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重磅必读:一文说清“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趋势)

自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以来,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就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市场上普遍有一种情绪,认为虚拟经济是不好的,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好像又没有办法,跟现在的房地产很类似,价格很高,就是下不来。本文就是希望能分析出这背后的原因,关于什么是实体经济,什么是虚拟经济,以及他们与财富和货币的关系,本号之前的文章《对经济领域一些宏观概念的厘清》已经有所说明,不清楚的可以去看一下。

我们在谈论什么问题?

回到文章标题,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到底是向左还是向右呢?

可能与大家的直觉不一样,实际上,这不是二选一的问题,经济学家在探讨这个话题时,从来不会有人说不发展实体经济,当然也不会有人说不要发展虚拟经济,而是普遍都认为,既要发展实体经济也要发展虚拟经济。正因为人口、财富(实体经济)和货币(虚拟经济)是构成现代社会经济的三大要素,缺一不可,只不过对一国来说,大家探讨的到底是以虚拟经济为主,还是以实体经济为主的问题

其实,细想想是很有意思的,如果你抛出这个问题,无论是大街上的老百姓还是大学里面的教授,大概率都会告诉你当然是发展实体经济好了,那就很奇怪了,既然发展实体经济,以实体经济为主是社会共识,为什么还要争论呢,甚至我们国家在2017年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一再强调经济要防止脱实向虚,虚拟经济必须服务实际经济,出现在新闻联播上、政府的发展报告里可是高概率事件。

如果按照政府的这个思路去理解当下的经济现象,那就更心塞了,比如上海那是打破头的要往虚拟经济里钻,“发展成为金融中心”可是写在政府发展报告里的,甚至,最理想的情况是全球金融中心“纽伦港”从此替换成“纽伦上”或者“纽伦港上”,这不是与中央政策顶着干吗?矛盾吗?

据统计,美国在2008年的GDP中,有超过50%都是直接或者间接从事虚拟经济产生的,就像啤酒一样,超过50%都是泡沫,是不是怪怪的,有点不正常。世界上最聪明的人都在华尔街,难道不清楚实体经济重要吗,那为什么是这么个结局呢?所以,这里面肯定触及到了一些不可逾越的本质性问题,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什么呢,人性!

说到底,问题的本质,就是我们所构建的制度是否能够抑制人的贪婪、欲望和自私的天性,从而抑制虚拟经济的自我膨胀?若能,则虚拟经济服务实体经济;否则,虚拟经济必然占据主导地位。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分析。

虚拟经济剖析

首先,来看下虚拟经济的运行模式,一般来讲,我们可以把虚拟经济简单的分成宏观和微观两个相互关联的层面来分析,其利益相关方和关系大致可参照下图所示:


图片来源于黄河新闻网

宏观层面,主要指政府和央行如何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M0、M1、M2)和货币价格(利率、汇率),并通过银行系统进行货币的借和贷,进而影响经济运行,“印钱”、“放水” 等说法都是指这个层面。

微观层面,主要是指金融机构、企业等社会主体如何通过资本运作达到资本增值和”钱生钱“的目的,与之对应的就是媒体上经常说的“炒作”,比如“蒜你狠“,”炒房“,”逗你玩“,”“97亚洲金融危机” 等等,其本质是通过各种手段甚至危机、战争,在一段时间内,使得标的资产的价格在市场上达到预设目标(做多就拉高价格,做空就压低价格),并配合买进和卖出时机的把握,达到“钱赚钱” 的目的。

当然,这两个层面也是联动的,不是割裂的,接着我们再来看看虚拟经济在市场上的活动,具体有哪些构成和表现形式,如表格所示:


分析这个表格,可以得出结论,以上这些经济活动,都是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组成部分和器官。货币供应与流通是现代经济的基础,资本运作推动了科技的创新和社会的进步,其他金融服务机构,使得社会运行更有效率和人性化。运用我之前经济是一个进化系统的观点,这些活动本身都是基于历史和现在的需求,自然进化的结果,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没有哪个是多余的。

我想,很多人可能要问了,既然虚拟经济的各个组成器官都是必要的、有价值的,是否可以说虚拟经济本身也是健康的,可以大力发展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可以用人体运行机制作类比,一个内陆健康的人跑到西藏去,会因为缺氧而出现异常;一个没有疾病的人,会因为过度吸氧而中毒。与此类似,即使经济运行的各个器官不出问题,也有可能因为各自运行超过其正常值而导致系统风险。

