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游交易平台官网(速转!家里有学生的一定要看...)

近期

德州市多个年级学生重返校园!


面对已经到来的开学季

不少同学都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但是,有一门课

同学们有复习吗?

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还是要再跟小伙伴们唠叨唠叨

再来上第一课

必修一:消防安全

适用人群:学生

消防知识是我们每一位学生

都必不可少的必修课程

不仅是在家,在学校也一样

消防隐患不可不防

新闻案例

宿舍着火,6名女生被困

2019年12月18日19时52分,消防部门接到报警,某大学校区宿舍楼4楼起火。消防接警后赶到现场,发现起火4楼的过道里已经全是浓烟,几乎是伸手不见五指。

消防员在4楼搜救到了6名被困女学生。当时,她们已经撤离到宿舍的阳台上,并用湿毛巾捂住了口鼻,由于楼道里烟太大,她们不敢出去,因此被困。消防员第一时间协助她们从楼道里离开。经过检查,6名学生均未受伤。火势于20时10分许被扑灭。事故中无人员受伤。

经过检查,6名学生均未受伤。火势于20时10分许被扑灭。事故中无人员受伤。

学生半夜睡觉,充电宝起火被烫醒

2019年10月30日,广东某地一大学生,半夜在宿舍床上睡觉时被烫醒,她发现未在充电状态下的充电宝起火连忙逃下床,所幸室友紧急断电灭火,没有酿成大祸,不过床上的床垫、被子蚊帐都被烧得黑乎乎的,触目惊心!


校园火灾致灾因素分析

吸烟

烟头的表面温度为200~300℃,其中心温度高达 700~800℃,而一般可燃物的燃点大都低于烟头表面温度,如果燃烧着的烟头遇到低于烟头温度的可燃物时,就会引起燃烧,发生火灾。


使用炊具

有个别学生违反学校的管理规定,尤其是在假期,为图方便,在寝室使用酒精炉、煤油炉等炉具做饭,因使用不当引起火灾事故。


焚烧废旧物品

大学生在室内焚烧废旧纸张、书籍等杂物,尤其是在毕业前夕。如果焚烧物靠近衣被、蚊帐等可燃物或火未完全熄灭人即离开,火星飞到这些可燃物上也能引起火灾。


点蚊香

有的学生寝室为了驱蚊,经常点蚊香,但点燃的蚊香温度高达700℃左右,比布匹、纸张的燃点高很多(布匹的燃点为 200℃,纸张燃点为 130℃) ,若点燃的蚊香靠近这类可燃物品,极易引起燃烧,发生火灾。


乱拉乱接电线

由于学校实行定时供电,有的学生为了方便,就把走廊照明灯的电源或空调电源私自乱接,这种乱拉乱接电线的现象,极其容易损伤线路的绝缘层,从而引起线路短路和触电事故,发生火灾。


使用电器不当

如充电器长时间充电,加之衣被捂盖,散热不良,极其引起燃烧; 使用劣质不合格电器也容易引发火灾; 违规使用电热器具无人监管烤燃起火(特别是热得快等) ; 长时间使用电器不检修,电线绝缘老化,漏电短路而起火。


使用大功率电器

学校教室、实验室、寝室建筑物的供电线路、供电设备,都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设计的,如果超出负荷,电线就会发热,加速线路的老化,极易引起火灾的发生。尤其是在学生宿舍内,如果使用大功率电器,如电炉、电饭锅、电吹风、热得快等,就会引发上述现象的发生。


必修二:防溺水

适用人群:中小学生

天气渐热,对于喜欢玩水的小伙伴们来说

夏天游泳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娱乐活动

那么如何防范“溺水”,就必须要谈一谈


这些地方千万不要去!

不要到池塘、

河边洗手、捡物品等


不在喷泉、

河边逗留聊天、泡脚等


不和同伴结伴去

河里抓鱼虾、蝌蚪


qq网游

不私自结伴去

人工湖、水区工程等

危险区域游泳


必修三:交通安全

适用人群:家长们




必修四:防骗大全

适用人群:大学生

诈骗手法一:刷单诈骗

案例:小温是一名学生,他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条刷单招聘信息,因此落入圈套。最初,骗子指引小温在某购物平台刷单,并及时将本钱和佣金转给了小温,骗取了小温的信任。接着,骗子让小温多次在平台下单、支付,并确认已收货,但实际不发货,只给少量佣金不返还本钱。最终,小温总共被骗24万元。

