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夏侯凤超
妇幼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石,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8日召开的济南市委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记者获悉,“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济南市卫生健康委推动全市妇幼健康事业发展,每年投入1.5亿元用于保障妇幼公卫项目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2020年济南完成“两癌”检查20万人
筛查出病例全部得到及时救治
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局级领导干部马红薇介绍,济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市妇女儿童健康事业发展,“十三五”期间,相继将产前筛查、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农村妇女“两癌”检查等项目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每年投入1.5亿元用于保障妇幼公卫项目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母婴安全主要指标实现“五连降”。2020年,全市孕产妇、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粗算率分别降至4.96/10万、1.63‰和2.23‰,比2016年下降了62%、35%和34%,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认真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推进母婴安全行动计划,全国领先的“济南市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建设历时5年,实现了14所妇幼保健机构、54所助产机构和222所基层机构的数据共享,实时动态掌握孕产妇状况,“互联网+”高危妊娠管理入选全国区域妇幼健康信息化建设典型案例。在全省率先建成三级危重孕产妇、新生儿和儿童救治网络和联动机制,发布“济南市三级危重孕产妇救治地图”,公布省、市、区三级救治中心地址和24小时救治电话。
儿童健康水平实现新提升。开展济南市健康儿童行动计划,着力推进儿童眼保健、儿童营养改善等行动,加强爱婴医院和托幼机构管理,复审创建爱婴医院35所、示范孕妇学校12所、保健示范幼儿园23所。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控制在0.8%以下,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贫血患病率控制在0.57%以下,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9%以上。完善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级出生缺陷防治管理中心,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康复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在全省出生缺陷技能竞赛等多项省级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多项重点工作实现新突破。推动市、区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市儿童医院5万平新病房大楼启用,NICU成为全省最大的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区将于今年3月动工,市第二妇幼保健院新院区列入“十四五”专项规划,章丘区妇幼保健院率先通过“三级乙等妇幼保健机构”评审,辖区三级妇幼保健机构达到5家,占比全省第一。新一轮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实现了全市农村和城市低保适龄妇女全覆盖,筛查机构同步启用“两癌”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全程全域信息管理全覆盖。2020年全市共完成“两癌”检查20万人,筛查出癌前病变434例,确诊155例,全部得到了及时救治,新一轮检查项目将有60万城乡妇女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济南将推进市妇幼保健院
市第二妇幼保健院新址落地开工
据介绍,“十四五”期间,济南将进一步推进“互联网”+妇幼健康建设,坚守母婴安全底线,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提升全市妇女儿童健康水平。
妇幼保健信息系统提档升级。解决部分助产医院二次录入问题,真正实现孕产妇100%覆盖,逐步扩展使用模块,将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检查、产前筛查、新生儿筛查、幼儿园管理等妇幼健康数据全部纳入信息平台,实现全市妇幼健康工作的精准服务和精准管理。
做好出生缺陷三级预防。联合市民政、财政、妇联等部门制定实施《济南市加强孕前保健工作方案》,推进婚检孕检一体化服务,做好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发挥济南市出生缺陷防治管理中心作用,推进全市出生医学缺陷三级预防工作依法依规开展,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推进妇幼保健机构规范化管理。推进市妇幼保健院、市第二妇幼保健院新址落地开工,推进平阴县、济阳区、长清区妇幼保健机构投入使用,推进商河县妇幼保健院加快建设速度。以妇幼保健机构绩效考核为抓手,做好市、区两级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