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的来历和传说是为了纪念谁(中元节的由来以及传说)

由来

中元节,也是道教名称,它的诞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

中元节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节,佛教则称为盂兰盆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

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而被称为“中元节”,则是源于东汉后道教(大约北魏时期)的说法。佛教则称七月半为“盂兰盆节”。一定意义上,七月半祭祖节归属民间世俗,中元节归属道教,盂兰盆节归属佛教。

把“中元节”称为“鬼节”是后来的说法,料想是从道教中元普渡开鬼门关的思想演变而来。据说中元之日,地宫打开地狱之门,也是地狱开门之日,众鬼都要离开冥界,有主的鬼回家去,没主的就游荡人间,徘徊在各处找东西吃,因此又称鬼节,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点荷灯为亡魂照回家之路。道观举行盛大法会祈福吉祥道场,道士建醮祈祷,内容是为亡魂的灵魂超度。

传说

有关中元节的传说很多,最主要的之一是阎罗王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关,放出一批无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阳间来享受人间的供祭。七月的最后一天,重关鬼门之前,这批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阴间。所以七月又称鬼月

  目莲救母的故事: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莲尊者,惦念过世的母亲,他用神通看到其母因在世时的贪念业报,死後堕落在的恶鬼道,过著吃不饱的生活。目犍莲於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给他的母亲,但其母不改贪念,见到食物到来,深怕其他恶鬼抢食,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无法下咽。

  目犍莲虽有神通,身为人子,却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请教佛陀如何是好。佛陀说:“七月十五日是结夏安居修行的最後一日,法善充满,在这一天,盆罗百味,供巷僧众,功德无量,可以凭此慈悲心,救渡其亡母。”

七月十四/十五祭祖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以及海外华人地区的传统文化节日,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均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祖大节。2010年5月,文化部将香港特区申报的“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入选,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元节的来历和传说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最新评论

  1. 渣爷
    渣爷
    发布于:2022-04-27 03:37:47 回复TA
    由来中元节,也是道教名称,它的诞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中元节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节,佛教则称为盂兰盆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时代民间的
  1. 司琰波胜
    司琰波胜
    发布于:2022-04-27 16:43:11 回复TA
    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长志。
  1. 利美苛飘
    利美苛飘
    发布于:2022-04-27 16:43:11 回复TA
    如果你相信自我,你能够做任何事。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