警方提醒:看到“刷单”、“刷信誉”的网络兼职广告时要提高警惕,不要被蝇头小利所迷惑,犯罪嫌疑人正是通过前几单返还本金并支付佣金来骗取事主信任的。发现被骗后,要在第一时间报警,并及时提供对方的电话号码、QQ、微信和淘宝等信息,为破案提供线索。

诈骗手法二:网络购物诈骗

案例:大学生小黄在一网购网站上看中一款手机,商家与其私下加了微信,并发来一个第三方平台的交易付款链接。小黄点击链接付款2940元后,再登陆自己的第三方平台账号查询,发现并没有这个交易订单(实际上,商家发给小黄的付款链接并非真正的第三方平台网页),可小黄再联系商家时却发现已被对方拉黑。

警方提醒:在电商平台购买商品时,要使用电商平台提供的交流系统进行沟通,以便保证购物过程完整记录,遇到问题方便申诉解决,并且可以有效提示和拦截站外钓鱼网站。千万不要点击通过微信、QQ、短信发来的不明链接,以防上当受骗。

诈骗手法三:购物退款诈骗

案例1:小李没如期收到网购快递,于是早上打快递客服电话要求核查,官方客服告知当天下午回复小李。巧合的是,小李下午收到了骗子的电话,说小李的快递遗失了,并指引小李扫二维码申请退款,在指定页面输入银行卡号、密码,并骗取了小李的验证码,盗走了小李卡里的7万多元。

案例2:小郭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申通快递客服,告知小郭其快递丢失,要主动退款给小郭,并指引小郭开通蚂蚁借呗。小郭按照骗子的指引,从蚂蚁借呗上借了10.7万元,并将钱转给骗子。

警方提醒:接到快递丢失的电话,应拨打快递官方客服或商家电话核实真伪;不点击、不扫描陌生人发来的网络链接、二维码。

诈骗手法四:买卖游戏账号诈骗

案例:大学生小郭在玩网游时,一名陌生人表示想买他的游戏账号,主动加他的QQ,并让他通过指定的网游交易平台转卖。在网站平台交易时,平台客服告知小郭填写的个人信息有误,交易被冻结,需要他充钱到网站里才可以解冻。随后,客服发了一个二维码让小郭微信扫码充值600元。重置后,小郭账号的钱仍然不能提现,客服解释是再次被冻结,要求小郭再充3600元。小郭再次扫码支付后,客服第三次要求充值4800元,小郭才意识到是骗局。


警方提醒:网购游戏账号存在一定的风险,建议玩家在交易时提高警惕。尽量选择游戏官方提供的平台交易,平台外交易的要保存好聊天、汇款等交易记录。除了买卖游戏账号外,还有低价交易游戏币、游戏装备以及游戏代练的网络交易诈骗,不法分子往往骗取钱财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诈骗手法五:网上贷款诈骗

案例:阿兰急需用钱,在网络上找了“重XX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对方以阿兰银行卡流水少,帮其刷流水为由,让阿兰转账2.5万元,随后又以需存入激活基金,才能收到贷款为由,再次让阿兰转账4万元。阿兰按要求支付后,不但没收到放款,而且对方还继续以其它借口让阿兰转账,阿兰才发现被骗。

警方提醒:办理贷款应选择国家正规金融机构,不要轻信电话及网络贷款信息,不要轻信无息、低息贷款。所有正规的单位都不会在放贷之前,提前收取任何费用。大学生“超前消费”要慎重,千万别轻信“无抵押、零利息”等说辞,确需借款要到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办理。如果遭遇“套路贷”,保持沉着冷静,避免直接与对方产生暴力对抗,保存相关证据,及时报警求助。

诈骗手法六:QQ、微信盗号仿号借钱诈骗

案例:大一学生小李收到同学张某的QQ信息,在称自己在医院急需用钱,请小李转账1300元给他。小李转账后才看到班级微信消息,张某在群中通知大家,称自己的QQ号被盗用,并未向同学借钱。小李从班群里获悉,班里一共有4位同学被骗转账。


警方提醒:在微信、QQ等网络聊天软件上遇到有同学、朋友借钱的,要拨打对方的电话进行核实,警惕不法分子盗号、仿号实施诈骗。

家长们也要放松心态,

尽量避免给孩子施加压力。

家庭气氛要保持常态,

不过分关心孩子,

多进行情感交流。


也希望所有的同学都能

平平安安返校

开开心心学习


来源:德州消防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