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发现好多广告都是顺口溜?比如:爱干净,住汉庭。人头马一开,好事自然来。这是为什么呢?据专家解释,这是因为顺口溜传达率高。
广告口号的顺口溜又称为品牌谚语。谚就是传诵,谚语就是在群众中传诵的短句,而且它是源于人们的经验和智慧。
比如: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当你听到这些又精悍又押韵的谚语,你有什么感觉?是不是觉得都是人类的智慧,都是生产和生活的经验,是不是过耳不忘,是不是深信不疑?这就是谚语的力量。
这是一个传播学问题,也是一个语言学问题。
美国的传播学家沃特尔·翁写过一本书,叫《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副标题叫作《语词的技术化》。
我们做广告,做传播,就是在做语词的技术。沃特尔·翁主要研究口语套话,就是我们说的顺口溜。他说口语套话在文字出现以前,前文字时代,是人类储存知识、记忆知识和传承知识的主要容器。注意他用的这个词,是一个容器。
我们使用一个词、一句话、一个符号,都是在打造一个信息的容器。它是个信息包,是个信息的压缩包,是个信息的炸药包。把我们要传达的信息存在里面,而最有效率的容器,前有超级符号,后有顺口溜,就是沃特尔·翁研究的口语套话。
沃特尔·翁还讲了一个惊人的秘密,他说,人们对口语套话有一种天然的信任,顺口溜能绕开人的心理防线,直接溜到人的脑子里去。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你会怀疑它是假的吗?
“爱干净,住汉庭。”你会对这样的话设防线吗?为什么有这种效果?心理学把这种现象叫作催眠。催眠不是让你睡着,而是通过一些固定的句式或者修辞,让你相信。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因为朗朗上口的押韵,人就很容易忽略其中的逻辑,把前后的事物联系起来,再加上押韵的短句,很容易记忆和传播。重复得多了,人们就坚信不疑,这就是顺口溜的播传效率。
而书面语,比如说,“你的能量超乎你想象”,一听就是在打广告,顾客的心理防线马上就竖起来了。
首先,你说一句话,“爱干净,住汉庭”。顾客得认。其次,你的员工也得用,你的员工说,困了,累了,喝红牛,员工会用,员工不会在推销的时候跟顾客说,你的能量超乎你想象。最后,就是对手恨不恨,你一下子把一个东西占了。你看汉庭酒店旁边通常都有一些其他同级别的快捷酒店,别人楼顶上就竖着某某酒店的招牌,它的楼顶上竖着“爱干净,住汉庭”,你说对手恨不恨?员工用不用?顾客认不认?
这就是押韵的厉害,顺口溜的厉害。像这一类的顺口溜,我们称之为谚语。什么叫谚语?就是古老的智慧和长者的忠告,“爱干净,住汉庭”是一个忠告,我们称之为“品牌谚语”——让你的品牌口号成为谚语。
分享知识是一种美德,所以,如果您喜欢本文的内容,希望您能把它分享到您的朋友圈当中,或者分享给指定的某一个人,您关心谁,就把知识分享给他,谢谢。
本文来源:公号@徐公子。徐公子,曾供职于世界500强企业,徐公子传媒创始人,徐公子品牌创始人,网络大V,累计阅读创业类书籍1000本。一年分享365 篇创业干货,和百万创业者,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