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格子。
未来十年,最有投资价值的产业是什么?
心里大概有个结论,再来读今天的文章。
细数中国产业史,会发现,中国的产业升级史就是一部国产替代史。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引入大量空调、汽车等产品的生产线,通过市场换技术的方式进行了大规模的生产,实现了制造业的国产化,中国成了全球第一的制造业大国。
20世纪90年代,我国通过对美国互联网的全面对标,进行了第二次国产替代,在社交、购物、支付等领域完成自主创新,中国成为互联网变革最彻底的国家;
当前,中国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经济转型升级的阶段,第三次国产替代的浪潮逐步展开,这一轮,我们要成为高端制造的科技型大国。
第三次国产替代变革比前两次艰辛太多,关税壁垒、贸易卡脖子、中兴事件、华为事件…但我们依然在用真金白银推进这次替代,努力突破核心技术门槛,打赢这场科技战。
我们国内企业也格外的争气,在政策支持下,抓住国产替代的浪潮,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在关键领域不断突破封锁,实现刚需的“平替”。
产业推进的过程,也是企业发展的过程,也是发现投资机会的过程。
第一轮的制造;第二轮的互联网;第三轮的谁?
一、能源替代?
我国富煤、贫油、少气,在能源结构上强烈依赖煤炭,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油气自供不足依然是不争的事实。
作为“大宗之王”石油战略地位不可替代,那么我国依然会强烈依赖石油进口。
如果你看国际评论,会听到一个说法,叫做“石油政治”,石油是大国博弈的焦点。
想想中东。
英国时代,一位英国高官表示,从柴油做燃料的主力舰出来的那一刻,中东就得和大英帝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了;
美国时代,中东的石油问题上,也从没含糊过。
2019年9月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曾经发过一份报告,叫做《能源势力范围》,看到能源与势力放在一起的那一刻,就知道,这是讲大国竞争的。
俄罗斯是能源出口大国;
美国原来依赖中东石油,但自从页岩油革命后,美国也成为了油气生产大国;
而我们国家,从能源的角度看,基本上算是毫无优势,一旦…,能源卡脖子也不是个小问题。
伟人曾经说过一句话,“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
于是,你们看,我国在新能源利用方面的动作十分迅速,太阳能、风能、电动汽车,都跑在世界前列,且从新能源产品出口的角度看,我们可以说是这一轮能源转型的引领者。
虽然…引领者,但是替代的程度上看,对能源的国产替代才刚刚开始:
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在发电中的占比还不足10%;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刚刚突破20%;
二、高端替代
这部分都不需要问,哪些急需国产替代,我们只需要找一下谁被卡了脖子就可以了。
真相有点残酷。
1.医疗器械
2022年2月7日,药明生物的两家公司出现在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发布的“未核实名单”上,这意味着,未来这两家公司从美国购买的生物反应器的硬件以及过滤器需要经过美国商务部的批准,与之交易的美国公司也将接受额外调查。
我国是全球第二大制药装备市场,第一是欧盟市场。
与需求相比,我国生物制药核心工艺装备的国产化率很低。
比如说一次性生物反应器,2020年市场规模14.7亿,预计2027年时候市场规模达到51.35亿,算下来年化复合增速21%,然而80%以上是由国外企业提供的,国产化率不足20%。
未来很有可能是创新药发展最快的几年,但我国的生物医药装备企业的供给率…一言难尽,国产替代迫在眉睫。
2.半导体设备与材料
三年前,华为以远低于竞争对手的设备价格称霸全球5G基础设施,很快华盛顿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行为阻击华为。
最严厉的制裁莫过于切断华为与半导体代工厂台积电之间的联系——
禁止华为获取使用美国软件或技术开发的外国制造的芯片,对于华为来说,能够实现有效替代的,从高通、到三星、到联发科、再到索尼,每个人用的都是美国的软件、知识产权、芯片设计工具和材料。
导致华为的智能手机几乎没有任何渠道获取关键芯片。
尽管芯片产业本质上是全球性的,但是它的基础几乎都建立在美国企业之上,目前芯片设计软件的主要参与者都是美国公司。
我曾经专门了解过半导体卡脖子被卡在哪?
说实话,从设计到制造,我们都被卡。
但卡的最严重的还是制造,而制造迟迟无法实现技术突破,主要在设备与原材料上。
多种半导体设备及原材料,我们的国产化率都不足10%,甚至某些关键设备,我们还不足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仔细看,会发现,国家大基金二期重点攻略的也是这部分。
3.军工
军工前段时间专门写过他不同领域的景气度分析,当时重点提及到了C919国产大飞机。
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了解过,为什么这个飞机这么备受重视。
我们国家飞机起步晚,截至当前,全球飞机市场依然掌握在全球两大巨头波音与空客手里。波音是美国公司,空客由德国、法国、西班牙与英国联合设立的,两家巨头合计占有总市场规模的92.2%。
C919的出现,意味着我们要开始拥有第一款国产大飞机了!这可是具有历史性意义的。
但是,如果从国产率的角度看我们的第一款大飞机,会略失望。因为我们C919的国产化率只有50%,核心发动机依然采用的是美国与法国的合资公司CFM旗下产品。
虽然我们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发动机,但是从“基本能用”到“完全替代”还需要时间的验证。
有光,有期待,但需要时间。
无论是能源替代,还是高新替代,从卡脖子到自主可控,第三轮的国产替代之路,要难走很多,但最终会胜利的对吗?
周末看了一期纪录片,名字叫做《艰苦奋斗》,震撼又坚信,总不比那时还难吧。
打新动态:
无新股申购;无新债上市,有一只新债可打,杭氧转债。
杭氧转债,AA+评级,正股杭氧股份,以今日收盘价计算转股价值96.51元,预计上市开盘合理价在125元左右,建议积极打新。
行业动态:
1.世界金属统计局:一季度铜、铅和镍金属平衡处于短缺状态;(有色金属)
2.2022年第19周生猪及猪肉价格环比上涨;(养殖)
3.今年煤炭产量连续4个月保持两位数快速增长。(煤炭)
ETF复盘:
多纠结的位置,好久没看到技术分析团队开撕了,这个位置,一半看涨,一半看跌,而我只想躺平。
声明:以上投资分析不构成具体买卖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关注格子说财,这里有您最关心的理财知识!
来源:格子说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