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1942年范子侠将军牺牲后,当时的《解放日报》发表悼文沉痛悼念)

今年是范子侠将军殉国80周年。1942年2月12日,时任八路军129师新编第10旅旅长、平汉抗日游击纵队司令员、太行军区第六军分区司令员范子侠在沙河柴关率部保护抗日根据地群众,掩护分区党、政、军领导机关和正在分区视察工作的邓小平同志安全转移的战斗中壮烈殉国,时年34岁。

范子侠部原来是隶属国民党的部队,称“平汉纵队”,1938年驻在武安西部山区西井村一带。当时,这支部队共有人枪3000余。

1949年建国后曾经担任过武安第一任县委书记的武何栓回忆说,“西安事变”后,根据我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日。八路军武安工作团团长王铁深入范部,几经谈心启发,范带领部队坚定投入起义行列。


1939年秋,武安建立抗日民主县政府,范将军立了大功。当时,保护伪县政府的主要是胡象乾,胡下有三个保安中队,驻守在柏林一带。为了推翻旧的统治,建立新政权,必须拨掉这个钉子。1939年秋的一天夜里,范将军带领部队潜入胡部,神不知鬼不觉就把他们拿下了,伪县政府李国保携印潜逃。

在党的教育下,不久,范子侠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所领导的部队编入八路军129师新10旅,范子侠任旅长,王铁任政治部主任。这支部队坚决抗日,作战勇猛。曾有一次在通往山西的关家垴战斗中,日寇卡着山头,气焰十分嚣张,这场战斗胜负,对我军胜利进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范子侠接受任务后,率领部队英勇作战,奋战两天两夜,消灭日军冈崎大队400余人,粉碎了敌人的反扑。激战中,范子侠的左手腕被敌人的子弹打穿,血流不止,但他仍坚持在前线指挥。


范子侠同志对敌恨之入骨,对同志和蔼可亲。武何栓回忆说,当时我给他送信都是亲自面交。每逢见面,他都和我一起吃饭,问寒问暖,亲如—家。我在只庄当区委书记时,又和范将军见了一面,他问我有啥困难,我说区干队没队长、枪支少。后经他多方努力和申请领导,给我调来一个队长,又发给一部分枪。

悼范子侠等四同志殉国(1942年3月《解放日报》的悼文)

“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在粉碎敌寇春季大“扫荡’之际,前线传来了我八路军英勇指挥员范子侠、郭国言、包森、刘德明等同志殉国的消息,使我们感到十二万分的悲痛与悼念。他们的英名永垂,他们的赫赫战功与英勇精神永远留在人民的纪念中。


今年2月前后,敌人动员了将近10万的兵力,在华北各个地区进行了残酷的春季大“扫荡”,各战略区的我八路军,对敌人进行了英勇的反‘扫荡’斗争,由大青山间冀东,而晋东南晋西北、山东、晋冀豫等地,战鼓声如春雷轰动,冲锋的军号响彻了华北的原野。在一个多月的残酷的战斗中,我八路军英勇健儿,都坚守着自己的战斗岗位,冲锋陷阵,血战肉搏,用我们拙劣的武器,用我们不怕牺牲的精神,把敌人打退了,保卫了华北的各抗日根据地。可是在这些战斗中,我军好几位英勇指战员,也为国家民族贡献了他们的生命。


沙河一役,范子侠同志奋勇杀敌,胸部连中数弹,终于壮烈殉国。

郭国言同志,在太行反“扫荡”大有镇战斗中,被敌炮弹炸伤,光荣牺牲。(时任八路军太行军区3分区司令员,1942年2月9日于山西省武乡县太有镇阻击扫荡之敌时牺牲,年28岁)。

包森同志亦在冀东遵化三户山血战阵亡。(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包森同志,亲自指挥所部向敌猛烈进攻,冲杀数小时,毙敌指挥官等300余人,缴获甚多。战斗中不幸英勇殉国)。

刘德明同志在晋西文交地区被敌包围袭击,血战歼敌后为国捐躯。(八路军山西青年抗战决死队第2纵队兼晋西北军区副司令员,1942年2月17日在山西省交城县指挥反扫荡作战中牺牲)。

