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伯斯特大学词典(这些年,我和字典的故事)

作者 | 哲学家的故事

来源 | 孔夫子旧书网动态


家中最早的一本英语词典,英汉词典,是商务的《英汉小词典》,《新华字典》大小。扉页上几个字:王府井新华书店,1975年,这是父亲买的。当然,它说不上大,在那个年代,估计也没有更大的字典吧!


80年左右,我的兄长,从学校带回来一本《英华大词典》,郑易里主编,厚是相当厚了,但窄窄的,字非常小,还是繁体字,好像是外文社五几年出版的。我当时还在上小学,也没有学英语,但对于这种厚厚,印刷密密麻麻的书,有一种崇拜之情。后来上中学,买了一本火柴盒般大小的《小小英汉词典》,我还记得价格,0.88元。那时我的英语也不好,买字典并不是为了学习,只是有一点点字典控的意思,但也没什么钱,所以不可能买齐更多的词典,好在当时市面上英汉词典也不多。


英语老师推荐了一种《英汉双解小词典》,他是那种被埋没的英语高手,所以对他的推荐,我们毫不怀疑,因此几乎每个同学都有了一本。


到高中时,英语逐渐提高了,也想拥有一本稍微厚重一点的词典,某天,在书店里看到了一本牛津英语词典,是内地影印的,全英文,当然,我也看不懂,看不懂,没关系,关键是拥有啊!它没有从一个字一个词上帮到过我的英语,但摩娑着它,让我对英语学习有更多的激情。


上大学之后,1988年,我买到最早内地版本的《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词典》,这是它的第三版,18块


从此以后,以前,潜伏着的词典控病症开始发作了,举两个例子,1993年,从北京去柳州,在柳州,买到了一部英英版的韦伯斯特英语大词典,内地影印版,又厚又重的两大本,沉甸甸的,我一直背回到北京,1995年,西直门内通讯市场,卖掉了自己的摩托罗拉数码BB机(当时正好换了汉显机),在王府井外文书店,买了一部《韦伯斯特第三新国际大辞典》,好像是788,与那个BB机价格基本相当


什么钱伯斯啊,科林斯啊,美国传统,牛津,麦克米伦,日本的,各种外版,还有专项词典,同义词,反义词什么的,源源不断的购买,各种大部头的中国学者编纂的英汉词典,也收集了不少种。


词典种类虽然多,但我真正用的并不算多,下过功夫的有四、五本,大学时期的牛津高级词典,后来是外研社的《大英汉词典》,上海译文的《英汉大词典》,商务的《朗文国际大辞典》,基本上都翻烂了。


英国的柯林斯高阶大词典,我也使用过,它的特点就是例句非常的有趣,有英国人的那种冷冷的幽默感,使用过《新概念英语》的人,大概能体会得到。


不过用的时间最长的,应该是这本《新时代英汉大词典》,南京大学辞书中心编纂,使用了差不多15年了。相比较其他的大词典,它开本小(大32开)使用方便,相比较其他开本接近的词典,它收词多,语料多,释义丰富,查得率高,而且它的例句多出自文学书籍,整个词典有浓郁的文学气质,尽可能完备地表现了一个词语微妙,洗练,地道的含义和语境,这在中国学者编纂的词典中,是难能可贵的,称得上一部相对精深的语言性词典。当然,它的词源性解释还是不够。


虽然使用了15年,这本书的品相依然良好,不过磨损是免不了的,切口也可能泛脏,所以我给它染红了,我现在几乎天天还要用到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个和英语要打交道的人,案头必须有一本自己能满意的的词典



韦伯斯特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