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0月25日,由402队测绘院承担实施的耒阳、常宁、新田等县市的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技术服务工作取得新进展,目前已完成报省自然资源厅审核通过的有耒阳市等46个土地开发项目,其中有13个土地开发项目通过国家自然资源部的审核,共解扣耕地指标面积106.36公顷,为当地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内业培训
据了解, 今年9月1日,国务院颁布的新的《土地管理法》及《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正式实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加强和规范补充耕地管理和数量 、质量的真实可靠,及指标信息可追溯、可核实。402队测绘院作为技术支撑单位,共承担了耒阳、常宁、新田等县市的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技术服务工作,为当地历年的土地开发项目提供勘测、设计、预算、监理、竣工等技术服务,并负责整改方案的编制、实施、报验等全流程咨询服务。
野外实训
此次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技术服务工作前期主要存在耕地撂荒和“非农化”、“非粮化”现象,加上地形坡度大、地块水源不足等自然条件限制,及人为种植草皮、蛙稻共养等破坏耕作层的情况,导致耕地整改难度大、举证工作困难。从接到项目任务后,该队领导高度重视,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有关工作开展:一是总结经验,提高认识。通过总结第三次国土调查及卫片执法等工作经验与举证技巧,让项目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对耕地的举证要求、拍照技巧有清晰的认识,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加强培训,修炼内功。多次派遣技术员参加省、市、县的有关培训,并通过讲座、视频、微信群、现场观摩等方式,学习相关政策与技术方法,提升自身专业水平。三是精心部署与谋划。在全队调集精干力量组建了一支高水平、高效率的技术团队,在明确分工与责任基础上,提出高标准、高要求的工作计划。
野外举证
面对项目困难与挑战,项目人员齐心协力,迎难而上,通过运用平板电脑、无人机等技术手段,深入项目一线拍摄高质量举证照片,晚上加班加点整理内业填报资料,确保高效高质量完成项目目标任务。此项工作的顺利推进将有效缓解地方政府的供地紧张,解决农业生产短板,促进当地乡镇加强耕种管护,确保补充耕地“一亩不假”。(文/徐陶 周泽宇 图/徐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