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朝蓬 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关键词
固定式钢直梯fixedsteelladder永久性安装在建筑物或设备上,与水平面呈75~90°倾角主要构件为钢材制造的直梯
护笼(安全防护笼)cage(cageguard)安装在梯梁或固定结构上,封闭梯子周围攀登空间防止人员坠落的框架结构。
防坠器(速差器)Anti-fallingdevice是一种起防止坠落的产品。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1部分:钢直梯》(GB4503.1-2009)第5.3条:梯段高度大于3m时宜设置安全护笼。单梯段高度大于7m时,应设置安全护笼(强制性要求)。当攀登高度小于7m,但梯子顶部在地面、地板或屋顶之上高度大于7m时,也应设置安全护笼(强制性要求)。
护笼宜采用圆形结构,应包括一组水平笼箍和至少5根立杆。水平笼箍采用不小于50mm×6mm的扁钢,立杆采用不小于40mm×5mm的扁钢。水平笼箍应固定到梯梁上,立杆应在水平笼箍内侧并间距相等,与其牢固连接。水平笼箍垂直间距不应大于1500mm。立杆间距不应大于300mm,均匀分布。护笼各构件形成的最大空隙应不大于0.4m2。护笼底部距梯段下端基准面不应小于2100mm,不大于3000mm。
护笼圆形护笼的直径应为650~800mm,其他形式的护笼内侧宽度应不小于650mm,不大于800mm。
护笼顶部在平台或梯子顶部进、出平面之上的高度不应小于GB4053.3中规定的栏杆高度。(当平台、通道及作业场所距基准面高度小于2m时,防护栏杆高度应不低于900mm。当距基准面高度大于等于2m并小于20m的平台、通道及作业场所的防护栏杆高度应不低于1050mm。在距基准面高度不小于20m的平台、通道及作业场所的防护栏杆高度应不低于1200mm)。
在企业安全检查中发现到处存在着各类严重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固定式钢直梯及护笼。有的护笼严重缺少立杆,甚至无立杆,有的根本无护笼,有的笼箍采用过小或过薄尺寸的扁钢,有的护笼底部距下端基准面大于3000mm,有的顶部出口处没有设置高处进出平面的安全护栏等等。以上直钢梯及护笼根本起不到防护作业者坠落的安全框架结构要求。
众所周知高空作业人员在发生高空坠落后,轻则伤筋动骨,重则造成终身残疾甚至失去生命。事故没有如果,只有血淋淋的结果,血的教训不能再用血来验证,生命的代价不能再用生命来支付,警钟长鸣,让平安相伴!
高处作业应尽可能消除危险因素,减小对作业者的威胁。如果不能完全消除危险,则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危险程度。防范直钢梯及护笼发生高处坠落事故,首先应从设计、制造入手,严格执行《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1部分:钢直梯》的标准。对企业直钢梯进行安全大排查,加大力度对不规范直钢梯及护笼等进行整改,提高本质安全。从更严格的角度讲,尽管直钢梯及安全护笼能起到一定的安全防护作用,一旦作业者高空失足,在人体快速坠落过程中有幸能抓到笼箍或梯棍的概率也是极低的,所以防止直钢梯高处坠落还应从本质安全做起。以下内容便是对直钢梯护笼与防坠器安全的探讨,希望对安全管理人员和高处作业者提供参考。
防坠器又叫速差器(速差式防坠器、速差自控器),是一种起防止高处坠落作用的产品。能在限定距离内快速制动锁定坠落的人或物,给高处作业坠落者一个生命的缓冲。
防坠器主要由开动机构、传动机构、抓捕机构、缓冲机构等部分组成。锁止稳定,安全系数高,可靠性好。它自重轻,体积小,携带简易轻便,适用于各种高空作业场合,能够有效的保护高空作业者的生命安全,提升作业的安全性。是现代高空作业者常用的安全保护装置。
正常使用时,安全绳将随人体自由伸缩。在器内机构作用下,处半紧张状态,使作业人员无牵挂感。万一失足坠落,安全绳拉出速度明显加快,器内锁止系统即自动锁止。使安全绳拉出距离不超过0.2m,冲击力小于2949N,对失足人员毫无伤害。负荷解除即自动恢复工作。工作完毕安全绳将自动回收到器内,便于携带。注意在每次使用防坠器时,必须作一次外观检查,以主部件不损坏为要求,如发现有破损或变质情况应及时停止使用,以确保作业者安全。
综上所述,防坠器优于直钢梯护笼,能够起本质安全作用。笔者在一些饲料企业经常见到在装卸产品时,作业者都是带着防坠器工作,确实起到了防止坠落的作用。建议使用直钢梯护笼或其他有高处作业的企业优先选用防坠器,也殷切期望应急及相关安全管理部门加强宣传和推广防坠器的使用,以保证高空作业者的本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