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2021,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减少小微企业的税负。
小微企业是指从事国家不限制、不禁止的行业,符合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从业人员不超过300人、总资产不超过5000万元三个条件的企业。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标准为:增值税年销售额不超过500万元。因此,从划分标准来看,小规模纳税人的重要指标是年度应纳税销售额,而小微企业的重要指标是应纳税所得额。这两者之间仍然有很大的区别。对于小规模纳税人来说,它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小微企业;对于小微企业来说,它可能是小规模纳税人,也可能是普通纳税人。
那么,小微企业在2021出台了哪些税收优惠政策呢?
所得税
1.享受主体: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不限制、不禁止的行业,符合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从业人员不超过300人、总资产不超过5000万元三个条件的企业。员工人数,包括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员工人数和企业接受的劳务派遣人员人数。员工人数和总资产指标根据企业全年季度平均值确定。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季度平均值=(季度初值+季度末值)÷2
年季度平均值=年季度平均值之和÷4
在开业中或者在年中终止经营活动的,应当以实际营业期为纳税年度,确定上述相关指标。
2、优惠内容:从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不超过100万元的小型低利润企业每年应纳税所得额的一部分,以12.5%的税率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0%。从2019年1月1日起至2021年12月31日,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以减50%的税率列入应纳税所得额,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0%。
3.政策依据:
《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的通知》(财税[2019]13号)第2条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小型微利企业普惠性所得税减免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2019年第2号)
《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公告》(2021年第12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落实支持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事项的公告》(2021年第8号)
印花税
1.享受主体:小企业、小微企业,指满足《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小微企业。其中,总资产和员工指标按贷款发放时的实际情况确定,营业收入指标按贷款发放前12个自然月的累计数确定。不足12个自然月的,按以下公式计算:营业收入(年)=企业实际存续期间的营业收入/企业实际存续期间×12
2.优惠内容: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签订的贷款合同免征印花税。
3.政策依据:
《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7]77号)第2条和第3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美环函[2011]300号)
《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延长部分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期限的公告》(2021年第6号)第1条
增值税
1.享受主体:小企业、小微企业,指满足《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小微企业。其中,总资产和员工指标根据原担保生效时的实际情况确定;营业收入指数根据原始担保生效前12个自然月的累计数确定。少于12个自然月的,按以下公式计算:营业收入(年)=企业实际存续期间的营业收入/企业实际存续月份×12
2.优惠内容:2023年12月31日前,纳税人为农民、小企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借贷发行债券取得的担保费收入,以及为原担保提供再担保取得的再担保费收入,免征增值税。
3.政策依据:
《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租入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等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7]90号)第6条
《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延续实施普惠金融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公告》(2020年第22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美环函[2011]300号)
资料来源:国家税务总局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