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微医学怎么样(南微医学:最好行业里的最强王者,医疗器械中的茅台、长春高新)

作者:侠肝义胆沈剑心

你不了解的南微医学国货之光(独角兽中兽),医疗器械中的茅台!

老规矩先来看看历史。

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00年。公司主要从事微创医疗器械研发、制造和销售。秉持“以科技和创新服务临床”的宗旨,致力于为全球医疗机构提供优质产品及服务,帮助世界各地提高医疗水平、减少病人痛苦,降低医疗成本。

经过近20年的创新发展,公司逐步由非血管支架单一产品到三大技术平台,由国内市场为主到国内国际市场双轮驱动,已成为微创诊疗领域内具有较高科研创新实力和核心产品竞争优势,业绩高速增长的行业龙头公司。

公司科研创新实力获得权威认可。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最高科技奖项。公司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子公司研发人员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是行业内少数几家多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项的企业之一。另外,公司先后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拥有国内外发明专利36项,获得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28项、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45项。先后荣获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江苏省重点研发机构、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等荣誉称号。

公司核心产品具有竞争优势。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内镜下微创诊疗器械、肿瘤消融设备两大主营产品系列,公司新研发的内镜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系统(EOCT)已获得公司的内镜下微创诊疗器械产品应用于消化道和呼吸道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包含六大子系列产品,为内镜诊疗提供了系统解决方案,其中可携带125I放疗粒子支架技术被评为世界首创、;肿瘤消融产品设备主要用于对肿瘤进行精准微波消融,在肝癌治疗领域已成为主流的医疗方法之一;EOCT主要与内镜配合使用,可用于早癌筛查和手术规划,有望发展成为“无创光学活检”的主要手段。

国内国际市场双轮驱动公司发展。国内市场方面,公司内镜诊疗技术产品系起到了较强的进口替代作用,有效降低了内镜诊疗费用,减轻了患者负担。公司产品销售至全国2,900多家医院,三甲医院覆盖率达到了55%以上。国外市场方面,公司在美国和德国设有子公司,多项产品通过美国FDA批准和欧盟CE认证,产品出口至包括美国、德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内的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业绩快速增长。2016至2018年公司销售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增长速度远高于行业水平。为保持持续增长,公司战略性布局了具有前沿技术水准的EOCT系统,是全球第二家获得美国FDA批准的产品,目前正在美国梅奥诊所、斯坦福大学医院医疗中心等机构开展临床研究,是公司未来业务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未来公司将继续围绕医学创新成果转化这一核心能力,不断做大做强既有三大产品系,并在未来适时进入新的微创诊疗领域,努力使公司成为微创诊疗领域的全球领先企业。

拳头产品的诞生

2013年,南京微创的组织夹刚刚上市,细节还需要优化,质量还不够稳定。独家中标以后,临床投诉不断。南京微创的研发人员顶着巨大的压力,听取临床意见,用诚意和改进的成果打动了一线医护人员,卯足了劲去改进产品。经过不断的完善调整和努力,终于受欢迎的中国原创产品。

一枚进口夹子价格昂贵,一次粘膜剥离手术往往要使用数个甚至数十枚,总费用非常高。南京微创和临床医生共同打造出的这一款组织夹,实行一体式设计一次性使用,可以精确360旋转,并可重复多次开闭,大开口大抓力,不仅因性能优于进口产品而受到医生的欢迎,还因其一次性设计减少了医护人员的洗消工作量。尤其受到欢迎的是,这款夹子的价格只有进口同性能产品的1/8,大大降低了医保费用和患者负担,政府和医患各方面都非常满意,因而被医护人员亲切地称为“和谐夹”。
下面我们看看日本奥林巴斯和南京微创和谐夹的对比。






(图片为自拍,实地调研,各位将就看吧)用比较通俗的话语说明白,为什么南京微创能打败诸多厂家,奥林巴斯等老一代的产品需要像火药枪一样上弹(少了握把,需要手动上夹),而和谐夹就像一只现代步枪上膛就打!而国产替代的风潮吹向了医疗系统,医疗系统如果能采购国产,将尽力采购国产,这也是微创能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当然从医疗系统使用上来说,当然是用现代步枪打起来更爽快!

19年隆晓辉在信中表示:“在多重因素叠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南微医学逆势而上,交出了较为出色的答卷。2019年,公司坚持一手抓上市,一手抓业绩。令人欣慰的是,在资本市场崭露头角的同时,南微医学保持了持续较快增长的强劲势头……”

上市公司董事长在年报中给股东写信,能够体现管理团队的个人魅力,也有利于提升投资者“用户体验”,正面宣传效应很明显。相较“致股东信”传递平等、双向沟通的态度,“董事长致辞”会传递出一些单向发号施令的意味,体现的诚意可能不如“致股东信”。

而就南微医学而言,数据显示,2019年,南微医学实现营收13.07亿元,同比增长41.79%;实现归母净利润3.04亿元,同比增长57.55%。

这样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速,在已发布年报的93家科创板公司中,分别排名第13位和20位。

对于业绩的增长,南微医学方面表示,主要是公司积极开拓全球市场,中国和美国市场继续保持了较高的增速;止血及闭合类、ERCP类、ESD/EMR类等产品的销量快速增长,带动收入增长,以及公司毛利率较高的止血及闭合类产品收入占比提升带动综合毛利率提升。

