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资讯·指导杂志
大学、专业、学科、志愿、励志……那些事儿
关注
近二十年以来,我国高校不断扩招,专业也在众多所学校进行了扩张。大量新专业上马,直接导致了热门专业的冷就业现象。
对于考生家长来说,选报一门专业往往直接影响孩子未来的就业领域,家长也时常担心孩子会遇见“毕业即失业”的尴尬情况。本文盘点了部分在大环境下,那些新兴且热门的专业,仅供参考。
01 理 科
近几年,“新工科”的出现对于理科生来说,应当是一大机遇和挑战,就业前景好,人才紧缺,薪资高。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此前印发的《关于公布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认定612个项目为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包括了202个“新工科”综合改革类项目和410个“新工科”专业改革类项目。哪些“新工科”值得报考?
01 航空航天类
航空航天属于工学中的一个专业类。它包含航空航天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飞行器适航技术等7个专业。
航空航天类专业要求学生有很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钻研能力和动手能力。从所学的课程中也不难看出,航空航天专业普遍对力学、数学、物理的要求非常高,开设的课程也比较难。所以,数学、物理等科目成绩优异,且具有较强逻辑思维能力、钻研动手能力的学生更适合选择这类专业。
航空航天类专业的对口就业率比较高、从历年的毕业生就业去向来看,除了继续读研深造,大部分毕业生在航空、航天、兵器等领域的飞行器设计研究所、飞行器制造公司、民航公司、军队及其他相关企业从事航空和航天飞行器设计与研究、飞行器控制、飞行器信息处理与传输等方面的研发工作。
或在飞行器制造、维护及生产第一线从事飞行器的设计制造、试验、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工作,当然,航空航天对口研究院所对毕业生的学历和自身能力的要求比较高。
推荐院校:
目前,我国开设航空航天类专业的实力院校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清华大学等。
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等重点大学也开设有此类专业,还有一些院校如南昌航空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等也开设相关专业。
02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是由2012年教育部调整专业而来,将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光电子技术科学、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光电信息工程、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等五个专业合并为“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是现代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由光学和电子技术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兴高技术专业。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光子的产生、传输、控制、探测、存储与处理。是一门由光学、光电子、微电子、通信、计算机等多学科交叉结合的学科,因此专业的学习难度比较大,考生需要有扎实的数学和物理学基础知识。
为了有更好的发展,该专业毕业更推介继续深造。直接就业的话,就业方向主要是光电信息工程、光电子工程、光通信、计算机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相关产品设计与制造、科技开发与应用、运行管理等工作。
还有部分毕业生在航天、航空、国防部门工作,从事光电跟踪瞄准、光电制导、通信、检测、光电对抗等作。
推荐院校:
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清华大学、深圳大学等。
需要注意,各高校根据自身发展和情况有不同的优势和侧重,主要培养方向有:光学、光电仪器、光子学技术、信息光学技术、光学技术及工程、光电交叉技术等。
03 智能科学与技术
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是一门融合了电气、计算机、传感、通讯、控制等众多学科领域,多学科相互合作、相互研究的跨学科专业。是一门面向前沿高技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和巨大应用需求的新型专业。
这门专业主要包含两部分的内容,一部分是智能科学,另一部分是智能技术。智能科学是研究自然智能的生成机理和探索机器模拟的理论和方法;智能技术是将这种方法应用于人造系统,给机器赋予一个类似人的大脑、神经传导智能科学与技术及信息处理系统,研制面向各种应用领域的智能机器。
一个典型的新兴交叉型专业,机器人技术、计算机、软件工程、智能控制、信息传输和处理等都有涉及,因此课程非常多,课业负担比较重。并且课程比较新,难度比较大,所以对学校(师资)要求很高。
推荐院校:
虽然这个专业开设也有十多年的时间,但通过审批招生的院校数量一直都不算多。其中,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一起开始招收首批本科生。
此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厦门大学、东北电力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西安邮电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等院校也相继开设该专业。
