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姑娘是仙女(巧手同心!妇联打造女经纪人协会,湘潭 “七仙女”织出致富梦)


在协会的农产品展示中心,女企业家们开心合影。

文: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吴迪 供图:受访者

在湘潭,有一支十分有战斗力的“娘子军”队伍:湘潭市农产品女经纪人协会。这个由湖南省妇联倡导、湘潭市妇联牵头的团队,以毛桃芝、彭水平、曾斯琴、陆何如、贺超云、万军徵、黄学文等7名女企业家为带头人。她们7人都从事与农业相关产业,因为参加妇联的活动而相识,更有过相似的艰难创业经历。从2015年开始,她们就抱团发展,共同带领村民致富,她们因此也被湘潭市妇联亲切地称为“七仙女”。

如今,湘潭市农产品女经纪人协会成员从当初的60多位优秀女性,壮大到突破400人,其中有20%的成员为男性,他们都是慕名主动申请加入的。

近日,今日女报/凤网记者走近这些优秀的女企业家,听她们讲述创业这些年来的风雨与温暖。


毛桃芝:危难时,是妇联“搭了把手”

@毛家集团董事长

12月12日,毛桃芝更新了自己的朋友圈:感恩有你!配的视频是“300多家特许加盟连锁店和直营店”的晚宴视频现场。

作为“七仙女”中最年长的一个,毛桃芝一直对生活充满感恩。回顾企业的发展历程,她说,是妇联帮她渡过了难关。

1977年高中毕业后,毛桃芝教了半年书,然后进入韶山工艺品厂,因为表现优异,担任团支部书记及总支副书记。

1987年,毛桃芝的母亲汤瑞仁开办了毛家饭店,她便辞职回家帮忙。在家人共同努力下,饭店越来越好。生活在韶山这个伟人故里,毛桃芝一直想再为家乡多做点什么。1995年,韶山毛泽东纪念园落成,毛桃芝成为其中一名讲解员。

2008年,毛桃芝成立了韶山毛家食品有限公司,事业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但在2012年时,毛桃芝的哥哥身患重病,团队内部也出现了重大危机。关键时刻,湘潭市妇联出面为她联系到了贷款。毛桃芝说:“如果不是市妇联帮我拿到这一笔资金,我无法启动事业,也无法重新组建团队,更无法走出当时的困境。”

湘潭市农产品女经纪人协会成立后,毛桃芝又再次得到贷款支持。

毛桃芝告诉记者,虽然企业发展有波折,但毛家集团对公益的热心从未变过,目前资助过的孩子已经有近3000个,还为韶山十公里路安装了路灯。


彭水平:“不会种田”的种粮大户

@春静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彭水平,“全国种粮大户”,目前她的合作社已流转土地近9000亩水田,被评为全国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全国巾帼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全国五十佳优秀创新示范社。但她告诉记者,她自己不会种田。

原来,彭水平将这些水田分配给了数十位管理员进行管理。彭水平认为,现代农业需要科学管理,虽然自己不会种田,但是只要选对人才,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彭水平出身农家,从小学习刻苦,只为考上一所好大学,“跳出农门”。终于,她如愿以偿。再后来,她用两年时间成为一所职业院校的副校长。经常去农村招生,唤起了她对乡村的美好回忆,同时她发现农村大量土地被弃种,决定承包土地种田。

2012年,彭水平的种植面积达到5300亩,事业发展进入快车道。但在2013年,因为旱灾,亏损300多万元,一下子让她陷入了困境。

她知道,再苦再难,农民的租金和工资不能拖欠。危难时刻,她找到了湘潭市妇联。市妇联经过多方联系,帮她争取到了130万元贷款,让她渡过难关。

从那以后,农民们心里有了谱,知道彭水平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之前,我们一家一户做工作,请大家把地流转给我,从那以后,村干部骑着摩托主动到我家里来,希望我们去他们村流转土地。”彭水平说。

湘潭市农产品女经纪人协会成立后,彭水平作为会长赴京参加了2017年三农发展大会以及2017品牌农资中国行惠农服务站年会,还被推荐并获评2017年湘潭市劳动模范。


曾斯琴:四十不惑,涅槃重生

@湖南老铁食品餐饮有限公司董事长

一头干练的短发,时尚的黑框眼镜,曾斯琴总能让人在人群中一眼就注意到她。1976年出生的曾斯琴,今年41岁。经过岁月洗礼,她说自己历经起起落落,如今仿佛重生一般。

曾斯琴毕业于中山大学,因为是家中长女,她放弃在外发展机会,回到父母身边。

当时,父母开了一家小店卖包子。一天,她骑自行车去学校看望读中学的妹妹时,随手提了一些包子在校门口卖。那时妹妹还小,见姐姐在校门口卖包子,觉得很不好意思,就和她生气。

曾斯琴百感交集,又羞又怒,车子一下子没停稳,包子掉了一地。曾斯琴舍不得包子,将它们一一捡起,拿到家里把脏的地方去掉后,煎着吃了。她边吃边难受,想到父母不容易,想到“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她决心把包子卖出名堂。

