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知识宣传普及,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第一道防线。为响应2019年“金融知识普及月 金融知识进万家 争做理性投资者 争做金融好网民”活动要求,保险经纪网将通过【金融知识课堂】讲解基础金融知识,帮助金融消费者、投资者和广大网民防范金融风险。
第十课想要带大家了解一下保险里人人必备、也是性价比超高的意外险产品。
不可否认,我们的一生中充斥着各种意外风险的可能。我们要做的只能是尽量降低、避免发生意外,同时也做好准备,保障自己有应对的能力。
在保险方面,意外险作为一款相对简单、费用较低的险种,无疑是值得选择的实用型产品。
意外险是什么?
众所周知,意外险是一项传统保险产品,上世纪50年代,我国就开办了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后来,随着意外险产品的不断发展,又逐渐形成了航意险、学平险、建意险、旅意险等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险种。
从概念上说,意外险是指以被保险人因意外事故而导致身故、残疾或者发生保险合同约定的其他事故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人身保险。
意外险认知误区
意外险虽然是最为常见的产品,但不少消费者对它却有一定的误解,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误区一:将生活中的“意外”等同于意外险概念中的“意外”。
事实上,意外险的“意外伤害”与我们日常所指的“意外伤害”是不尽相同的、有其特殊的范围。
通常,在保险合同条款里,意外伤害是指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使身体受到伤害的客观事实。因此,只有符合保险条款约定的四要素,才构成意外险责任范围内的意外伤害。
误区二:只有身故和残疾时,意外险才赔付。
事实是:身故和残疾虽然是意外险的保障范围,但它并非只针对上述结果赔付。意外险同样会有意外伤害医疗以及意外伤害津贴的保险责任,对于因为意外伤害造成的住院治疗费、津贴进行补偿。
误区三:意外险理赔困难。
其实,多数有关意外险理赔的纠纷,都是对于条款的理解不到位而引发的责任认定问题。因此,建议大家购买意外险前,务必要仔细阅读保险条款,对自己不太理解、释义模糊的概念等要及时咨询。
意外险保障计划
看一组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
最近几年全国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约6万人,平均1小时就有7个人死于车祸;
近十年来,我国平均每年有超过320万人非正常死亡,每10秒钟就有1个人离开人世,死因包括车祸、自然灾害、火灾、溺水等。
冷冰冰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生命的离去,是万千家庭的伤心欲绝。
风险常有,保险常备,爱与责任常在。
不同的人群对于意外险产品的保障需求也不尽相同,我们选购时需要关注的重点自然也不同。一般来说,以下几个人群可以按照不同需求重点选购。
儿童
对于儿童来说,因为活泼好动,平时容易有较高的意外伤害频次。因此,基础的意外伤害医疗保险是最需要选择的保险险种。
此外,部分儿童意外险会包含第三者责任,家长亦可关注。如果孩子发生因过失造成第三者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在赔偿责任内的,也可以得到赔付。
最后,小孩子几乎没有家庭责任,因此身故责任额不必过分关注。
成年人
成年人尤其是家庭支柱一旦发生意外,整个家庭都将陷入失控状态,因此,意外险很有必要规划到保障计划内,保额一般需要做到年收入的5倍。
如果经常出差、开车的话,也可以再补充航空意外险、驾驶意外险。
老年人
在为老年人选购意外险时,要根据家中老人的情况选择条款合适的意外险产品。除此之外,有的意外险还提供了意外伤害住院津贴保障,为老人选购时可以注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