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情报局有哪些职位(中央情报局(CIA)的建立)


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就是最初的中情局。它是美国情报领导机构,是美国中情局(CIA)最初想建立的机构,而它实际上是911事件之后才建立起来。


从1941年建立之初,直到2001年911事件,为什么60多年后,中央情报局才回归最初设想?

这就要说一下,他们当初为何会走偏了?因为当初只有“剑走偏锋”,中央情报局才可以在美国激烈的官僚斗争中活下来。

中央情报局建立时,美国已经有了海军和陆军的情报部,国内还有司法部的联邦调查局(FBI),国务院也有情报办公室,美国总统想搞一个所谓中央情报局,这些官老爷们没有一个开心的。


西方所有官僚机构有这么一个个特点,他们既不想多做事情,又不愿意把权力分给别人。当二战初,德国已经在欧洲大打出手了,罗斯福总统要建立这么一个情报机构,以真正了解欧洲战况,而然,联邦调查局(FBI)、军方和国务院都不乐意。如果让他们推出一个机构,来作为领导者,更是谁也不服谁。即便借助大战,中央情报机构建立起来了,其他机构一直想搞死这个试图骑在它们头上的中情局。

中情局一出生就面对两大敌人——外国敌人和国内敌人(其他官僚机构)。

美国确实需要一个中央情报机构。一般人认为,美国政客都是精英,其实不然,他们跟中国那些从战争起来的领导人,以及后来在各省市地方担任过要职的领导人不一样。

很多美国政客政治上很无能,他们擅长的是演讲或者说是作秀,要不然就不会有特朗普这样的毫无政治经验的人上台了,美国人最喜爱的总统里就是个演员。很多政客在国际政治方面不如一般大学教授,甚至不如中国一个县长。除了华盛顿和艾森豪威尔,美国总统大都没有什么军旅生涯,所以在情报分析方面更是不行了。这样,他们需要有人帮助做情报分析和国家政策。随着专业知识越分越细,总统不懂的事情太多了。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政客是需要有人帮他们承担责任,真的需要一个中央情报机构。

中央情报局部的前身就是二战期间建立的战略情报局,当时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同学杜诺万(William Joseph Donovan)受命创建,美国人也是喜欢用自己人的。1941年6月,德国对苏联开战了。7月,罗斯福总统做出决定,由杜诺万组建美国情报协调局(The Office of the Coordinator of Information COI),负责向他汇总分析情报。

当时罗斯福的构想,是要建立一个情报分析室,帮助他进行情报分析和制定战略。可是,由于两方面的原因,让这个机构脱离当初构想。


罗斯福总统

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前面说的,美国的其他官僚机构不愿意分权,也就不会好好配合,不提供情报资料或少提供、晚提供。那这样一来,怎么能搞分析啊,于是就自己动手搜集信息。搜集信息就要有人员和渠道,就要有公开和秘密的情报搜集方式。至今,中央情报局的情报搜集也这两个渠道。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战争背景及情报机构的负责人杜诺万的个人因素了。他是不满足于仅仅建立一个情报分析室,他要突出自身存在的价值,他要在战争中发挥作用。然而,战争中的军队负责找打仗,他不能插手,但他可以搞敌后破坏活动,这方面军队也愿意把这些“脏活”交给外人来做,于是这种专长中情局他们一直保留到现在。


美国中央情报机构的负责人杜诺万


中情局还搞宣传活动,但这样做,又与美国国务院负责新闻的部门冲突了,于是他们就只能负责搞黑色宣传了,毕竟新闻管理机构已经运行多年了。中情局于是专门负责为抹黑对手,搞出一些假新闻、黑材料,这些东西偷偷地送给了媒体。这一行为后果也很严重,毕竟新闻都可以出口转内销,很多美国学者也认识到黑色宣传的副作用,这些假消息也会影响美国公众和政客,会影响政府决策。然而,这个事情中情局是不负责辟谣的,美国有所谓最高的言论自由,还有按照政府和情报机构对于保密的要求,情报机构从不会出面纠正新闻媒体的假信息,估计他们一直背后偷着笑呢,这一条新闻是我编的故事,你们看看精彩不精彩?只管杀、不管埋。

