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舟山日报-舟山网
使用电子保函 实现不见面开标
我市开标流程提速300%
截至目前,已完成280个招投标项目,开具2.44万笔电子保函,保函总金额超过42亿元
【评价指标】
招标投标效率:该指标用于衡量参评城市招投标流程的规范性、企业进入招标投标市场的难易程度以及投诉机制的完备性等,是评价营商环境的重要指标之一。
【改革案例】
“不见面开标大厅”,投标提效企业减负
“在舟山投标真的越来越便捷了。”近日,在参加“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7号学生宿舍楼建设项目”投标后,浙江和海建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感慨道。
据该负责人介绍,此次投标通过“不见面开标大厅”系统,标书在网上直接递交,省了往返交通的时间和费用、现场等待的麻烦等,尤其在当前疫情防控期间,大大减少了人员流动带来的风险。“电子保函的使用也为企业减轻了不少负担。”该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原来的要求,投标保证金需要40万元,手续还很繁琐,而现在使用电子保函,只要2000元,并且手续全部都可以在网上办理,极大减轻了投标企业的负担。
“不见面开标大厅”系统,将传统的线下现场开标模式向线上转变,虚拟化实体场所,结合电子签章、音视频直播传输、专家身份认证等技术手段,使参加主体能够远程开展投标活动,实现服务全流程电子化。
“实现不见面远程开标,加以线上监督,整个流程更加公开透明,进一步保证交易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市政务服务办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不见面开标”完全隔断了投标人与招标人以及投标人与评标专家之间在交易场地内可能的直接接触,可有效防止围标、串标。
长期以来,传统的投标保证金缴纳,存在资金占用时间长、收退手续繁琐、投标成本高等问题,影响了公共资源交易市场活力。为解决这一难题,我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充分利用“互联网+电子交易”优势,探索出以电子保函代替传统投标保证金交纳模式。“推进电子保函,也能进一步完善市场监管,特别是完善信用体系,构建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该负责人说。
据统计,“不见面开标大厅”系统自去年底上线以来,现已覆盖住建、交通、水利、港航建设等工程项目,截至目前共完成项目招投标280个。推行电子保函以来,已累计开具了2.44万笔电子保函,保函总金额超过42亿元。
【改革成效】
“不见面开标大厅”上线后,相比于传统的线下开标模式,在更公平公正的基础上,使流程提速了300%以上,同时大量吸引了市外竞标者。统计数据显示,平均每个项目的投标企业增加了70家,市外企业中标率高达47%,相比去年提升了10%。
另据了解,今年9月1日,市公共资源交易统一门户网站上线,原本分散在市、县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上的各类信息得到有效整合,实现了公共资源交易一网公开、一站查询。
我市今年还开展了打击招投标领域违法行为的专项行动,查处了一批串通投标案件,对20名犯罪嫌疑人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
本文来自【舟山日报-舟山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