由于成功IPO上市,截至去年末,南微医学资产负债率降至13.37%,而2018年末为29.16%。其账面货币资金高达6.47亿元,同比2018年末增长近九成。与此同时,南微医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持续净流入,2019年净流入2.52亿元,而2018年为1.92亿元。

这也为南微医学大手笔现金分红提供了基础——其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元(含税)。

但过去的业绩并不代表未来的发展,尤其在当前疫情全球化蔓延的趋势下,南微医学可能也将受到一定影响。

3月30日,南微医学一位内部人士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公司目前基本都复工了,复工复产率超过90%,但是现在产能还没饱和。”

由于疫情影响,国内今年二三月份急诊手术、限期手术仍在正常开展,但内镜手术出现部分暂停,需求受到抑制。现在国内市场正有序恢复,但国外又开始疫情蔓延,这会导致那些海外收入占比较高的公司业绩受到一定影响。但是内镜手术的需求只能说是暂时后延,后面还是会有需求。

数据显示,南微医学2017年-2019年来自国外的业务收入分别为2.86亿元、4.1亿元和5.41亿元,在公司营收总额中占比分别为44.65%、44.42%和41.41%。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主任周平红教授演示的一例经胃壁切开胆囊息肉切除术(NOTES),引起全场轰动。

一位61岁的患者,被诊断有癌变可能性极大的胆囊息肉后,周平红教授为其选择了“微创”的手术方案——经口送入细软的内镜,在“邻近”胆囊处的胃部划开一小口子,将胃镜伸入腹腔,切开胆囊,最终成功切除胆囊内一个不足1厘米的息肉。

据悉,南微医学产品在国内已覆盖3500多家医院,其中三级医院占到60%以上;国际市场方面,2019年新进入10个国家和地区,直接覆盖国家已达85个;新获得欧盟和其他15个国家共96个产品的市场准入证书。

“天有不测风云。”隆晓辉在“致股东信”中表示,“正当公司精神抖擞、准备扬帆启航的时候,新冠疫情突然降临,迅速蔓延全球。这对各国政府、对企业乃至对每个普通百姓,都造成了冲击。”

他认为,从短期来看,新冠疫情对经济社会的负面影响、包括对公司所处内镜诊疗行业的冲击不可避免。2020年,对公司而言将充满诸多挑战,但公司不能为此而放慢脚步,将一如既往、保持定力勇毅前行。






总结:具体医疗产品,普通人可能不太懂,但是我尽量用通俗的语言来解释一下,目前微创主要进行的是,息肉进行内镜(胃镜、肠镜)下切除,是(防止其癌变)十分有效的措施,这个时候我就要问您是外科开刀几万,还是内镜下治疗了?目前内镜下治疗息肉的方法有:高频电凝电切、高频电灼、激光治疗、微波治疗、冷冻疗法等,但是切除了以后出血或不出血都需要使用到和谐夹来避免出血再次手术,有萎缩性胃炎、息肉、胃癌、肠癌、炎症,都需要用到活检产品,ERCP内镜下胆囊取石,能内镜下切除,谁会选择外科手术呢?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增强,这是一条黄金赛道,为了防癌做胃镜和肠镜,已成消化内科的首选检查项!

根据我对医院的了解,南京微创已经占据了最最优良的渠道,国产替代是国家内部要求尽量采购国货,全行业都一样,再举个例子吧,X医院考核指标18年1万人检查,1千人治疗,19年我们将增速调到5%-10%作为KPI考核,这就是现实,医院需要增加收入,收入增加代表检出率(病灶)和治疗率(息肉、胆囊结石,EMR,ESD等)而最重要的是您的身旁一定有做过胃镜和肠镜的人,也有不少切除过息肉的人,胃镜和肠镜作为消化内科的一个重要检查(胃不舒服做胃镜,肚子不舒服做肠镜,这是一个大趋势了),而有不少息肉切除患者是终身定期复查切除的,使用的耗材必将常年上升(每年必定高增长,国内目前的胃镜、肠镜、EMR、ESD,KPI自己考虑)。

综我所述,南京微创确实占据了器械中最黄金赛道,是全消化道医疗器械的王者,此股确实是机构基金的最爱,因为赛道太清楚、太明白了!我在这里说个话,此股就是长春高新,就是贵州茅台,因为它们有一样的基因。如果你错过了茅台,错过了高新,我能告诉你的是不要错过南微医学,估值我根本不在乎,多十几块买入,何须畏惧,如果你畏惧,是你根本不清楚南微医学在全国乃至全球消化道的江湖地位,你根本不知道基金和机构有多爱南微医学!

您要问我目标价,我觉得中线看到500-600亿市值

南微医学

19年前三季度

增速最快的是ESD/EMR增速最快,同比增长达90%;

第二是止血闭合类产品,同比增长54%;

第三是ERCP产品,全球同比增长37%;

第四是我们的活检类,同比增长27%。

按区域还是国内体量最大,同比增50%,美国同比增加53%,欧洲区稍慢一点增长20%,其他区域同比增加25%。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