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黑板青云寄语:
1.为了方便打印,答案放在了最后。
2.黑板青云已经为大家尽力校对,难免疏漏,如有疏漏请留言更正。
专科段《质量管理》课程复习资料(1)——名词解释、判断
一、名词解释:
1.质量
2.全面质量管理
3.质量目标
4.直方图法
5.质量策划
6.认证
7.外部损失成本
8.内部损失成本
9.质量改进
10.质量管理体系
11.质量审核
12.因果图
13.过程能力指数
14.顾客满意
15.计量值
16.过程
17.程序
18.质量特性
19.散布
20.过程能力
21.抽样
22.服务
23.描述性统计
24.让步
25.鉴定成本
二、判断题:
[ ] 1、直接反映顾客对产品期望和要求的质量特性称为代用质量特性。
[ ] 2、开展质量成本的分析、研究本身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质量成本只是帮助企业领导了解质量问题,发现改进机会和衡量改进活动进展情况的一个工具。
[ ] 3、履行生产制造的质量职能,目的在于确保为顾客提供的产品和设计的特性和要求相一致。
[ ] 4、实行免检的前提是产品的生产过程是稳定的。
[ ] 5、质量体系审核只能由企业外部的专职机构进行。
[ ] 6、孤岛型直方图的形成可能由单向公差要求或加工习惯等引起。
[ ] 7、过程能力指数是表示过程能力满足过程质量标准要求的量值。过程能力指数越大说明过程对质量的保证程度就越高所以过程能力指数越大越好。
[ ] 8、质量策划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 ] 9、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在质量方面的专业管理。
[ ] 10、 按照检验的目的划分质量检验可分为固定检验和流动检验。
[ ] 11、最早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是著名质量管理专家克劳斯比。
[ ] 12、直方图成标准型则意味着一定没有质量问题。
[ ] 13、直接反映顾客对产品期望和要求的质量特性称为代用质量特性。
[ ] 14、质量体系审核只能由企业外部的专职机构进行。
[ ] 15、平顶型直方图可能由单向公差要求或 加工习惯等引起。
[ ] 16、履行生产制造的质量职能,目的在于确保为顾客提供的产品和设计的特性和要求相一致。
[ ] 17、开展质量成本分析,研究本身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是为了帮助领导了解质量问题,发现改进机会。
[ ] 18、企业为了满足顾客期望和要求,相应地制定产品标准、确定产品参数,称为代用质量特性。
[ ] 19、质量分布调查表是计数值数据进行现场调查的有效工具。
[ ] 20、全面质量管理与ISO9000系列标准的目标不一致。
[ ] 21、“三包”是生产企业对产品质量和功能做出的保证和承诺。
[ ] 22、质量方针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在质量方面所要达到的预期成果。
[ ] 23、强制性认证适用于一般性产品。
[ ] 24、质量管理必须由企业的最高管理者领导。
[ ] 25、质量保证关注的是已经生产的产品而不是预期的产品及预防行动。
[ ] 26、6σ推动方式是用统计技术推动6σ的实施。
[ ] 27、供方是指提供产品的组织或个人,可以是组织内部的或外部的。
[ ] 28、质量是无形的,无法评估或测试。
[ ] 29、所有质量问题都是实际在线上作业的人造成的。
[ ] 30、处理投诉的费用属于内部故障成本。
[ ] 31、PDCA循环的关键环节是P。
[ ] 32、趋势图主要用于发现制造过程不良品的原因。
[ ] 33、按审核委托方分类可将审核划分为第一方审核、第二方审核、第三方审核和多方审核。
[ ] 34、质量计划就是质量策划。
[ ] 35、预期质量是顾客在购买和使用某品牌产品或服务之前对其质量的总体估计。
[ ] 36、质量方针应能体现一个组织在质量上的追求,对顾客在质量方面的承诺,也是规范全体员工质量行为的准则。
[ ] 37、PDCA各环节的顺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 ] 38、开展质量成本分析,研究本身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是为了帮助领导了解质量问题,发现改进机会。
***************************以下内容为参考答案***************************
专科段《质量管理》课程复习资料(1)——名词解释、判断参考答案
一、 名词解释
1.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2.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加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3.质量目标:质量目标是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
4.直方图:直方图是频数直方图的简称,也叫质量分布图。是由一系列宽度相等高度不等的长方形表示的图形。是用来判断和预测过程质量和不合格品率的常用工具。
5.质量策划:质量策划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
6.认证:认证是由第三方对产品、过程或服务满足规定要求给出书面证明的程序。
7.外部损失成本:交货后,因不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而支付的费用、造成的损失。
8.内部损失成本:交货前,因产品不能满足质量要求所造成的损失,以及为处理质量故障所发生的费用之和。
9.质量改进: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要求可以是有关任何方面的,如有效性、效率或可追溯性)的能力。
10.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是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
11.质量审核: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12.因果图:因果图就是把对某项质量特性具有影响的各种因素加以归类和分解,并在图上用箭头表示其间关系的一种工具。
13.过程能力指数:过程能力指数是指过程能力能够满足质量标准(公差)要求的程度。
14.顾客满意: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
15.计量值:当质量特性值可以取给定范围内的任何一个可能的数值时,这样的特性值称为计量值。
16、过程: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17、程序:为进行某项过程所规定的途径。
18、质量特性:与要求、产品、过程或体系有关的固有特性。
19、散布图:将对应的两组数据,分别点入X、Y坐标图中,以观测两组数据间是否相关及其相关程度,这种图称为散布图。
20、过程能力:指在一定时间内,构成过程的六大要素(5M1E)处于稳定状态下,均有使自己生产的产品达到一定质量水平的能力,它反映了过程的实际加工。
21、抽样:是一种系统的统计方法。通过研究总体有代表性的部分来获取该总体的某些特征信息。
22、服务:是在供方和顾客接触面上至少需要完成一项活动的结果。
23、描述性统计:指以揭示数据分布特性的的方式汇总并表达定量数据的方法。
24. 让步:对使用或放行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的许可。
25.鉴定成本:系指为维持既定的质量标准,必须确认产品质量而发生的成本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