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堵城市排名实时(伦敦正式成为世界“首堵”!为什么这里的交通那么糟糕?)

伦敦不仅是英国首都,长久以来也一直为其世界之都的地位所自豪。确实,这里在发展程度、文化多元和各项产业上都有着许许多多世界顶尖的成果,然而有那么一项指标,却让最骄傲的伦敦人也不得不安静下来乖乖挨打——这就是这里糟糕的路面交通。




根据数据分析公司INRIX的最新研究,伦敦成为世界“首堵”,这里的司机花在拥堵街道上的时间比地球上任何其他城市都多。2021年,平均每日因拥堵而浪费整整148个小时,几乎要达到一周时间。


而花费在方向盘后面等待的时间也对个人和企业造生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损失,每个司机一年的平均拥堵成本是980英镑。




INRIX的这项研究考察了50个国家的1000多个城市的拥堵情况,而且是经过统计加权的,考虑到了每个城市独特的通勤模式。指标涵盖了交通事故趋势、行程延误、平均车速等等,可以说是非常均衡的分析。


不幸的是,在这1000多个全球城市里,伦敦拥堵情况排名第一,超过了巴黎、布鲁塞尔、莫斯科和罗马等欧洲都市


顺带一提,在英国仅次于伦敦的城市分别是剑桥、埃克塞特切尔滕纳姆和布里斯托,相比之下北部的城市表现要好得多。




那么,为什么伦敦的道路交通那么糟糕呢?首先是车多。在伦敦总共有256万辆挂牌的家用车,相当于每个成年人平均拥有0.3辆汽车。


总的来说,46%的家庭没有汽车,40%的家庭有一辆汽车,12%的家庭有两辆或更多的汽车。这个比例不算太坏,和纽约等同类大都市类似。不过,这个统计没有算上各类运输车辆,包括各种卡车以及中小型送货车,还有进城的旅游大巴。




但汽车会随着人口不断增多,而伦敦人口在近年其实是处于急剧增长状态的:在二战后,受损严重的城市和开发郊区的战略结合,导致伦敦人口出现一波长达数十年的下滑,直到千禧年后才再度开始回弹。


伦敦人口在2015年超过了之前860万的高峰,到2030年可能达到1000万,近年来越来越多人口回归,也使得汽车的使用更多




更重要的原因则是路窄而弯。任何一位司机都会对伦敦路无三里直的情况大倒苦水,而且这里还很少有多车道的大马路。


英国的道路之所以显得狭窄,是因为它们已经存在了好几百年甚至一千年,其中绝大部分是在马匹运输的时代铺设的,要么是骑马,要么是马拉的马车,都不是特别宽。因为英国长期的自治传统,修路是个麻烦事,所以它们从来没有被拓宽以适应汽车交通。


巴黎、柏林维也纳等欧洲大都市都在不同的特定历史时期经过大修大建,至少拥有一些宽阔的主干道,但这样的情况在伦敦从来没有发生过。




另外,伦敦32区直到今天都还保有着相当大的自治权,许多时候大伦敦交通局对区内交通的规划根本不起作用。


这种情况导致伦敦至今只有一条勉强可作为绕城公路的M25高速路,原本规划的另外三条环线都因为这个因素而无法建成。这导致今天的M25独力难支,甚至成了全英国最堵的道路。




不仅人多路少,任何在伦敦呆过几天的人都知道,建筑工程似乎每时每刻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进行着,给已经繁忙的道路增加了更多的延误。


除此之外这里还每天都在上演政治或商业游行,或者举办马拉松、游园会等各种需要占用整个路面的大型户外活动,让本就不多的几条市中心大道隔三差五就变成禁行区,让司机们叫苦不迭的同时也使得其他地区的路况进一步恶化。


近年来,因为环保和低碳方面的追求,伦敦甚至还在压缩原本就非常紧张的机动车行驶道路,比如开辟自行车道,把道路分享给更绿色的自行车。在新冠疫情爆发后,很多街区更是干脆开辟了“超低排放区”,直接禁止机动车入内,导致能使用的道路进一步减少。




伦敦市政府不是没有做出过努力,它不仅在2000年的行政改革给了大伦敦交通局更大的权力,还在2003年大胆引入了拥堵费政策,是全世界第一个这样做的大城市。


拥堵费政策在此后十几年里被证明对城市经济和环保都起到了诸多正面作用,也被许多其他城市效仿。然而在减少拥堵方面,却起效甚微。




不过可以聊以自慰的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尤其是轨道交通,本来就是大都市节能减排并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大趋势。虽然伦敦糟糕的路面交通几乎已经无可救药,但它仍然拥有全世界顶尖的轨交系统。


根据交通局的规划,伦敦每天有2700万人次出行,其中10人中有6人目前是通过步行、自行车或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到2041年,每天的出行次数预计将增长到3300万次,而目标是10次中有8次是步行、自行车或公共交通。


这意味着汽车的日出行量将大幅减少(从1080万减少到660万),而其他方式的出行量将大幅增加。同时,没有任何计划来建造更多的道路以减少拥堵。


拥堵



预计在未来,伦敦将经历20%的人口增长,从2013年的840万人跃升至2030年的1010万人,所以悲观来说它的“首堵”地位也大概率会持续下去。如果你生活在伦敦,还是多选择公共轨交出行吧。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