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深圳商报-读创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朱峰
近期一系列重磅政策“组合拳”,显示出巨大威力,自上周五以来,美股中概教育股、港股教育股和A股相关上市公司股票遭遇史上罕见暴跌!校外培训行业何去何从,引发关注。
7月26日,一位新东方教育集团的内部人士透露,在不久前的一次内部会议上,新东方集团的管理层就已经知道了教培行业要经历严打,大家就开始谈论公司的转型问题。面对公司转型,还有人建议公司转型做托儿所,当时俞敏洪在内部会议上落了泪。
俞敏洪有个著名的癖好,就是爱哭。而从叱咤教培行业沦落到想转型做托儿所,这个跨度确实不小,难怪俞敏洪又哭了。不过,这次可能哭得最为痛彻心扉。
▎俞敏洪个人身家蒸发近294亿港元
7月24日,针对校外教培和在线教育行业的“双减”文件正式落地,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
“双减”文件公布前后,资本市场相关个股出现大幅波动。7月23日,中概教育股集体跳水,其中,新东方美股跌幅达54.22%,报收2.93美元/股。另一教育头部好未来跌幅超过70.47%,距离今年2月19日的股价高点90.96美元/股,股价暴跌93.4%。此外,高途集团(跟谁学)股价重挫63.26%,51Talk无忧英语、网易有道和掌门教育跌幅均超35%。
截至当地时间23日收盘,好未来、高途集团、新东方、51Talk无忧英语和网易有道今年以来的累积跌幅分别为91.61%、93.19%、84.23%、85.98%、52.17%。
港股市场概莫能外。23日,新东方-S暴跌40.61%,创历史最大单日跌幅,日内总市值蒸发超400亿港元。思考乐教育跌45%,卓越教育集团、新东方在线跌超25%。
26日,教育股跌势继续,港股市场,新东方-S暴跌47.02%。在5个多月时间里,新东方股价累计跌幅达87%,总市值蒸发约2389亿港元(约1990亿人民币)。思考乐下跌45.45%,卓越教育下跌42.45%。A股市场,学大教育、昂立教育、中公教育多只个股跌停。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东方-S上,创始人俞敏洪持股占比最多,持1975.03万股,占总股本比例为12.3%,按最新价算,俞敏洪个人身家蒸发近294亿港元。
26日深夜,新东方美股开盘继续大跌,一度下挫30%,截至发稿时止,跌幅收窄至14.85%。
▎机构纷纷下调教培类上市公司评级
突如其来的利空,让相关分析机构也不得不下调教培类上市公司评级。
摩根大通分析师DS Kim在23日把新东方股票的评级从“增持”调整为“减持”,把其目标股价从每股19美元下调至3.5美元;好未来公司股价评级则从“中性”调整为“减持”,目标股价从每股70美元下调至每股7.6美元;高途集团股票评级则从“中性”调整为“减持”,目标股价从每股37美元调整为3.5美元。
有意思的是,新东方股价在23日收盘后的股价为2.93美元,已经低于摩根大通分析师DS Kim在当日给予的3.5美元目标价位
市场研究机构Computrade系统公司旗下的MarketEdge则在23日发布的投资报告,建议投资者回避好未来公司股票,该机构在今年3月15日曾给予好未来“中性”评级。
据美国财经资讯网站The Fly公布的信息显示,里昂证券(CLSA)分析师Jeffrey Chan表示,受最新政策的影响,在周末、节假日和寒暑假培训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好未来和新东方的营业收入可能分别下降80%和60%之多。
虽然大多数研究机构在下调对中国教育类股票的评级,福特股票研究公司在23日则把新东方股票的评级从此前的“中性”上调至在今后6至12个月小幅“跑赢市场”。该机构认为,新东方股票从盈利前景、相对估值和近期股价波动三个方面看都非常积极。不过,尚不能确定福特股票研究公司的最新评级是否反映了刚刚出现的利空。
▎多家上市公司表示将转型
事实上,在此次“双减”政策出台之前,教培行业特别是线上教育行业就多次受到监管整治,各大机构不得不实施裁员、降薪、缩减业务。
而针对此次“双减”政策,目前已有包括新东方-S、思考乐、豆神教育、学大教育、勤上股份(龙文教育)在内的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双减”政策将会对公司的营业收入、利润等产生影响,未来将会转型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领域。
7月26日早间,新东方-S回应称,公司现在正考虑采取适当的合规措施,预期该等措施将对与中国义务教育制度学科有关的校外辅导服务产生重大不利影响。该公司将就致力遵守《意见》及任何相关规则及法规积极寻求政府的指导及配合政府的行动。
