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1:00,零下3℃。宣武门外面的街灯很暗。车少人急。路边一家多点便利店在寒冷的夜晚闪闪发光。在店里,宋有玉帮客人煮了一杯热咖啡。
“谢谢你。”“不客气。欢迎回来。”
这家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总是欢迎每天迟到早退的员工。夜班班长宋有玉,熟悉这座城市的凌晨,也熟悉客人的需求。有些人回家前会带一瓶酒,有些人上班前会要两个热包子。下雪时,商店会聚集人们来保暖。有时,宋有玉会站在一旁,听他们谈论这座城市发生的事情。
凌晨1:00:下一个夜班的人有时会喝一瓶酒
宣武门外大街庄盛广场原本是旧宣武最著名的综合性购物中心,现在也是北京南城时髦的地方。2017年,庄盛广场开始转型。如今,原来的购物中心很大一部分已经变成了办公楼。2019年12月25日,这家多点便利店在办公楼一楼开业。除了过往的客流,这家便利店主要面向上班族。
宋有玉来自安徽,30岁以下。早年,他学习汽车装饰和美容。后来,他和父母在北京做了新的零售生意。生意很难做。他的父母去南方努力工作。他在一家便利店工作,专门上夜班。他晚上9:30上班,第二天早上7:30下班。他与北京那嘈杂的一天毫无关系。“我已经习惯了。晚上很安静,”他说
当晚,宋有玉与兼职店员俞金超搭档。老俞比小宋大。白天,他在一家购物中心做冰糖葫芦。最近客流不多,销售也不景气。他晚上来做兼职来补贴家人。“我通常隔一天来。明天一早我得做糖葫芦,明天晚上休息。”
在凌晨一点钟的时候,楼上办公楼的灯开始一个接一个地熄灭。店里的客人也越来越少了。要咖啡的那个年轻人很困。他没怎么说话。他说了声谢谢,然后又上楼去了。看来他得多工作一会儿。上夜班时,最畅销的是香烟和咖啡。熬夜的人需要提神。
随着时间接近两点,所有加班的人终于离开了车站。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直接回家,有些人会习惯性地在回家前逛便利店。冰箱里的烤鸡很脆海藻饭团,每个3.8元。有人拿走了最后两个。饭团、三明治寿司卷、便当,架子上几乎没有剩下什么了,它们也是最适合在睡觉前缓冲你的胃。
葡萄酒是目前另一个最畅销的商品。“我以前在一家社区商店工作。社区商店卖得很好。在这里,红酒卖得很好。”小宋说,夏天的晚上,总是有几个人坐在便利店门口的广场上聊天、喝酒,时不时地去店里做些葡萄酒和小吃。冬天,尽管星空很美,人们还是喜欢把酒带回家。
小宋和老俞都认识一个一个大约30岁的小妹妹。每次,凌晨都在1点左右来。每次都不要说话。每次都喝同样的酒——两瓶北京,正常大气温度。每次,我都会在家里挑选一些鸭子。
在疫情下,每个人都戴着口罩,看不清对方的脸。但是这些加班的人眼睛下面有很深的黑眼圈。小宋仍然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北京努力工作并不容易。回家喝点酒奖励自己,好好睡一觉。第二天醒来,又是忙碌的一天。”
凌晨2:00至4:00,宋有玉为第二天的销售做准备。
凌晨4:00:早餐的大肉袋开始慢慢加热
2点后,店里只剩下小宋和老俞。偶尔会有声音——“你有新的外卖订单”。另一杯咖啡,四杯,送到附近的社区。10分钟后,外卖来了。小宋已经把咖啡包好了。“不会有人加班吗?”送货员轻轻摇了摇头。他更关心的是订单能否按时交付。
3点30分,夜间补充货物的卡车第二次到达商店,这一次是运送低温货物。上一次是1:30,是常温商品。
凌晨三点半到达便利店。
卡车一次将6家店铺运送到庄盛广场,与预定时间完全相同。两个人一次一个人把货物卸到商店。把郭敬团的牛奶和米汁放在架子上,等等。老俞开始了另一项重要工作——准备早餐。玉米应提前放入微波炉加热。将大肉袋放入蒸笼中,慢慢加热。当在关东烹饪时,按类别将其放入盒子中,然后慢慢煮。早餐中最受欢迎的食物应该在凌晨4点钟做。“大约需要一个半小时。”老俞说,第一批需要早餐的顾客将在5:30到6:00之间到达该店。
