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强盛,中国护照的影响越来越大。据说我们的护照是世界上最难获得的,因为首先你应当拥有中国籍才能拥有中国护照,而中国籍是数一数二的难以得到的国籍。
当今中国护照

为此外国人想得到中国护照是相当困难的,而作为国人也应当为了拥有护照而感到自豪。有了这本护照,我们就可以去其他的国家,并不会受到阻拦,也不会受到刁难。
但我们应该意识到这样的随心所欲,在以前是不会有的,国家的护照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更体现了国家实力。我国最早的护照是在清朝。即使清政府国力衰弱,但是依然为了显示大国风范,在护照上印了27个字,究竟是什么呢?请听慢慢讲解。

01
护照的诞生
护照其实就是通往其他国家的通行证,在西游记中唐三藏拿着的通关文碟。每走一个国家都要在上面盖一个章,这就是我们护照的雏形。而我国的正式护照是源于清朝时期。
当时清朝闭关锁国,其目的是为了打击经常来侵略的倭寇,为了使这些倭寇无功而返,清政府采取了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策略:那就是限制与国外进行贸易,关闭了大量的码头。当然,这也阻碍了外国技术的进入。

这些先进技术清政府是看不上的,清政府认为天朝上国无所不有,并不需要这些蛮夷的的技术。于是清政府采取了更严厉的措施,封锁国门,这为后来的国家衰落奠定了悲哀的基调。
当然清朝的闭关锁国是为了对付下层人民,并不代表着彻底放弃了外交。清政府也为当时的官员开通了文书,方便出国,就相当于如今的护照。但是由于获取难,实用性较差,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当清王朝以为这样不接受外界的干扰,就能延续百年的时候。英国为首的西方开始了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的同时并且用科技发展生产力成为世界的新霸主。于是清朝被英国等西方国家全面的超越,他们开始用大炮轰开了清王朝的闭关锁国的大门。
在西方的侵略者眼里,清王朝就是一块肥肉。多次战争后,清王朝输的体无完肤,被迫恢复了贸易,紧接白花花的银子流了出去来购买西方的产品。很快中国的经济被刺痛,中西方的交流越来越密集,往来并不限于官员,商人和平民也参与了其中,于是为了满足相应的需要清政府开始分发护照。

02
清朝护照上的27字
但是当时的技术特别落后,照相机的应用还没有普及,为此没有个人的照片。即使是有也仅限于皇家贵族,所以护照上,会用很长几页的内容来描述持有人的外貌特征。而且纸护照并不是一个小本,而是如报纸一样软软的纸,只要一不小心就会被轻而易举地撕毁。
想当初这些晚清的民众怀揣着这样破破烂烂的纸走去了海外去生存。他们本以为自己会生活的很好,能得到大量的财富。但很不幸他们是中国人,是当时社会的最底层,无论你在中国的身份地位是多么的显赫,到了外国却只能做着底层的劳工,正如美国的铁路上每一米都有华人华侨的血泪,他们干着最累的活,拿着最少的工钱,得不到应有的待遇,甚至比奴隶的下场还要悲惨。

也难怪,当时清政府任人宰割,皇室贵族都自身难保,怎么可能去管那些身在海外的人呢?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没有地位,那所持的护照也并不被其他国家的人所认可,甚至会瞧不起这些持护照的人。
但是清政府依然维持着帝国最后的体面,并没有在护照上写着一些求人的话语,而是用着强硬的态度写了27个字,“持护照过境时,请立即检查放行,按照约定给予保护,不要为难阻滞。”这句话的意思是告诉那些其他的国家,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是有尊严的,清政府虽然实力弱,但是想保护国民的意志是非常坚定的。
可悲的是这样命令的口吻,并没有得到国外的尊重。正所谓弱国无外交,这对于清政府看来是饱含着希望的护照,却在外国人的眼里只是一张废纸,自己的国民根本出门在外根本得不到相关的帮助,反而遭到资本主义的压榨。一切只是空谈而已。
03
如今的中国护照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新中国的崛起,中国人民彻底站起来了。现在没有任何一个外国人敢瞧不起我们中国。而且我们国家确确实实的保护着在外的华人华侨们,但凡是其他国家面临着灾难与战争,我们国家会第一时间进行撤侨,为此还出现了一番令人羡慕的神话。

据说,新西兰发生了地震,导致来旅游的世界各地的游客被困。人们都以为拥有美国护照的游客可以享受到最快的人道主义服务,认为美国是自由民主的灯塔,对于这样的事情更应该趋之若鹜。
可是他们注定会失望的最先来撤侨的,竟然是中国!短短几个小时,中国的100多名游客安全的撤出,其他国家的人留下了羡慕和嫉妒的眼泪。当其他的国家领事馆还在焦头烂额等待复杂的文件批复时,中国的游客早就安全的撤离了。这体现着我国强大的组织能力。

更何况我们中国的GDP已经排了世界第二。大国家都争先恐后的与中国做生意,也有源源不断的商人促进了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以拥有中国的护照为骄傲,其影响力远远的超过过去的任何一段时间。
过去护照上的27个字,硬气中却包含着一些委屈和无奈,如今的护照,虽然没有这27个字,却依然展现出强大的风范。我们清楚的意识到,只有国家昌盛,人民才会得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