天眼查APP显示,7月初,新东方多个地区分校经营范围密集发生变更。从苏州工业园区、天津等新东方重点校可以看到,大数据服务、互联网数据服务、家庭教育咨询服务、中小学生校外托管服务、托育服务、幼儿园托管服务,艺术、体育、科技培训等都是其新增经营范围。
思考乐公告称,仍存在不确定性,必要时对业务营运做出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思考乐是深圳本土首家赴港上市的K12课外教育培训企业,按收益计量,思考乐教育在广东省前五大K12课后教育服务提供商中的增长最为迅速,是深圳的第二大K12课后教育服务提供商。该集团旗下拥有乐学、升学、双师、网校、鸿盟高端班、思考乐在线及未来玩家等多个子品牌。
此外,豆神教育称“双减”政策将对公司营业收入、利润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学大教育称K12教育培训业务预计受影响,勤上股份称对龙文教育及公司整体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科德教育称子公司K12课外培训业务产生重大影响。只有中公教育表示,对公司主营业务不存在重大影响。
▎素质教育能否取代学科教育还很难说
对于学科类培训机构来说,最为核心的规定是,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
对于还未上市的教培公司而言,这等于是直接关闭了投融资通道。而此前流向叫教培行业的资金也打了水漂,即投资机构无法通过上市的手段套现离场。
数据显示,2020年在线教育行业的融资总额达539亿元,是2016年以来的最大值,并超过2016-2019年的融资总和。其中,头部在线K12玩家获加持最大,仅猿辅导和作业帮这两家,加起来的融资额就高达380亿元,拿走了全年总额的七成。
但这一盛况在多次利空政策出来之后,恐怕再也无法见到。之前一直野蛮生长的K12教培行业,终于要停下它的脚步了。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很多年,教育行业一直被认为是一条好赛道,但是,这些年来在教育领域最知名的玩家如腾讯投资、红杉中国、高瓴资本、IDG资本、经纬中国和软银愿景等,之前的不惜血本或将或将折戟江湖、血亏离场。
所谓K12,是北美小学和中学教育的简称,现在普遍被用来代指基础教育。
新东方高层曾表示:“现在教育行业被打击的范围,不只K12教育这么简单,还有成人教育,如考研和留学等,这些业务都会受到影响。”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新东方当前面临的困局主要是:政策之下旗下的K12教育板块的困局,以及疫情下大学教育板块的海外业务方面的困局;由于相关政策的落地,教培行业的广告受到进一步限制,这让新东方在销售及营销方面也束手束脚。接下来,新东方及所属的教培行业,将面临转型难题。
那么,如果学科教育已无出路,素质教育将会是更好的投资方向吗?资料显示,2020年整个素质教育领域的融资总额超过70亿元,整个行业增速保持在13%左右。但在升学压力的背景下,素质教育能否迎风崛起还很难说。
▎相关上市公司或面临退市风险
目前,研究机构大多测算的是政策文件带来的直接利空,但考虑到多个教育类上市公司本身处于亏损和高债务杠杆状态,以学科类教育为主的企业在主营业务失去盈利和扩张前景后将面临经营困境。因而,不能排除有关公司股价最终清零,最后股票退市的风险。
而在网络上,也有网民给教育类上市公司支招:回购退市吧,成本很低。
中信证券发布研报点评“双减”政策称,未来K9学科类培训机构或将进入长时间的强监管时代,无论是经营发展还是资本化道路均被限制,同时学前教育培训和高中学科类培训也出现一定的监管风险,因此建议培训机构向政策更加鼓励的素质教育、职业教育、教育科技等方向转型。
关于严禁学科类培训机构资本化,中信证券认为,已上市的机构或面临退市或者剥离学科类业务的风险。
东吴证券在其研报中提到,“双减”意见主要集中在K12学科类培训,素质类和成人职业类的培训机构受影响较小,以K12教培为主要业务的机构未来或许面临转型,并预计类似于新东方、好未来等以K12教培为主要业务的机构,或面临一定程度的风险,未来或许进行转型。
平安证券则发布研报表示,本次“双减”文件落地的力度是史无前例的,K12教培机构的业务空间几乎被完全限制,如果各地完全执行,则行业内相关公司将受到彻底打击(部分机构含成人职教等其他业务除外)。目前来看,各教培机构已经开始积极向素质、成人职教等领域转型,但是这些领域的用户画像、运营模式、教研体系等与K12教培都不一样,能否转型成功有待观察。
审读:喻方华
本文来自【深圳商报-读创】,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