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混合战争的概念,已经为人所熟知,但是绝大多数人对它的危害,却并不了解。随着中国高等军工学府,西北工业大学遭到网络攻击,专家发出提醒,中国在网络防护方面明显处于劣势,要想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只能加快量子通信网络建设的步伐。
根据西北工业大学发布的声明,在此次网络攻击事件中,来自境外的黑客组织和不法分子通过发送包含木马程序的电子邮件,妄图通过钓鱼的方式,获得西工大师生的数据以及个人信息。此事已经给学校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由此而引发的安全隐患,令人深切感到担忧。
不过,由于同学和老师们在网络安全方面的意识和敏锐性很高,所以并没有给对手多少可乘之机。来自境外的钓鱼邮件,暂时未造成重要数据泄露。
分析人士认为,西北工业大学作为中国重点的国防人才培养基地,以及尖端国防项目的科研中心,在网络安全方面的宣传,教育,以及主动防御措施,做得还是不错的。
这次事件说明,境外一些国家和组织,明显是有组织,有预谋。专门针对中国国防科研系统而来。好在防护措施到位,防范意识很高,所以没有造成重大损失。但是,总是这样被动防御,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再坚固的城墙也有,被攻破的那一天,最好的防御应该是进攻。
因此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如果想打破这种被动局面,必须高度重视量子通讯网络的建设。因为量子通信,对中国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首先,量子通信的保密性极强。基于量子纠缠态为理论基础,在进行加密传输的过程中,当遭到外界的拦截或窥探时,信息内容就会立刻发生变化,让对方根本无法获得真实的信息。
因此,量子通信也被视为目前为止,人类最安全最可靠的未来通讯方式。中国的量子通讯一旦获得实用,将首先应用于国防,经济,以及航天,航空等重要领域。
其次,量子通讯有极强的抗干扰能力。目前广泛使用的电磁波,激光等信号的传输方式,容易受到自然界或人为干扰。但量子通信不存在这种弊端,而且无论相隔多远,只要建立起量子纠缠态,都能实现实时通讯。
当然了,科技越先进,其基础难度也就越高。目前,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虽然已经领先全世界,但依然面临远距离量子态隐形传输,以及信号中继转发等技术难题。
就眼下情况而言,外部势力对中国发动的混合战争,尤其是网络攻击的力度和频率,呈现快速提高的趋势。中国有必要向俄罗斯学习,在量子通讯还没有广泛使用之前,一方面进行全国性物理断网的准备,另一方面,加强重点企事业,机关,学校以及科研单位的网络防范意识,不给境外黑客组织以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