曾斯琴外出学习烹饪技术,一学就是三年。1999年,她学成归来,开了一家小店。为了有特色,她便想到了外婆制作腊味的秘方。

通过腊味,她找到了自己的特色,事业也越做越大,2009年成立湖南老铁食品餐饮有限公司,2010年在湘潭成立伍家花园老铁生态农庄。

一直顺风顺水的她,2010年突遭变故,身体出现问题,后来发展到不能走路,此后三年,她基本是在轮椅上度过的。那三年,她婚姻破裂,事业陷入低谷,但是幸好亲人和朋友一直支持她,员工也没有离开。

如今,身体康复的她借助湘潭市农产品女经纪人协会自办的农产品展示中心及电商平台,不断扩大产品销量,对生活的期待也越来越多。


陆何如:爱笑的人运气不会差

@湘潭市湘雨果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现年39岁的陆何如,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她的笑容。她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微笑,那微笑不仅是对生活的满足,更体现了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因为,她也苦过。

1998年,她从湘潭市职业技术学校毕业,到长沙高桥市场成了一名调味品推销员。三年后,她成为长沙地区的销售经理。

2003年,陆何如开始重新规划职业,并在2004年回到湘潭创业。起初,陆何如自己加工萝卜皮和茄子皮出售,因为没有经验,一味冒进,在2006年彻底失败。但陆何如并没有气馁,2007年重整旗鼓,通过腊八豆打了一个翻身仗。

陆何如回忆,创业时家里条件不好。一次,丈夫骑摩托带着她去高桥进货,她困得不行,还不停给客户打电话,做推销。在经过猴子石大桥时,她竟然睡着了。幸亏她丈夫及时发现,才没有发生事故。

2012年,她成立了“湘潭市湘雨果食品有限公司”,专注于生产湖南特色农产品。

陆何如也十分重视电商,“我从2012年就做电子商务,从中受益最大,因为既开拓了市场,又节省了开支”。2014年时,陆何如的公司有员工38名,全是40-50岁下岗或就业困难的妇女。

加入湘潭市农产品女经纪人协会后,陆何如获得了“巾帼创业帮扶贷”的支持,公司还获评湖南省巾帼创业基地。而且,陆何如和其他会员今年还得到湘潭市妇联的推荐,参加了“湖南大铺子”活动,产品由此走向香港市场。


贺超云:采蘑菇的姑娘

@湘潭市绿丰保鲜蔬菜配送有限公司总经理

在湘潭,提起贺超云,可能知道的人并不多,但提起“绿丰农场”,许多人都会知道。贺超云,便是社区生鲜连锁超市“绿丰农场”的创始人。2016年,她获得了湘潭市首届女性创新创业大赛冠军,却说自己就是采蘑菇的那个小姑娘。

就在今年,贺超云引进先进技术,购买先进器材,并得到专家指导,只需要一两个人便能生产大量的蘑菇培养基。贺超云将这些培养基交给合作社的农户,待蘑菇长成后她再统一收购,然后加工或者直接销售。这不是贺超云第一次与蘑菇结缘。

1976年出生的贺超云,16岁便开始工作,成为湘潭一家纺织厂的纺织工人。但工作没几年,厂里的效益每况愈下,没办法,1998年开始,在学生物工程的丈夫建议下,开始利用厂里的废棉花养蘑菇。

养蘑菇,是和公公婆婆一起,贺超云能吃苦,但是在最开始的日子,卖蘑菇却让她觉得难堪。

湘潭大学附近有一个早市,因为顾客多是老师,所以开门比较早,每天5时开始,8时结束。每次贺超云都会提着篮子来这个早市卖蘑菇,因为没有人认识她。幸好,丈夫常常陪她一起。

一来二去,生意渐渐红火起来,产量也逐渐增多。2002年,贺超云下岗,但已经不愁生计。2004年,她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蘑菇也开始销往香港澳门。

2008年,她开始和一些大型超市合作经营蔬菜专柜。

2009年,她抽身而出,利用自己的老班底,在湘潭成立了一家蔬菜水果直销店——“绿丰农场”。

通过市妇联和女经纪人协会的牵线搭桥,贺超云得到了一笔担保贷款和其它支持。现已建成1000多亩的蔬菜水果生产基地、80多家“绿丰农场”农产品社区直销连锁店。


万军微:春江水暖“鱼”先知

@湖南鹅婆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今年43岁的万军微是湘乡人,家在水府庙水库附近。在25年的创业经商路上,她抓住好机遇的能力让人赞叹。

1992年,她是一所小学的代课老师。有一次,她去离家不远的男友家玩,建议男友拦库养鱼,结果很成功。仅此一项,他们一年便有几万元的收入。

当时,万军微在学校的月工资只有几十元,但热爱教学的她并没有放弃工作,一直到1999年。

1998年那场洪水让他们损失惨重,但他们还是借了3万元,买了一个游艇。第二年开始,水府庙筹备旅游开发,游客渐渐多了起来,他们又开了一家水上四合院,并开始经营钓鱼基地。

