志监控组件和整个java生态系统的基本组件之一,一旦log4j2出现问题,影响将是“灾难性的”,甚至允许攻击者无需任何密码即可访问网络服务器。可以看出,问题的严重性可能不是阿里云可以通过简单地说“他在早期阶段没有意识到脆弱性的严重性”来传递的。
据观察,此次事件的发生,一方面暴露了阿里云在系统安全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它也将对阿里的企业云服务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这是因为云服务的安全是客户最关心的,但阿里云并不安全。
此次除了对网络安全隐患关注不够外,作为中国最大的公共云平台,阿里云在今年8月还因为用户信息泄露给第三方而遭到用户投诉,导致用户长期受到广告骚扰。
当时,该公司向公众解释说,是一名电话销售员利用职务之便获取了客户联系信息,并将其披露给了经销商的员工。显然,无论是什么原因导致用户信息泄露,阿里云都是罪魁祸首。帅国内部有一些牵强的员工。至少,在防止数据保密方面存在明显的漏洞。
无独有偶,在2019年的前一次双11活动中,阿里云未经用户同意,将用户保留的注册信息泄露给了第三方合作公司,这也引起了大多数企业用户的怀疑。
不难看出,这一方面会挫伤阿里对云服务市场的信心,掩盖她过去依赖阿里的光环。另一方面,使用阿里云服务的客户将缺乏安全感,他们的品牌信任度将大大降低。
除了面临信任危机,阿里云,虽然磨剑已经在过去十年里,其盈利状况并不乐观。就连损失也是阿里云的常态,这也让阿里云感到焦虑。
根据阿里的财务报告,阿里云成立于2009年9月,直到2020年第四季度才首次实现盈利。然而,根据今年第二季度的财务报告,阿里云的收入为200亿元,同比增长33%,占集团总收入的10%。
虽然阿里云在公共云市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根据IDC的研究,阿里云的市场份额为40%,在业界排名第一。然而,其对市场的收入贡献相对较低,但与其战略地位不一致。
根据阿里最新重大人事职责调整和集团规划,阿里云将是阿里八霸集团海外扩张的利器,天猫前总裁蒋凡将亲自牵头。
与电子商务、支付等行业受到同行威胁的地位不同,阿里的行业地位让同行迎头赶上,短期内被超越的可能性也很低。因此,它对阿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阿里云对阿里八霸集团越重要,它就越能突显其危机。因为无论阿里云是多么强大,“安全”都需要放在首位,这甚至是它领导同行的基础。
你知道,阿里云一直把安全视为最大的宣传卖点,声称它保护了40%的全国性网站,每天抵御50亿次攻击,每年帮助用户修复734万个漏洞。
然而,这两起看似没有造成太大危害的信息安全“事故”,给阿里的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和国家网络安全保护留下了隐患。那么,阿里如何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呢?恐怕我得打个问号。
阿里的隐忧:增速放缓,短板越来越明显
阿里云成立之初,发展非常迅速。根据阿里爸爸2022财年第一季度的财务报告,阿里云第一季度的收入同比增长29%,增长率首次降至30%以下。然而,上一财年的总体增长率为50%,第四季度为37%。因此,29%应该是自2015年阿里云披露数据以来单季度最低的同比增长率。
然而,放眼全球,领先的云服务企业仍然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根据几家巨头发布的2022财年第一季度收入数据,AWS的收入为148.09亿美元,同比增长37%;微软云(包括azure、windowsserver、SQLserver、visualstudio和GitHub)的收入为174亿美元,同比增长30%。其中,微软azure云服务收入增长51%;谷歌云收入46.28亿美元,同比增长53.91%。
值得一提的是,AWS和微软云的流量是阿里云的数倍,增长率仍高于阿里云。即使谷歌云的数量离阿里云不远,谷歌云的同比增长也远高于阿里云。
阿里的放缓并非偶然。事实上,随着时间线的延长,阿里爸爸最近几个季度的失速趋势也很明显,甚至在2022财年第一季度环比出现负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其收入在阿里市场中所占比例相对较低外,其增长率仍低于阿里芭芭34%的整体增长率。可以说,当时的阿里云并没有为阿里集团做出贡献,甚至是拖拖拉拉。
更重要的是,以云服务为核心的阿里云也面临着运营成本失控和技术“瓶颈”的风险。
一方面,服务器芯片被国外企业牢牢掌握,云计算在谈判和谈判中处于被动地位,长期以来利润较低。另一方面,由于核心技术由英特尔、AMD、英伟达等传统芯片企业掌握,被封锁的风险也像达莫利斯之剑,让阿里未来云发展的安全感无处可寻。