04 数据与大数据技术
近三年来,“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开设高校数量以近10倍的方式在猛增。2017年32所高校通过审批;2018年 248 所高校通过审批;2019年203所高校通过审批;2020年137所高校通过审批……
可以说近三年,最炙手可热本科专业,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莫属!因此,大数据也被称为“21 世纪的新石油”。
整个社会转型和经济升级对于大数据相关的人才需求量越来越高,大数据人才需求扩散范围也越来越广。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大数据正面临全球性的人才荒。
根据麦肯锡报告,仅仅在美国市场,2018 年大数据人才(包括高级数据分析专家)缺口高达19万。此外美国企业还需要150万能够提出正确问题并运用大数据分析结果的大数据相关管理人才。
但作为新兴的、交叉的专业,无论是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还是师资配置,一定会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此,在选择报考之前,以下四点需要重点考虑:1. 这个专业的学习内容是否是自己感兴趣的;2. 专业方向要与自己的兴趣特长相契合;3. 关注院校的培养模式;4. 有关未来就业的冷思考。
推荐院校:
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中北大学、晋中学院、长春理工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
05 物联网工程
物联网技术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它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通过给物体加装各种能够感知世界的传感设备使其成为互联网的末端,而在互联网上端,则增加了数据的智能分析功能。
比如很多人都用过的智能手环,就是通过物联网技术来跟踪和记录用户的日常活动和睡眠情况等。用户将智能手环与手机设备同步,就可以了解相关数据,进而有针对性地改善自己的健康状况。
物联网专业是一门典型的交叉学科,涉及计算机、通信技术、电子技术、测控技术等专业基础知识,以及管理学、软件开发等多方面知识。
在专业的课程设置上,涵盖了多个学科的内容。学生需要学习包括计算机、信息与通信工程、模拟电子技术、物联网技术及应用、物联网安全技术等几十门课程,数理、编程、实践能力要求高。用一个公式概括,那就是:物联网专业=电子+计算机+网络。
推荐院校: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
需要注意的是,考生在选择时最好先了解相关专业所在院系的实力和背景,优先选择那些相关专业实力强的院校。例如,与物联网专业联系比较紧密的计算机和通讯专业,考生报考时就可以优先选择这两个专业实力背景深厚的学校。
06 机器人工程
这个专业和大多数人从科幻小说和影视剧中得来的高仿真智能“机器人”概念并不一样,机器人工程专业里的“机器人”指的是一种能自动执行任务,用以取代或协助人类工作的人造机器装置,比如现在已经广泛走进家庭的扫地机器人。
机器人工程专业天然具备了交叉学科性质,集机械、电子、控制、传感、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
机器人本科专业于2016年首次开设,与机器人相关的专业也比较广泛,比如,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机械自动化、电气自动化等等。很多高校开设了自动化专业机器人方向,或开设了与机器人相关的专业和课程。
还有很多高校成立了机器人实验室或研究中心,在机器人研究方面很有建树,但人才培养主要是面向研究生,少数面向本科生。
推荐院校:
东南大学(我国首个(2016年唯一的一个)“机器人工程”本科专业)、湖南大学、广西科技大学等。
对此专业感兴趣的考生,可关注智能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以及自动化这三个专业。本科专业与机器人高度相关的主要是自动化专业。很多高校虽然没有直接开始机器人工程专业,但在学校的自动化专业开设有机器人方向,或开设了与机器人相关的专业和课程。
07 生物制药
生物制药属于教育部批准设置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专业。是以基因工程为基础的现代生物工程,即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 DNA 进行切割、连接、改造,生产出传统制药技术难以获得的生物药品。
生物制药专业的学科交叉性很强、专业跨度大,学科基础来自于多个理科和工科,与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化学等诸多学科密切相关。
生物制药行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这就意味着有一定的技术门槛,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专业知识要求较高。
推荐院校:
中国药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温州医科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沈阳医科大学等。需要注意的是,各高校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的专业积累,设立了各具特色的生物制药专业。因此不同院校,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专业方向等都有较大差别。
02 文 科
虽说人工智能时代,对理科生比较友好,但并不代表文科生就没有优势,相反文科生才是关键所在!