经营钓鱼基地,在万军微的记忆里是最辛苦的。那时丈夫在外照顾钓鱼的客人,她负责餐饮,“因为舍不得请人,所有事情都是一个人扛”。她早上出去买菜,回来之后还要自己洗菜、做菜。周末时最忙,有时要做十四五桌菜。这样长时间的忙碌,让她的双脚不堪重负,“有时都下不得地”。万军微记得,那个时候,她丈夫总是盯着别人的鞋看,感觉穿得舒服的,便问人家在哪里买的,然后就去给她买一双。

终于,最苦的日子过去了,他们的资本越积越多。2010年,夫妻俩承包了当地一块600亩的果园,2012年又承包了一个800亩的围库。现在这些地方被她用来打造四季果园,养殖水库鱼,同时也养猪种菜,已经成为一个完整的农业观光旅游产业。现如今,这里已经成为湘潭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高峰期在他们家帮工的乡亲有100人左右,大部分是留守妇女。


黄学文:在创业路上不忘初心

@湖南龙凤庄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今年48岁的黄学文,早已习惯了别人叫她“黄总”、“黄姐”,但少有人知道的是,她年轻时是个敢于为了爱情抛弃一切的人。

黄学文的父亲是一名教师,在那个还允许子女顶职的年代,家里已经为黄学文规划好了人生路线。

但是,爱情将一切都打乱了。黄学文爱上了一个大自己好几岁且家庭条件一般的男子。家人不同意,告诉黄学文,如果执意交往下去,她将失去顶职的机会。

黄学文还是选择了爱情,并在1990年贷款数千元把婚结了。

婚后的生活虽然清贫,但是十分快乐。黄学文的丈夫是一位兽医,因为勤奋耐心,十里八村的乡亲都爱找他给牲畜看病。后来,小两口开了一家兽药店,黄学文一边照顾生意,一边照顾孩子,闲下来就在院子外种一些花花草草。因为黄学文的丈夫很勤奋,她的家人终于放下心来。

兽药店生意不错,但是因为是租的房子,动不动就要换地方。1993年,夫妻俩贷款盖了一栋房子。为了增加收入,黄学文开始在地下室养起了猪。

慢慢地,黄学文开始利用养猪产生的农家肥料种植苗木和葡萄,并自学园艺知识。

2008年,她种植了一百多亩葡萄,除了一部分用作酿制葡萄酒,其余都做观光采摘,并在2011年发展成龙凤庄园。

2012年,黄学文成为湘潭县人大代表:“人民选我当人大代表,我一定要认真履职,当选民的贴心人和代言人。”据了解,她家里的兽药店,一直到现在还开着,因为那是他们出发的地方。如今,她通过自己的庄园,带动了周边养殖户300多户,种植户200多户,带领周边就业100多户,让她们不用走出家门也能致富。在市妇联的推荐下,黄学文成为市政协委员。

声音

湘潭市农产品女经纪人协会:

为会员搭建合作平台

“我们成立农产品女经纪人协会,目的就是为会员搭建合作平台,并打造一个线上线下的销售网络平台,将本地更多、更好的优质绿色农产品及时推向市场。同时,重点为会员解决融资、培训、销售等问题。”湘潭市女经纪人协会会长彭水平告诉记者,协会还帮会员单位申请财政、农委、科技、发改委、人社等相关部门的专项帮扶。

据了解,湘潭市农产品女经纪人协会的前身是湘潭市农产品女经纪人专业委员会,成立于2015年12月23日。

协会成立后,彭水平等几名负责人利用这个平台,不仅加强了了解,还共同出资注册成立了湖南湘食种养销合作联合社,“这样一来,起码我们和银行进行担保洽谈时,就可以更好地为会员解决抵押物不足、融资难的问题”。

湘潭市妇联:

多方借力,襄助协会发展

品牌建设、企业营销、银行贷款、宣传推广……这都是女企业家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题。湘潭市妇联事业发展部部长罗娟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湘潭市妇联多方借力,通过女经纪人协会对女企业家们进行了帮扶。

今年以来,湘潭市妇联先后邀请了省市县的蔬菜、畜牧等方面的专家为协会会员指导蔬菜种植技术,讲授品牌建设,培训无公害农产品产地产品认证技术,解读强农惠农政策,并选送女企业家出省参加创业、电子商务等培训。其中,仅到北京农家女学校进行SYB培训的,就已经有140名会员。

在银企对接上,湘潭市妇联积极为女经纪人协会牵线搭桥,召开银企对接座谈会,成功签约“巾帼创业帮扶贷”项目,发放贷款1800多万元,支持协会34名妇女自主创业,带动3242名妇女实现就业。同时,全面推介湘潭天易农商行+协会的“巾帼创业帮扶贷”项目模式。

在宣传推介上,湘潭市妇联还不遗余力地推荐协会农产品进驻市政府、市公安局等机关食堂、超市;指导协会建立市县农产品展示中心;注册“韵湘食代”和“潭乡姑娘” 两个商标;联系市商务局、邮政公司帮助协会建立电商销售平台,开设协会销售微店,商品囊括毛氏红烧肉、原生态大米、绿丰农场绿色生鲜、湘西外婆菜等200多种具有本地特色的农副产品。

巧手

编辑:依依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