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锐龙3 5代的发布,AMD又迎来了辉煌时刻,这里再带大家回忆下AMD曾经的辉煌史,故事要从1999年说起。
1999年 AMD K7正式发布,AMD终于摆脱了相较于英特尔处理器性能孱弱的印象
第一款K7 主频从500Mhz到700Mhz,250 NM工艺制造,SLOT A接口,128K全速一级缓存,分为64K数据缓存和64K,512K半速或三分之一速二级缓存,外频100Mhz,前段总线工作在200Mhz下,性能和同频率的奔三有来有回,配套的芯片组是AMD的760系列,不过兼容性不好。后来使用VIA配套开发的KV133芯片组,支持SDRAM PC133内存,AMD也和INTEL一样,给自己的处理器起了一个霸气的名字 Athlon中文名称速龙,中文音译阿斯龙,从这代开始AMD的处理器性能终于可以达到和同代奔腾一样的性能。不再是那个跟在INTEL屁股后面的小弟了!
2000年左右,AMD再接再厉,把工艺制程升级到180纳米,推出了雷鸟核心的速龙,主频从650Mhz到1400Mhz,后期部分型号外频提升到133Mhz,总线频率提升到266Mhz,也就是这代速龙赢得了和英特尔的Ghz频率大战,AMD近20年来终于赶超了老大哥英特尔,英特尔在1.13G奔腾三遭遇滑铁卢以后,匆忙的拿出奔腾4,和AMD搞起了频率大战,造就了奔腾4悲催的一生,成就了AMD的首次辉煌。后期,AMD把封装接口形式从SLOTA转换成了SOCKETA,462针脚,462封装的雷鸟速龙二级缓存集成到了芯片上,二级缓存容量为全速256K,又针对低端市场,把二级缓存阉割成全速64 K,推出了毒龙Duron处理器,和英特尔的赛扬展来了一场乱战。
这个时候,AMD的骚操作也来啦,AMD铅笔超频大法出现了,通过有铅笔连接AMD处理器基板上的金桥,不但可以破解AMD倍频,而且还能恢复毒龙被屏蔽的部分二级缓存,二三百的毒龙变成上千的速龙。当时的电脑杂志上期期都有讨论交流AMD破解超频的方法的。
时间到了2002年前后,微软推出了史上最牛的钉子户操作系统,WINDOWS XP操作系统,当年不少软件也跟风推出了挂XP后缀的版本,AMD也推出了挂XP后缀的 Athlon XP处理器。
2001年10月9日,AMD推出了采用Palomino(独角兽,中文音译巴洛米诺马)核心的速龙XP处理器,这代处理器开始,AMD不再用处理器的主频标记型号,而是采用PR值标记。型号从速龙XP1500+到速龙XP2100+,180纳米制程,128k一级缓存,256k二级缓存,外频133 Mhz ,总线频率266Mhz,值得一提的是,这时候VIA,SIS,nvidia等厂商推出的AMD配套的芯片组已经全面支持DDRSDRAM,而此时的英特尔却一直在坚守RAMBUS内存,买不起RAMBUS,只能使用更差的SDRAM,其他兼容厂家虽然也推出了支持DDR内存的芯片组,但是兼容性和稳定性确实不如intel自家的芯片组。
此后的几年间,速龙XP的核心经历了Thoroughbred A 、Thoroughbred B、Barton、Thorton的进化,制程工艺也进化到了130纳米,最高型号进化到了速龙XP 3200+,外频也经历了133Mhz ,166Mhz,200Mhz的进化。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Barton核心的速龙XP,二级缓存全速512K,130纳米的工艺,当时所有166外频的型号普遍都能超200外频稳定运行。也是一代超频神器。这也是32位时代AMD最辉煌的时刻。
这个时候AMD也重新更新了低端产品线,推出了闪龙(Sempron)系列。
2003年9月26日,AMD在北京正式发布首颗64位x86处理器,桌面PC迎来了64位时代,32位时代就比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