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不久前,在“2020中国餐饮营销峰会暨中国餐饮(品类)十大品牌颁奖典礼”上,“2020中国餐饮(品类)十大品牌”正式公布。
2020年中国十大火锅品牌是谁?这份榜单揭示了火锅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单击要观看的视频
“2020中国十大火锅品牌”榜单
文章重点:
- 火锅类的发展状况如何?
- 火锅类别有哪些限制和障碍?
- 未来,火锅还能有什么突破?
火锅作为中国餐饮业当之无愧的头号品类,在江湖上的地位一直相对稳定。据Frost&sullivian说,2017年,中国火锅产业规模达到4362亿元,据他们预测,未来火锅行业仍将保持10%的年增长率。此外,他们的数据还显示,在各种菜系的比较中,中国火锅行业的市场份额达到13.7%,高于四大传统菜系,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火锅的市场规模超过4300亿元。你知道,腾讯和阿里巴巴2019年的总收入分别只有3772.89亿元和3768.44亿元。一个火锅可以承受一个科技巨头。由此可见,火锅市场的发展前景不容低估。
不久前,海底捞发布了2020年上半年的财务报告,总收入同比下降16.5%,降幅超过200%。然而,海底捞的股价没有下跌,而是上涨了。最近,海底捞的股价一度达到55港元——这是自2018年上市以来的历史最高价格。
△海底捞商店的照片来自海底捞官方微博
巧合的是,西平-西平2020年上半年的财务报告显示,其收入同比下降29.1%,但在财务报告发布后,其股价非但没有下跌,反而上涨。在海底捞和霞步股价暴涨的背后,它代表着资本市场对火锅未来表现的持续乐观。同时,相关数据显示,火锅也是疫情后血液回流最快的餐饮类别之一。
1.现在江湖上的火锅是什么样子的?作为真正的霸主类别,火锅在后疫情时代的发展状况如何?未来它将如何发展?也许我们可以通过“2020中国十大火锅品牌”列表找到答案。
1.川渝火锅领先
中国有很多种火锅。按地区划分,有以成都和重庆火锅为代表的川渝火锅,以老北京火锅和羊蝎子火锅为代表的北排火锅,以及以潮汕牛肉火锅和猪肚鸡火锅为代表的广东火锅。
其中,川渝火锅居于领先地位,牢牢占据了火锅品类的一半以上。在2020年中国火锅十大品牌中,四川火锅是一个强大的领导者,而海底捞、小龙侃、德庄、大龙燚、舒大侠、谭鸭血等品牌的表现引人注目。以下补下补和老王锅为代表的汤锅只占了两个座位。近年来,潮汕牛肉火锅品牌,如陈吉顺和、左庭优苑和八合利海集,不幸被排除在该名单之外。
川渝火锅的口味特点是麻、辣、鲜、香。川渝火锅因嗜辣而广受欢迎,根据美团评论的统计,川渝火锅的规模约占56%,它是最大的火锅类别,已成为中国火锅的“代名词”。
根据《2020年中国餐饮报告》,在2019年火锅的主要子类中,四川火锅的门店数量同比增长最高,达到27.8%。
2.头部聚集效应明显
作为餐饮业的热门行业,火锅行业一直不乏创业者。根据美团评论的数据,到2018年年中,中国的火锅店数量约为40万家。根据企查查的数据,2019年新登记的火锅企业数量为8.8万家。即使在受疫情影响的今年,截至8月,新登记的火锅企业数量已达3.4万家。由此可见,火锅行业深受企业家欢迎。
数十万家火锅店在同一个舞台上上演,其中许多都很精彩,但只有那些想谈论头号人物的人。以这张榜单上的十大火锅品牌为例。作为火锅行业唯一的上市企业,海底捞和霞步在门店规模和营业额方面都比其他火锅企业大。
截至2020年6月30日,海底捞门店总数已从去年底的768家增至935家,下埠门店总数已达1010家。
即使在今年,受疫情影响,两家火锅巨头仍在逆潮流开店,尤其是今年上半年,海底捞新开了173家店。中信证券在其最新研究报告中表示,海底捞今年上半年开设的门店数量超出预期,并迅速逆市场扩张。