这样一来,现代的中情局的雏形就出来了:一是公开成部分,是由一些学者、研究者组成,他们负责对情报进行分析。撰写报告;隐蔽的部分就复杂了,他们就负责在敌后从事破坏和颠覆活动的。按照职能,中情局能搞一些别人搞不定的事情,这个机构从一开始就是做其他的美国行政和军事机构不做的事情,后来才越做越大。

现在的美国中情局,仍然由这两部分组成。正如中情局网站介绍的,它们有各种各样的专业人才,类似于一个大公司,包括分析师、科学家、工程师、经济学家、语言学家、数学家、网络技术人员、心理学家、历史学家等,这一部分主要是负责分析情报,还有很多情报技术支持。


另一部分是隐蔽部分,就是间谍特工。不过,他们可不像007、谍中谍的男主,身手不凡、深入敌后,而是更像是狗的主人,他负责训练、收买、控制外国人做他们的忠狗,为他们偷情报、搞破坏。香港动乱中,那些背后指挥的“鬼佬”就是中情局的。这种间谍不能长得太帅,靓仔不适合做间谍,也不能太丑,长相普通别人才不会引人关注、也不易被人记住。


中间那个才是所谓的007

二战时,杜诺万招人的时候没有那么多讲究,招收人才只看本事,不管是行为上是不是鸡鸣狗盗,还是思想上信仰什么牛鬼蛇神,只要有本事就行。他招了了很多发明家和科学家,开发各种情报工具、特工专用武器,伪造各类证件。当时他的机构主要以下几部分:秘密情报处,从事谍报工作;特别行动处,从事破坏与颠覆活动;反情报处,从事防间谍工作;心战行动处,专门制造和传播黑色宣传;作训处,训练打入敌占区的游击队。美国请英国情报专家担任教师,传授隐蔽行动技能,包括制图、暗杀、爆破和格斗等。

1941年12月7日,美国珍珠港受到日本偷袭,显然美国存在着重大的情报失误。由于杜诺万的情报机构才成立不到半年,因此很容易将责任归于海军和陆军,说他们拒绝分享给情报协调局必要的情报,自然没有综合分析,导致不能发现日本的战争企图。事实也确实如此。最后,军方高层也不愿意承担责任,责任就只能归一线官兵了,处理结果就是撤销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和陆军驻军司令的职务。


1941年美国珍珠港遭到偷袭

1942年6月,美国将情报协调局改为战略情报局(The Office of Strategic Services OSS),名称上看是压过了陆军和海军。然而,处于战争中的美国,军方的地位坚如磐石,中情局只能捡军队不愿意干的脏活累活,还是搞敌后破坏活动。

1945年4月,二战还没有结束,罗斯福总统去世,副总统杜鲁门接任。这一下子,等于战略情报局的靠山倒了,美国各大部门趁机告状,被战略情报局插手的媒体界也开始造舆论。1945年9月,二战刚刚结束,杜鲁门下令解散战略情报局,理由是在和平时期不需要做这些杀人越货的勾当了。

解散后,美国成立了战略服务部队(The Strategic Services Unit SSU),并入新单位。


杜鲁门

美国有的学者认为,杜鲁门解散这个情报组织,是怕杜诺万威胁到他总统宝座。这也有可能,毕竟杜诺万被赶出政府大门还不到半年,1946年1月杜鲁门就下令创建中央情报组(The Central Intelligence Group CGA)。中央情报主任为罗斯科·希伦科特,由国务卿、陆军部长、海军部长及总统代表组成国家情报管理委员会领导。1946年7月8日,国家情报管理委员会第5号训令规定,中央情报组负责搜集外国情报资料,可以在国外进行间谍与反间谍活动。

中央情报组虽然成立,但预算仍由陆军方面划过来。陆军、海军及国务院还是不想让出自己的情报权力,国务卿马歇尔甚至警告,“拟议中建立的机构的权力似乎是无限的”。各情报单位仍各行其道,各种情报和决策建议分别呈送总统,中央情报组只是在这一堆上面多加上了一份而已。

美国总统需要一个真正的中央情报机构,加上原来那些老情报人员一直在鼓动,毕竟他们曾在战争中有权也有钱。下大力气推动中央情报局建立的人,就是杜勒斯,他是二战中成长起来的老牌特工。