凌晨2:00至4:00,宋有玉为第二天的销售做准备。
经过长时间的工作,他们已经掌握了商业法很长一段时间。在什么时候该做什么,哪些商品放在哪个货架上,甚至还有大数据。“便利店不同于超市。便利是第一位的。放在最显眼的地方、最容易买到的商品就是本店最畅销的商品。”小宋把酸奶放进冰箱,在谈论货架的“神秘”时。
货架上最显眼、最方便的商品是最畅销的商品。
当顾客进入商店时,他们面前的第一排货架是应急物品,如雨伞、数据线和电源盒。在这家多点便利店的南边不远处有一家酒店。因此,洗漱用品和一次性产品也被放在第一排货架上。
再进去到便利食品架。传统的方便面逐渐被取代,自热大米、火锅蜗牛粉,它的地位有了显著改善。更传统的火腿肠和八宝粥退到了底部。
在饮料区,有很多种咖啡,包括罐装咖啡、杯咖啡、冷咖啡、热咖啡和鲜磨咖啡。葡萄酒领域,正如小宋所说,葡萄酒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包括新大陆、旧大陆、干红和干白。夏季制冷(AndyLau)表示,热饮区的饮料是冷热可调的橱柜,在冬天加热。
从2点到4点,是城市沉睡的时间,也是小宋和老俞最忙的时间。几乎没有人光顾这家商店。
4点,凌晨、俞金超开始准备第二天的早餐。
也有例外。例如,凌晨和初雪是11月7日来的。“我们商店前面的区域是一个‘鸟巢’,风在旋转。”按照常识,在凌晨,商店的门是关着的,但那天,小宋记得门必须不时打开,当有人看到便利店开着灯时,他们进来躲避风雪。这家商店免费提供热水。即使你不购物,进入商店的人也可以拿热水,暖手,喝一杯,热身。
有些人说他们第一次来北京时很幸运看到了雪。有人说幸运的是现在是周末,否则会耽误第二天的工作。一些人不断回到微信语音,说他们没事。其他人只是坐在那里发呆。
那天,小宋站在一旁,很快给大家加了一些热水。
早上6点:服务他人的人来吃早餐
凌晨五点钟几乎很忙。小宋和老俞走出商店,动了动他们的筋骨。高低尺码的商品,腰部早已感觉有点紧了。这两个人交叉着腰,扭动着身子,仰望着天空。在冬天的北京,星空是晴朗的。
不远处,你可以看到夜车。有许多空座位。卫生清洁车在街道两旁缓慢移动。早上的出租车已经启动了。司机坐在车里,让空调先给车加热。
小宋回到店里,热了一些米饭。他从家里带来了两个馒头和一盒蔬菜。食物冻住了,看不清它原来的样子。这是他的晚餐和早餐。
在这个时候,一些下班后的司机来商店找食物。有一位老大哥,来自北京,看起来已经50多岁了。我住在附近的一个社区。社区里的房子不便宜。大哥似乎不担心吃穿。他是个替补司机,不想闲着。每次下班回家前,大哥都会来便利店吃饭,和小宋聊天。“到处聊天是北京人特有的热情。”小宋喜欢听大哥对老北京或最新国内外形势的暗示。他还喜欢向大哥推荐店里的促销活动。“大哥总是找乐意。”
从5点到6点,来便利店的人更多,他们需要早起为他人服务。办公楼的早上保安和清洁工会来便利店买两个热包子。附近有一家面包店。他们每天早上烤面包。店员没有地方吃早餐,所以他去便利店买。附近有一所学校。学生们早上7点多来买早餐,但老师们早上6点多会先来。
凌晨的便利店有一个关于农民工的故事。
老俞早上7点下班。小宋比他晚半个小时。他需要和早上的同事们一起移交工作。七点钟以后,天开始破晓了。便利店的顾客越来越多。商店外面的街道开始发出噪音。整个城市都在觉醒。
此时,小宋已经忙碌了10个小时。面对着冉冉升起的太阳,他走到宣武门,乘地铁回到了慈济口的家。再过十个小时,就要上夜班了。在北京的每一家凌晨便利店里,都有一个小宋和一个老俞。有热水、咖啡、面包、葡萄酒和故事。
宋有玉的晚餐和早餐。
资料来源:《北京日报》客户记者孙毅
编辑王琼
流程编辑吴越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