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国王权力有多大(流水的总理,铁打的国王。为什么君主立宪制下泰国国王权力很大?)

泰国国王的“财、政、军”大权

去过泰国的人能感受到,泰国人对他们的国王特别尊敬,尤其是前几年去世的拉玛九世普密蓬,俨然就是泰国人心中的“神”。

泰国国王在泰国不仅地位崇高,而且整个泰国王室非常有钱。

财产

根据福布斯发布的数据,泰国王室以300-400亿美元的财富位列世界最富有的王室,比爱炫富的沙特王室要多出100-200亿美元(沙特王室为180亿美元)。

除了有钱,泰国王室还有大量土地。



据英国《金融时报》统计,泰国王室拥有全国最多的土地,光是曼谷就拥有3320英亩的房地产,全国其他土地面积超过13万英亩,这些土地光是收租,一年就有几亿美金收入。

政治权利

光有钱还不够,泰国国王还非常有权,虽然泰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名义上泰国国王只是泰国国家形象的象征,不享有实际行政权。

实际上,泰国宪法规定,国王拥有任命总理的权利。

国王还有权修改议会的决议,乃至对于宪法都可以修改。

军权

泰国国王不仅有行政决断权、任命权,还掌握有军权。



和其他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不同,泰国军方听从于泰国国王,而不是政府,因此经常能看见政府经常被政变军人解散,但国王却每一次都稳如泰山,可谓“铁打的泰王,流水的总理“。

在泰国深得民心的总理他信和英拉兄妹两,就是先后被泰国国王支持下的军方政变赶下台。



泰国前总理他信和英拉兄妹

英、日等国家实行君主立宪制的过程

为什么同样是君主立宪制国家,英国、日本、西班牙等国的国王并没有这么大权力,而泰国国王却能有这么高的威望和实权呢?

以英国和日本为例,说说他们是如何走上君主立宪制国家。

英国

17世纪,随着英国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英国资产阶级和新派贵族获得了实惠,因此他们希望在政治上获得更多权力。

这就使得他们与英国国王代表的封建势力的矛盾日益尖锐,终于两派爆发了战争。

这其中两派经过了多次的较量,先是代表资产阶级克伦威尔掌权,赶跑了国王,但很快他在权力诱惑下,实行了个人独裁。



克伦威尔

他病死后,国王查理二世复辟,死后传位给他的弟弟詹姆斯二世,可是这两位国王都不得民心,尤其没有得到资产阶级的支持。

于是资产阶级推翻了詹姆斯二世的统治,让他的女儿玛丽二世和女婿威廉三世共同统治英国。

1689年资产阶级代表的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大大限制了国王的权力。

此后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君主立宪制日趋成熟,发展到现在,英国的国王只有同意权,即只是在首相任命书书上签署同意。

国王并不能插手政府行政、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工作,只能提出自己意见。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日本

日本和英国的情况有所不同,日本的天皇在历史上很长时间一直没有实权,权力掌握在将军手中,即幕府。

后来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当时掌权的德川幕府打出了一系列昏招,招致中、下级武士、资本家和新兴地主的不满,于是发生了倒幕运动。

徳川家族下台,而日本天皇从此获得了部分实权。

为什么说是部分,因为倒幕运动结束后组成的政府实际上是国会、军方和皇帝三方平衡的产物。

当时的首相伊藤博文为了不重蹈前首相大久保被刺杀的悲剧,设计了一套让各方基本满意的制度。



伊藤博文

首先是“尊皇”,让皇上有一定权力,挟天皇以令各方。

其次是防止天皇专制,在法律上限制了天皇的一些权利。

比如天皇发布的诏令,必须有相关的大臣副署,也就说大臣也必须同意,才能生效。天皇对于官员没有任命权,只有提名权。

这还是日本天皇权力最大的时候,等到了二战结束,天皇连提名权、发布命令的权力都没有了,成了真正的“形象大使”。

因此日本天皇,从古至今几乎都没有专制过,日本民众对于天皇不参与政务早已习以为常。



明仁天皇

泰国君主立宪制的变化过程

泰国现在的王朝叫曼谷王朝,是拉玛一世1782年建立。在1932年之前,泰国一直是君主专制国家。

1932年在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下,泰国国库空虚,国王对军队实行了裁员减薪。

这样部分官兵及新兴的贵族、资产阶级联合发动了政变,迫使当时的国王拉玛七世放弃了部分权力,将泰国改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拉玛七世在位时的政变

政变后新的宪法规定:

国家由“国王、人民议会、人民议会之议员、法庭”执行政权。

国王是国家最高的领导,人民议会有权制订一切法律,经国王颁行后即生效力。

如国王不承认,如议会审查后认为应该颁布,也可使法律生效。

新的宪法规定了议会有立法权,即使国王对法案否决,议会仍可以让其颁布。

这时候国王的权力和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的国王权力比较接近,即只能对法案签署同意。

国王此时也没有直接任命总理等大臣的权力。



拉玛九世

到了拉玛九世即普密蓬当国王时,泰国的君主立宪制发生了变化。

由于在1932年的政变中,军人逐渐参与政治,使得20世纪30年代-50年代泰国陆军元帅、总理銮披汶掌权。

他执政期间泰国一直有各种反对他的军事政变发生。但那段日子里,泰国国王拉玛九世并没有太多的权力,只是形式上的最高领导。



泰国元帅銮披汶

1957年,在美国的支持下,沙立元帅推翻了銮披汶的政府,实行比銮披汶更为独裁的统治。

也许担心自己威望不够,也许是为了给自己的独裁转移目标,他对待泰国国王更加宽容,提高了国王的地位,恢复了对王室成员的跪拜礼。

对国王更多的实行的是合作,而不是限制。

1973年,随着泰国第三位独裁统治者黯然下台。

泰国这时候群龙无首,于是拉玛九世任命一个非军方的人为总理,开始了泰国实质上的民主。

而拉玛九世也开始他对政局的影响。



拉玛九世


随着泰国经济的发展,加上拉玛九世时不时地实行一些改善民生的举措,使得他在泰国民众心中的威望越来越高。

原先服从于个人的泰国军队,也不得不效忠于国王。

国王虽然在宪法上没有实权,但拉玛九世利用他的影响力,已经成为泰国权力的平衡中枢。

他在泰国军方和民选政府中充当调和者的角色,实际上是根据自己利益而选择更倾向的一方。

如果军事独裁统治受到民众抵制,拉玛九世就罢免当局最高领导,换一位民选总理。

而如果总理在民间获得崇高的威望,影响到国王的地位时,比如他信和英拉,国王就会暗暗支持军方势力发动政变。



在拉玛九世几十年对政坛的影响,以及对泰国民众的教育下,国王俨然已经成为法律上没有实权,但却在幕后最有实权的人物。

泰国的君主立宪制已经名不副实,泰国国王俨然已经成为权力的最高执掌者。


原因分析:

造成泰国走上不一样的君主立宪制道路的原因,在于当初的政变最后是军方攫取了权力,而不是代表资产阶级及接受西方民主思想的进步人士。

泰国国王

因此法律并不能限制当权者,他们更关注的是军事实力。

这就好像我国北洋政府时期,虽说也是民主政府,但说到底还是看谁的枪杆子硬。

因此拉玛九世就利用军事独裁政府不得民心的契机,一点点提高自己影响力。

因而形成如今的变味儿的君主立宪制。


我是@老无历史观,你的关注就是我的创作动力。喜欢的关注我。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