中央情报局

情报头子杜勒斯、不是他兄弟国务卿杜勒斯

为减小成立中情局的政治阻力,杜勒斯等人声称拟建立的中情局只是一个民间机构,负责收集、整理和核对情报。1947年4月,杜勒斯向国会提交的秘密报告称,拟成立的中央情报局的主要目标不是战略和军事的,“而是科学方面,是政治和社会的。”不需要多少人,“在美国有20多个人也就可以了”,在国外“也许只需要几十人而不是几百人。”中央情报局的人都是搞阴谋的老手,故意隐瞒自己的意图,其创立如同其工作一样爱玩阴谋。

1947年7月,美国通过了《国家安全法》: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下设中央情报局,局长为海军少将西德尼·苏尔斯。杜勒斯虽然费了很大气力,却没有当上首任局长。

5年后,杜勒斯终于坐上中央情报局长宝座,这时中情局与当时他主张的规模已有了天壤之别,中央情报局仅“政策协调处”就有47个国外工作站,雇员5954人,年预算至少8干4百万美元。杜勒斯计划很成功,他也成为任职最长的中央情报局长。

中央情报局从成立之初,就是两大部分,至今没有改变:一是公开的部分:情报搜集行动,进行情报分析,为决策者提供各类及时的情报。二是秘密的部分:从事反谍报活动、隐蔽行动和黑色宣传,用秘密的手段直接为美国安全和外交服务。

中情局的秘密活动,在《国家安全法》下部分地公开了,秘密情报和隐蔽行动从此合法化。这一做法受到司法部联邦调查局(FBI)的坚决反对,这明显地想抢饭碗。于是,美国就把两大机构责任划分了一下,联邦调查局负责国内安全和反间谍的工作,执法权归联邦调查局;中央情报局负责国外,没有执法、传票或司法权,不具有警察职能。

本来,建立中央情报局,目的在于管理、协调情报工作,但中情局根本指挥不动军队、国务院、司法部,中情局只能靠自己。这么多年下来,中情局的人搞情报、做行动,已经可以独立搞事了。

美国有学者认为,中情局是一个双头怪物。


借用双头怪物图

秘密情报工作是一个“脑袋”,从二战时期战略情报局开始,他们就雇佣罪犯和外国特工,不择手段地做事情。其实,这部分不太像是脑袋,而像是身体。

另一个“脑袋”是真的大脑,是那些人专门进行情报分析和撰写报告的部门,他们由各种专家组成,效仿的是英国秘密情报局。这些情报人员从一开始就是从大学招来的,一派常春藤精英的形象。他们从事情报分析和报告撰写,真是像是大学和研究机构。

这两种不同风格的队伍,都统一在中情局领导之下,成为一个双头怪。

这两个脑袋长在中情局的一个身体上,互相给对方“喂食”。搞秘密行动的“脑袋”窃取各种情报,分析机构的“脑袋”利用秘密情报,加上其他公开信息,编写成为政府决策的报告。

中情局的“分析脑袋”在进行工作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照顾自己另一个“行动脑袋”,他们提供的建议往往夹带私货,比如他们的报告往往主张采取抹黑、隐蔽和破坏行动,而不是用外交或经济甚至手段,这样可以让中情局显得很重要。

在电影中,美国总统常常有一句很霸气的台词:我们的航母在哪里?真实情况是,他会先问一下自己的情报头子,我们的特工在哪里?情报头子就可以说,那里是某某情报分站,我们可以搞事情了。在动乱地区,美国情报机构是会比美国的航母更早到达战场,或者说,那些地区动荡本来就是中情局搞出来的,比如搞个政变、恐怖事件等。


中情局网站翻译过来的

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网站上,赫然写着中情局是国家安全的第一道防线(We are the Nation's first line of defense.)。情报工作确实是国家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但中情局不是,中情局只是“身处”第一道防线,他们给国国家带来的经常是麻烦,因为他们从不安于只做情报分析工作。

911事件后,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取代了原来中央情报局(CIA)局长的位置,成为情报界的“共主”。不过,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只是个办事机关,它真正指挥得比较顺手的,仍然只有中央情报局,其它军方、国务院、司法部等头子,哪个部门长都比这个总监地位高。

中央情报局(CIA),当初建立这么一个机构,就是要建立一个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911事件后,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成立,才算回到最初的设想。这个国家情报总监,相当于只能管理中情局公开的那一部分,就是那一部分只是进行情报分析的情报人员,原来那些专门进行偷鸡摸狗的情报行动人员,仍然归中情局管。


还是原来的配方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