插一个题外话,分析历史上的各种危机,1929年大萧条、1948年金圆券改革、58年大饥荒、上世纪东西方冷战、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1年互联网泡沫、2008年次贷危机、P2P暴雷、2020年冠状病毒等等,大致可以将其原因归纳为三种:政治因素、资产本身存在泡沫、金融系统内部失衡,其中只有很少是虚拟经济自身免疫力的问题引起的,其他更多是由诸如经济、病毒、政治、旁氏骗局等其他因素导致的,不能算在虚拟经济身上。

虽然如此,虚拟经济对经济危机的影响是有限度的,相较于于战争、病毒等危机形式,虚拟经济对社会经济运行的影响都是相对温和的,缓慢的,但长期积累下来,其引发的诸如贫富差距的扩大、财富的隐秘转移、债务率居高等等问题却是和平时期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不得不察。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虚拟经济自身问题的成因。

制度与人性

2008次贷危机,是一次典型的虚拟经济金融危机,其余波甚至在今天都还有消化完,研究其来龙去脉,对弄清楚这个问题的本质很有帮助,在阅读了大量研究报告后,个人认为主要有三个主要原因:

虚拟经济

  • 金融机构自身风险控制不到位
  • 政府官员与华尔街高管之间的“旋转门“现象 , 导致的政府监管不到位,混业经营常态化,金融创新(衍生品)泛滥。
  • 华尔街金融机构的自私与贪婪

而这三个问题里面,只有第一个是自身的问题,后面两个都涉及到从业人员的主观因素,属于人为因素。同理,我们分析97年亚洲金融危机,“蒜你狠“、”逗你玩“、”高房价“,也大致会得出相同的结论:制度漏洞风险与人为主观因素并存,人为主观因素大于制度漏洞风险。比如,复盘97亚洲金融危机索罗斯大战泰国央行,本质上就是泰国央行制定泰铢紧盯美元的政策有漏洞,而索罗斯发现并利用该漏洞赚钱的过程,不是虚拟经济本身的问题。同理,前几年,由于制度存在监管漏洞,国内某些商家囤积大蒜,导致价格暴涨而赚钱一样,根本原因就是制度漏洞和投资商人为因素共同造成的,你不能说大蒜产业有问题。在国内,我们所厌恶的金融市场上的各种乱象,多是由于权力寻租、腐败、资本恶意炒作和旁氏骗局等人为因素导致的,他们像寄生虫一样吸附在虚拟经济身上,但这不是虚拟经济自身的问题,就像美女更容易引起男性的罪恶一样,人性使然!

实际上,在一系列危机的发生后,各国政府对虚拟经济的监管制度已经较为完善,由于虚拟经济自身机制原因而爆发金融危机的概率已经非常低了。因此,我们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将虚拟经济看成一个中性的经济发展工具与金融危机和经济失衡的发生不存在必然关联,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清楚的知道,与实体经济相比,由于其虚拟性和专业性,远离大众生活经验,具有较高的隐秘性,且经济传导速度快,很容易被“有心人”为满足私人利益,用来恶意炒作、设计旁氏骗局却不易被发现。而这正是人性问题,是由基因控制的,虚拟经济本身无能为力,只有完善制度和社会治理能力才能与之抗衡。

为虚拟经济正名

因此,本文所提的问题: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向左还是向右?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只要建设好制度保障,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都要发展,而且要充分发展,两者本来就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此消彼长、动态平衡吧了。如果非要做选择的话,我们更应该发展虚拟经济,目前经济下行,实体经济下滑,更应该大力发展股市、提升虚拟经济活力,增强经济乐观预期,反向拉动实体经济升级和发展,否则实体经济的继续发展就变成垄断和寡头,失去中小企业生存机会。

另外,我们要知道,美国为什么这么反感虚拟经济,甚至出现“华尔街运动”,实际上他们反对的并不是虚拟经济本身,而是华尔街金融集团和产业寡头为了资产全球配置,而导致的美国产业空心化和工作岗位流失的问题,本质上反对的是经济全球化和可能的世界老大地位丢失。

正好与美国的情况相反,在国际上,我们不仅要拥抱虚拟经济,还要打造世界级金融中心,促成人民币国际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障战略资源的定价权,进而可以保障全球供应链和一带一路市场的安全,因为我们是全球制造中心,其他国家要么是资源国,要么是消费国,都应该围绕制造中心转!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