小龙侃、德庄等品牌规模不小。他们已经超过500人,并正在向1000人迈进。其他许多中小型火锅餐饮品牌都有100多家店铺,但很少有规模能超过500家的。可以看出,火锅的头部聚集效应是明显的。由于抢占市场的能力更强,供应链建设和品牌建设壁垒更高,head品牌的快速扩张能力明显强于其他品牌。
3.火锅外卖是大势所趋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使火锅外卖再次流行起来。在疫情期间,火锅外卖不仅让火锅爱好者“延年益寿”,也成为国内许多火锅食品企业的救命稻草。有一段时间,所有的火锅店都想做外卖。就连之前坚持不做外卖的品牌,如巴奴和八合力海基,也在疫情中开了外卖。
美团评论《中国餐饮报告2019》这表明火锅是网上订单中的第一个食品类别,火锅外卖市场规模已达300亿。根据海底捞2020年上半年的年报,仅外卖收入就达到4.1亿元,占总收入的4.2%,而海底捞2019年的外卖业务也有4.48亿元的收入。
△大龙燚火锅外卖,图片来自他的官方微博
根据中国酒店协会的数据,在2018年火锅行业的收入结构中,火锅外卖占行业市场份额的5.7%。同时,从2018年火锅关键模块的营业额增长来看,火锅外卖业务增速远高于其他模块,有望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
自疫情爆发以来,火锅外卖已经为更多消费者所熟知和接受,被视为一轮深入的消费者教育。同时,它让火锅品牌意识到外卖的重要性,并可能会投入更多精力进行扩张。可以预见,火锅外卖市场的竞争必将越来越激烈。
4.供应链和沉没这两个战场正在全面展开战斗
作为一个标准化程度非常高的火锅类别,为了打造产品护城河,我们必须从供应链开始。有些人甚至认为:“在火锅行业,谁拥有供应链,谁就拥有世界。”下沉市场也是近年来经常提到的一个热门词汇,它也适用于火锅行业。
(1)供应链战争
供应链已经成为火锅品牌的战场。火锅本身是一个标准化程度高、可复制性强的类别。供应链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后续品牌扩张的能力。前台的竞争只是一种表现。其实,后台供应链才是餐饮企业实力的真正考验。
大型火锅企业更注重供应链的建设。就连其创始人张勇也曾提到:“我们最强大的地方实际上是供应链。”可以看出,多年来,海底捞一直在蜀海努力,旨在打造系统内的第三家上市公司。
2007年,海底捞将其食品供应部门拆分为“蜀海”,并作为一家公司独立运营,为海底捞提供整体供应链托管服务;2011年,“蜀海”正式脱离海底捞,以标准化的中央厨房系统为餐饮企业和零售企业提供供应链服务;2018年,蜀海的交易额约为50亿元。
一些数据显示,海底捞85%以上的原材料来自附属企业。据知情人士透露,未来,所有的海地龙食材都可能由舒海提供。
△海底捞商店的照片来自海底捞官方微博
后端下补下补的起点是抓取原产地原材料,建立原产地追溯体系。去年,夏布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政府签订合同,在锡林郭勒盟建设第二个养羊业基地。为了创造一种独特的酱汁,夏布在青岛平度建立了一个花生基地
今年5月,巴奴投资1.5亿元将中央厨房投入运营。新的中央厨房负责牛肚、虾片和蔬菜等各种重要食材的初步加工,总面积为32000平方米。巴奴构建这条第三代供应链的初衷是确保原料是新鲜的、稳定开放的门店。
△巴奴毛都火锅,图片来自他的官方微博
据了解,大龙燚还建立了自己的供应链系统,该系统集成了基础材料研发和生产、质量检验管理以及仓储和物流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中央工厂生产的产品的质量、口感和食品安全性,这样全国所有的商店都不用担心。
(2)打垮市场的战争
近年来,沉船已成为餐饮业的热门词汇。无论是茶叶还是快餐品牌,每个人都在喊这个口号,火锅也是如此。业内人士表示,非一线城市的消费潜力有望在未来五年内得到激发。
