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产品的文章发布后,引起了很多小伙伴的共鸣,纷纷向我们诉说 炒股血泪史 投资经验,也有些小伙伴提出了一些疑惑,后面我们会陆续整理一些典型的问题进行 揭秘 讨论。
今天挑选的问题是
『证券公司拿了投资人的钱干嘛去了?』这个问题是很多小伙伴都关心的,证券公司发行雪球收益凭证拿了投资人的钱去干嘛了,他们会违约吗?
从合约的角度,券商收到投资人的资金后就作为营运资金管理( 进入表内负债 ),偿付金额是与标的物的价格表现挂钩的。在个股场外期权业务进行分级管理的背景下,仅有评级AA的券商可以作为一级交易商(2019年获评AA级的券商为10家),基于综合竞争力、风险抵御能力和风控质量等因素,都是头部大券商,其违约风险可忽略不计。
在实际操作中,券商为了保持对股价中性,会利用投资者资金进行Delta对冲(利用Delta系数建立持仓模型,股价越跌仓位越重,股价涨回就降低仓位),简单理解就是拿钱去二级市场建仓,低买高卖,当然目的是为了对冲风险。
只要满足合约中关于挂钩标的价格的条件,投资人就会获得事先约定的投资收益,不受券商对冲收益/亏损的影响。
这个问题就要回到我们对“对赌”这个词的理解中去。
我们常规理解的对赌含义中,交易双方是零和游戏,一方的盈利就是另一方的亏损。
然而雪球结构产品,投资者与证券公司的合作不是零和游戏,而是一起挣市场的钱,即存在双方都盈利的情况,从这一点来说,券商并非跟投资人对赌股价。
那么什么情况下投资者和证券公司都挣钱呢?或者说,这个产品的挣钱逻辑是怎样的?
『证券公司是怎么挣钱的?』前面说到,券商拿到投资人的资金后,会进行Delta对冲。
- 雪球结构中,券商实际上是向投资者买入了一个带障碍价格的认沽期权,需要支付的是一个固定的票息(对应的是认沽期权的期权费),由于该认沽期权的价值随着挂钩标的价格的变化而变化。券商需要建立对冲策略,使得不论股价变化如何,均可以盈利(即Delta中性策略);
- 期权的Delta是指相较于挂钩标的股价一个单位的变动,期权价格变动的比例。例如一个认沽期权的Delta值是-0.5,则如果挂钩标的上涨1元,期权价格下跌0.5元。而标的自身的Delta等于1,因此需要0.5单位的挂钩标的进行对冲。因此这个Delta就是对冲系数;
- 认沽期权的Delta随股价也发生变动,越接近深度实值,越接近-1,越接近深度虚值,则越接近0。对于持有认沽期权的券商而言,Delta中性原则,意味着股价下跌,对冲需要的股票越多,需要增加持仓,股价上涨,则对冲需要的股票越少,需要减少持仓。
- 券商的Delta中性策略,意味着股价上涨或下跌对券商的盈利不重要,重要的是股价的波动率,也就是所谓的“赚波动率的钱”。从动机角度,券商希望股票波动性大一些,从而做差价挣钱,而非挣取投资者的本金。
- 就雪球结构中的期权结构而言,券商在期初价格开始建仓,越跌越买,到达敲入价(例如期初价格的70%)则满仓;股价上涨则要降低持仓,到达敲出价(例如期初价格的103%)则清仓。 通过这样反复的低买高卖操作,不仅对冲了期权价值的波动风险,而且可以实现对冲收益。
为了方便理解,以下进行理想假设。
理想假设 :券商收到某投资者提供的要素询价,挂钩某A股股票的产品,条款如下:
雪球结构,金额5000万,期限12个月,期初价格K=10元,敲入观察日每天,敲入价格K*80%即8元,敲出观察频率每月,敲出价格K*103%即10.3元。
对应的挂钩数量为5000万元/K=500万股, 假设Delta系数表如下:
注:有细心的小伙伴提出了平值期权的Delta趋近于0.5的问题,但是在雪球结构中因为加入了敲入机制和敲出机制,使得Delta对冲系数的建立更为复杂。上面这张表格只是假设条件,仅为说明问题,未经数学公式计算,学术问题移步讨论。
简化版的对冲方式如下:
券商在对冲过程中反复的高抛低吸,获得了对冲收益。
波动率越大,券商高抛低吸的频率就越高,赚的钱也就越多。但如果股价在券商报价前波动率比较大,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波动率变小了,跌到85%以后跌不动也涨不动,长期在85%和90%之间盘整,那券商没办法实现良好的对冲,就要亏钱了。
以下举两个小栗子。
•正面案例 :如果券商于2018年9月10日发行了挂钩标的为海康威视(002415.SZ),期初价格为28.55元/股,敲出103%、敲入80%的雪球结构产品,则5个月后的2019年2月11日发生敲出,券商需要偿付投资人本金及对应的票息,投资人挣钱。同时我们观察股价走势,期间波动比较大,数据显示,2017年9月10日~2018年9月10日年化波动率为38.75%,但2018年9月10日至2019年2月11日年化波动率达到了49.37%,波动率的提升利好券商,券商也挣钱。
反面案例 :如果券商于2018年9月20日发行了挂钩标的为中国石油(601857.SH),期初价格8.78元/股,敲出103%、敲入65%的雪球结构产品,则期间从未发生敲出,也未发生敲入,券商需要偿付投资人本金及对应的票息(投资人赚钱);然而观察股价走势,近一年都缺少波动性,数据显示,2017年9月20日~2018年9月20日年化波动率为22.85%,但2018年9月20日至2019年9月20日仅为18.30%,波动率显著降低,券商估计就会亏钱了。
股价跌了,但是没有跌到保护价格,
投资人对价格的观点正确;
但是波动率下降了,
券商对波动率的观点判断有误,所以可能亏钱。
好啦,今天的三分钟课堂就讲到这里,
不知道现在雪球产品在你们心中是个感叹号,
还是一串问号呢?
欢迎大家向我们反馈。
本栏旨在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言论,不代表陆泓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股市有风险,投资请慎重考虑。
本期主讲人——
金晔 上海陆泓资产 投资总监
金 晔
上海陆泓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投资总监
注册会计师
十年资本市场从业经验
涵盖投行咨询、PE投资、资产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