5年来,他们转战敌后,建立了伟大的功勋,他们在战斗中,经过无数次的负伤流血,他们始终站在为祖国自由解放的战斗前列,为这一神圣的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这几位同志的牺牲,不是偶然的,因为目前敌后战争进入了新的更大的残酷阶段。


范子侠将军牺牲后安葬在沙河柴关大安山下的封峦寺前

(新中国成立后,范子侠将军的遗骨从沙河柴关迁葬到邯郸市晋冀鲁豫烈士陵园。)


墓室地面上有34块方型石头砌成,象征着范子侠将军走过了34年人生历程。

敌人这次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的分期“扫荡”,不仅集中了优势兵力进行分期清剿,而且严格实行了毁灭的“三光政策”。敌寇所经,见人就杀,见屋就烧,见物即抢,企图将抗日根据地变为“无人区”,企图灭绝我国一切有生力量。

不仅如此,敌人在‘扫荡’中表现的狡猾阴险,在战术上也有了改进,敌人在“扫荡”前的特务活动加强了,敌人的“扫荡”战术,由大股的扫荡,变为分区清剿的蚕食政策。在这次“扫荡”中,敌人多采取夜间行军,由小路而进,组成快速部队,实行远距离袭击,敌军部队白日大股隐蔽,小股四处活动,拽索我军主力、广修公路,打通连络等等,这些都比以前狡猾阴险的多了。


我们悼念死者,要为殉国的同志报仇。要坚持敌后抗战,就要牢记范子侠同志临终时“加紧整理群众武装”的遗言,坚决执行扩大民兵的方针。

在今日情况下,敌后据点增多,敌“扫荡”倍增残酷,我大兵团在敌人据点间,已不易集中活动,并且为了节省敌后的人力、物力、财力,应坚决实行中央对敌后各根据地“精兵简政”的指示,减轻敌后人民的负担。只有这样才能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依靠他们的雄厚力量,来坚持斗争,粉碎敌寇的残酷扫荡。

所以我们要更加大力量发展群众武装,使敌后千百万男女老幼,都拿起土枪手榴弹,大刀梭标,到处袭击敌人。我们更要依托广大民兵的麻雀战术,束缚住敌人的手足,拖住敌人的尾巴,使敌人在混乱中不断消耗,使敌人疲惫不堪,迷失方向,而予我军主力以打击和歼灭敌人的机会。

此次太行山反“扫荡”战役中,各地民兵都英勇地配合正规部队作战,建立很大的功绩。只据三、四、五分区民兵参战不完全统计,在大小130 次战斗中,毙伤、俘获敌伪共370 余名,造成敌我伤亡中我一敌十的光辉记录。


但是这些成绩,还是不够的,我们应当进一步地发挥群众武装的潜在力量,扩大民兵自卫队等武装组织,发挥人民自卫的力量,这些与人民发生血肉联系的武装,才是不可战胜的力量。

上海解放日报

同时我们更要配合党中央反主观主义的决定,与调查研究的决定,反对在敌后工作中的主观主义与粗枝大叶的作风。敌人无时无刻不在研究我们的情况、政权、种种消灭我们的新的毒辣办法。

因此,我们决不能固步自封,以旧的一套为满足,而是要更精细地了解敌人的情况,敌人战术上的变化和找出对敌战斗的新方法。正当敌人在太平洋暂时胜利和准备更大冒险之时,他们对华北敌后各地区的“扫荡”,决不会放松的,我们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改进自己,坚持敌后抗战,争取胜利,才能为牺牲的同志复仇。


郭王所近照

曾经荣获“中国好人榜”,父子两人接力义务守护133位八路军烈士遗骨的武安市阳邑镇柏林村郭王所回忆,他的父亲郭成忠1939年参军,跟随范子侠将军在武安、沙河邢台保定等地抗击日寇。1942年2月12日,得知范将军在柴关战斗中殉国的消息后,129师新10旅的官兵们悲痛万分。他们纷纷表示,一定要多杀日寇为范将军报仇,早日把日寇赶出中国。

https://m.toutiao.com/is/NvXbj9w/?=荣获“中国好人榜”,郭王所和父亲接力守护,133位八路军遗骸

https://m.toutiao.com/is/NvXKuME/?=抗日将领范子侠,1942年在柴关战斗中牺牲,墓室至今完好 -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