当一、二级市场上到处都有火锅店时,这是一个让市场下沉的好方法。因此,可以看出,即使它像海底捞一样强大,也必须向二三线城市扩张。
观察君在梳理了海底捞的财务报告后发现,在过去两年里,海底捞在二三线城市开设的门店数量超过了一线城市。可以看出,占领更多下沉市场是海底捕捞努力的方向之一。
其他品牌也有这种策略。例如,如果大龙燚的子品牌在蜀国,它就不同于大龙燚的主要一线市场。其最初的战略是专注于二三线市场。通过加盟,以主打品牌大龙燚多年打造的供应链体系,以火锅品牌和混合品质快速打开二三线城市市场。
2.沸腾中的焦虑表面看来火锅市场正在蓬勃发展,但背后也隐藏着危机和焦虑。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进入这条轨道,试图获得一部分,另一方面,高淘汰率。根据企查查的数据,2019年新登记的火锅企业数量为88692家,取消/挂起的销量也达到38313家。
1.入门门槛低,同质化竞争严重
如此高的淘汰率的主要原因是火锅行业的同质化和激烈竞争。由于进入门槛低,越来越多的创业者选择做火锅,导致火锅市场格局高度分散,同质化竞争激烈。
根据36氪研究所的数据,中国传统火锅店中有75%是单店。家庭作坊单店缺乏供应链和运营能力,产品创新能力弱。它无法与连锁店整齐划一的作战能力相抗衡,抗风险能力也不强。它很容易被模仿和超越。
所以你可以看到,近年来,火锅行业迎来了一波洗牌浪潮,一些没有竞争潜力的火锅店被淘汰。如果幸存的球员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他们将随时面临被击倒的风险。
2.跨境抢夺食物
从前,吃火锅意味着三五个人在吃饭的时候和餐馆预约聊天。有一种聚会的气氛。然而,随着火锅外卖和生鲜电商平台的兴起,火锅馆食品市场已经被分割成了一部分。再加上火锅超市的出现,火锅的餐饮场景和渠道也变得更加丰富。
火锅配料超市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新的子类,首先要面对的是大厅外的家庭火锅场景。这里有各种火锅配料、调味品、锅底和饮料,大多数超市还出售烧烤配料和用具。
△国权世汇店,图片来自其官方微博
年初,一站式火锅烧烤配料超市“国权十会”获得5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同样类型的懒熊火锅今年也完成了数千万级融资。
不可否认,这股新兴的食品供应力量将不可避免地带走原本属于线下大厅火锅的部分客流。如果火锅店不能提供更具价值感的差异化产品,未来只会越来越困难。
3.食品安全事故频发
此外食品安全事故频发也是困扰火锅行业的一大问题。不久前,在上千火锅长宁店使用的热水杯和调味品碗中检测到了违禁大肠菌群,而在海底捞济南店的两名消费者则在吃黑鸡肉卷中的硬塑料片
从海底捞等连锁食品企业到单店,食品安全事故频频曝光。他们要么暴露在使用旧油的环境中,要么被发现有苍蝇、蟑螂和其他昆虫,或者大肠杆菌超标
食品安全是消费者最敏感的领域,而一些火锅餐饮企业则一再挑战消费者的底线。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一次又一次,整个火锅行业只会受到伤害。
3.在后疫情时代,火锅怎么玩?根据36氪研究所的数据,火锅是餐饮业市场中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它将在未来三年带来7000多亿的市场空间。如此大规模的市场意味着无限的商机和发展潜力。然而,与此同时,要与全国数十万家火锅店竞争并不容易。
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各种因素叠加而成的不确定性,使得原本火爆的火锅轨迹更加复杂和混乱。那么,如果火锅玩家想脱颖而出,他们应该怎么玩呢?