根据分析,阿里云增长放缓的原因有三个:
首先,根据阿里集团的财务报告,其上一季度被动的影响持续到本季度,单一客户海外订单(tiktok)的变化导致增长率波动。阿里集团首席财务官武卫表示,在没有任何海外客户影响的情况下,核心收入同比增长了近40%。此外,这种影响可能会持续到本财年末。
其次,如果单个客户的影响是短期的暂时因素,那么阿里的云增长放缓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例如,云计算1.0的模式已经确定,整个云服务行业已经进入调整期。首先,行业竞争已转向行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其次,无论是在应用层面还是商业化层面,阿里的业务都比纯云服务复杂。因此,在短期内,收入增长将受到内部组织结构和商业模式变化的影响。
第三,由于云服务安全问题频发,产业监管的同时收紧,虽然没有从根本上影响传统企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整体进程,也动摇了云服务整体市场的基础,由于市场的规范化,一些企业在云服务的选择上逐渐从激进走向理性,这也间接影响了阿里的收入。
就连业内人士也表示,阿里云增长放缓的背后,可能是该行业进入周期性拐点的强烈信号。阿里云能否在未来继续保持稳定地位,也将充满变数。
当野兽还在挣扎时,阿里云怎么能打破游戏?
毋容怀疑阿里集团在阿里云服务轨道的帮助下有着光明的未来。再加上阿里芭芭的2b基因及其先发优势,她也暂时领先于该行业的发展。
然而,当行业进入调整期时,阿里云想要重启增长引擎,还必须做出内部努力。它不仅需要升级基于阿里云的战略,还需要整合数字和智能资源,使其商业化。
就张子云的集团定位和战略而言,早在2020上半年,XingdianAndyLau就提出了“整合云钉”的战略,确立了“加强中间平台、深化基础、强化生态”的未来方向。
现在看来,阿里在这一战略上是坚定不移的。因此,阿里的云2.0周期在2020年云栖息地大会上开启,并在“云钉整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云整合”,形成“一体两翼”。
然而,尽管阿里云的视野非常美丽,但它的平稳突破仍然必然会从内到外发生变化:
首先,在增长放缓之际,阿里需要找到保持增长活力的方法。
如上所述,阿里集团的增长也持续放缓,许多利润来自投资收益。在过去的六个月里,受各种舆论的困扰,阿里集团的市值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然而,作为阿里输血的底层支撑,市场的发展将直接决定阿里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力。
其次,ESG(即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已成为全球企业高度关注的问题,阿里云在未来的发展中难以独立自主。世界是一个拥有共同未来的社会。阿里云告别了过去的野蛮增长,但也需要一种具有全局观和世界观的企业文化,这甚至将直接决定她能否在云服务市场上取胜。
第三,云服务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几乎每个部门都有强大的竞争对手。阿里需要在技术、数据、产品和业务层面建立更灵活的机制,以适应这个大市场的变化。
因此,在人口红利即将结束、流动经济时代结束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地创新整个商业模式,也是阿里云未来取胜的关键因素。
事实上,面对国内外的麻烦,阿里并没有坐视不管。在今年5月底的阿里云北京峰会上,发布了两个强烈的信号。阿里云的未来战略越来越清晰,围绕核心战略的创新和改革甚至决定了阿里云未来的生死存亡。
据了解,阿里的战略升级主要分为完成基本定位升级,从云计算平台到“数字经济服务商”。并围绕“优质服务”升级了一套数字化升级方法。整个方法论主要体现在技术、产品、数据、云钉的整合和组织结构的升级上。长期稳定是为了实施战略。
结语
阿里云由阿里爸爸支持,拥有丰富的企业端资源。因此,阿里云也有一些先发优势,在云服务和云计算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然而,用户服务的安全性问题及其增长放缓不容忽视。尤其是这些问题暴露出的阿里发展理念、核心价值观和战略定位的不足,也将对阿里的整体市场和阿里的云构成巨大挑战。阿里云能否冷静应对,也将决定其未来发展计划能否成功实施。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