《不会被机器替代的人》作者杰夫科尔文预言:在未来,我们获取成功所必需的技能,不再是技术性的、通过课堂传授获得的左脑型技能,尽管在以往的经济发展中,工人的确需要掌握这些技能。相反,在强大的驱动力之下,我们彼此互助共同完成任务,人类的优势来自深层、根本的人类技能——同理心、创造力、社会敏感性、讲述故事、幽默、建立人际关系,以及比逻辑叙述更强有力地自我表达。
这些恰巧是文科生的优势。从这个角度想,“理工男”可就有危机了,未来也许是“文科生”的天下。
01 汉语国际教育
语国际教育原来的专业名称是对外汉语,是为了满足汉语国际推广和中华文化传播的需要而设立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课程紧紧围绕着培养目标而设立,主要有三大块组成:中国语言文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以及文化及教育类。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基于专业的要求,一般会到国际学校去实习,也有的学校会安排学生到国外去实习,这样费用就会比较高。英语和语文成绩都好,性格活泼外向、喜欢与别人交往还好为人师者很适合这个专业。
近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汉语逐渐变成在外国人眼里十分重要的语言,因此,人才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需要注意的是,国家汉办对公派汉语教师和志愿者的选拔考试分笔试和面试,是非常严格的。并且,在异国工作与生活需要比较强大的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这不是去旅游,不是想象中的那样浪漫,要有心理准备。
推荐院校:
北京语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这些是首批开设对外汉语专业的高校);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
02 新闻学
新闻学是一门研究新闻事业和新闻工作规律的科学。因此判断一个事实是不是新闻,是新闻学专业学生必须通过的第一关。
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新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大量的应用性课程。对于新闻学专业学生来说,专业学习基本上都围绕着“找新闻”“发现事实”“报道新闻”三个环节来进行。
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的现阶段,各高校在实际教学上,已经开始融入新媒体的相关内容。从职业要求来看,新闻学专业显然更适合对时事政治很有兴趣,敏锐且注意细节、性格外向且善于沟通、文字功底好且效率高、能承受较大压力的同学报考。
从就业方向来说,新闻学专业就业面很宽泛,各类报刊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站、图片社以及广告、公关、出版发行等泛媒体行业,还有国家机关、文化团体、企事业单位和教育科研等各行各业都活跃着新闻学的毕业生的身影。
推荐院校: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
03 学前教育
如果你还认为在幼儿园带孩子,不需要很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那就错了。
“学前”指的是人出生以后到六七岁进入小学之前的婴幼儿时期,这个阶段在人的一生当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0—3 岁幼儿的早教及相关问题,3—6 岁儿童的生活指导,儿童与父母的亲子关系,儿童言语、行为、阅读等指导……实际上,年龄越小的孩子,越需要教师的专业呵护。
学前教育以儿童心理学为基础,遵照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研究如何通过教育促进婴幼儿的健康和成长。包括语言教育、科学教育等知识性内容,也包括音乐、体育等提升个人综合素质的内容,还包括社会性教育。
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当中包含了幼儿教师必备的教师技能课程,包括普通话、声乐、钢琴、舞蹈、书法、美术手工等。可以说花一个专业的学费,学多个专业的技能。
学前教育专业就业率每年都要大于85%,国家也在扶持这个专业。这个专业的对口性很强,就业方向十分明确,就业压力和负担也比较小。
推荐院校: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
04 会计学
会计学最近几年报考人数非常多,导致毕业生竞争相当激烈。虽然也不至于找不到工作,但就业质量却没有前些年那么好。所以很多学生会有想要考研的想法,当然有条件和有计划的可以尝试。
会计学专业的优势非常明显。一是就业领域宽广, 各行各业都需要会计人才,证书是全国通用。二是常年热门,工作稳定,不管社会经济怎么发展,只要资金流动的地方就有会计,且越有经验越是吃香。三是核心地位牢固,无论在哪行哪业,财务都是公司的核心部门,加薪升职都不会被漏掉。
目前而言,会计学专业就业前景最好的还是注册会计师。每年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都保持在60万人左右,而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目前需要的注册会计师的人数约为35万,甚至更多,可见会计学是一个很有前途,但也很具有挑战性的专业。但如果不想考研,那么CPA在校期间就要学起来了,因为学习周期长,通过率不高,所以尽可能地在校期间就学起来。
推荐院校: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复旦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厦门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
03 文理兼招
还有一些专业,文理兼收,具体在以下16个大类里包含的最多:
到底该选择什么样的专业?
我们还是要根据考生的兴趣和成绩,围绕专业的就业和发展来选择,以上仅是供家长和考生参考。
还有还有!
长按扫码添加我们可爱热情有耐心的求学小助手,
你的志愿填报疑问它来为你解答!
来源:《求学》杂志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