1.打造“火锅+”细分市场
目前的火锅市场在三个月内变化不大,在六个月内变化很大。一年之内,市场的玩法可能会翻天覆地,但集约栽培无疑是大势所趋。大龙燚火锅创始人柳鸷认为,“火锅+”市场将是一个新的机遇。
在市场上,许多火锅品牌已经尝到了火锅+市场的甜头。例如,火锅+环境创造了成都的花园火锅;采用火锅+卤水的替代食用方式,先和庄卤水火锅被扑灭,并在短时间内开设了近40家店铺;谭鸭血(NicholasTse)的老火锅强调了鸭血火锅底的差异化玩法,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扩大了近500家店铺。
△谭鸭血的老火锅。这张照片来自他的官方微博
作为长沙市著名的猪肚鸡火锅品牌,老远猪肚鸡和锅王也通过关注猪肚鸡的细分轨迹而崛起。他们在湖南各大商场和街边商铺开设了30家门店(均为直销),实现了整家门店的盈利,营业额从3000多万增加到10多亿。
作为一个高度标准化的类别,火锅产品的成分极其简单,只不过是锅底、配料和香料。在产品层面实现创新并不容易。当街上到处都是火锅店时,如何让消费者记住精细差异化是更好的策略。
2.新的零售和外卖扩展消费场景
虽然新零售和外卖的兴起给传统火锅店带来了一定的经营压力,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可能是传统火锅店重新思考未来可能的经营方式的机会。
例如,新的零售业在改变零售业格局的同时,也在改变火锅的消费习惯。将新零售店嫁接到火锅中,将重建餐厅、食品和顾客之间的关系,彻底打破餐厅以商店为中心的商业模式。例如,“火锅+超市”结合火锅店旁的食品超市,将新鲜食品配料与美味火锅联系起来,强化了顾客体验和现场消费意识,引领了“购物+吃饭”的新潮流。
这种购物+吃饭的方式可以在火锅店使用。火锅是否也可以学习这种方法,在火锅店提供这些半成品配料,并在零售层面进行更多探索。
3.跟上健康趋势或突破
虽然麻辣火锅是很多人的最爱,但不可否认的是,消费者对养生保健的需求日益增长。例如,在2018年世界杯期间,一个外卖平台的数据显示,虽然火锅、小龙虾和各种夜宵都很热,但咽喉糖和消食片也很热。
近年来,一个倡导养生的火锅品牌利用这一趋势崛起。例如,专注于养生的椰子鸡火锅在中国南方市场着火了。汤用的是椰子汁,还有鸡肉、竹笙和其他清淡的食材。同时,小米麻辣、沙姜、小青桔和海鲜酱油也被用来制作蘸料。配料的简单组合使人们仔细品尝食物的真实性;上海的麻辣火锅店使用凉茶锅底。甜味凉茶不仅能衬托锅底的辛辣美味,还具有祛火除燥的功效
人们对健康和养生的追求从未停止过,这意味着这个市场总是有需求的。这取决于谁能真正找到突破。
4.构建生态链
火锅企业未来的竞争不仅仅是产品层面的竞争,更是生态层面的竞争,谁能拥有稳定的生态系统,谁能在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在今年的疫情中得到了证实。
尽管海底捞的大型火锅餐饮企业在疫情中也遭受了大量损失,但与岌岌可危、随时面临倒闭困境的小型火锅店相比,海底捞逆势而上,在疫情中开设了近200家新店。这是正在发挥作用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支持。
△咸和庄炖火锅,图片来自其官方微博
作为火锅行业真正的霸主,海底捞多元化的火锅生态早已形成。供应链和新零售业都包含在海底捞的商业生态中。除了海底捞,小龙坎、大龙燚等火锅企业也在通过新的零售业构建多元化的企业生态系统,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因此,生态系统的建设也可能是未来火锅企业竞争的主战场。
2020年对火锅行业来说也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使得原本更注重体验和氛围的传统火锅开始意识到新渠道和新场景的可能性。作为霸主的海底捞店立即突破了数千家,越来越多的潜在品牌紧随其后。在这么大的火锅江湖上,观察君说她很期待有实力的玩家能突破。
来源|餐饮品牌观察
楚乔著
设计|罗方
参考资料:
1.海底捞、夏布、巴奴。。。火锅领导者发起了供应链抢夺战|火锅晚餐见
2.火锅升级战:供应链决定宇宙,冲击波兰财经
3.舌尖上的“古董汤”——火锅行业研究与消费者研究报告|36氪研究所
4.沸腾的万亿市场,让我们看看领头羊如何利用趋势|东方证券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