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料是光伏发电产业链的原材料,是最上游环节,用来生产硅片(含多晶硅和单晶硅),硅片又是光伏电池的核心部件。硅料
1.行业空间和前景。硅料作为光伏发电电池必备原材料,其可用于发电主要是基于硅的半导体材料属性,当其受到太阳照射吸收光能后,会发生光电效应产生电能。在当前光伏发电迅猛发展的情况下,硅料的行业增长空间非常广阔。目前硅料产能为160gw左右,到年底有望到190gw左右,而硅片、电池、组件等的产能均远高于硅料,到年底都将达到300gw左右,这就导致硅料存在明显的供需紧张局面,未来价格仍然有很大的上涨空间,而新增产能也会得到全面释放,可谓量价齐涨。
2.技术路线。目前生产硅料的主要技术为西门子化学沉淀法,简称西门子法。该方法工艺成熟稳定、过程简单可控,设备标化,容易复制和扩大,是目前最主流的生产工艺,市场占有率高达80%以上。但该方法也存在很多问题,一是高能耗,二是需破碎(棒状)。针对这些问题,目前发展出了一种新的技术——流化床颗粒硅工艺,综合电耗仅西门子法的三分之一,无需破碎直接可使用,但技术难度大、门槛高,设备运行不稳定,目前仍未得到大规模使用,但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代硅料技术,其中颗粒硅保利协鑫是技术领先者。
3.龙头企业。通威股份,该企业2004年在上交所上市,起初为水产饲料全国龙头企业,后来入局生产多晶硅料,在2008年行业寒冬时,用饲料收益补贴硅料生产,撑过了最艰难的一段时期,幸运的生存了下来,而行业内一大批企业破产,一举成为了行业龙头。目前,通威股份主要聚焦西门子法工艺生产多晶硅料,是该领域的绝对领军企业,技术优势非常显著,生产成本也较好,根据在每GW组件硅料需求量3300吨的假设下,这个需求将在2021年达到24万吨。目前的通威产能为8万吨,而2021年也不过新增8万吨,加一起就16万吨产能,供需的矛盾仍然很大。因此,为锁定硅料供应,下游隆基股份、天合光能、包头美科、晶科能源等多家企业与通威股份签订了长期订单,通威股份的产能在2021年大概率仍然满产满销。因此,高度看好通威股份的长期前景,打算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