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黄浦营业部的范姓残疾人股票大户,通过买认购证在股市上赚了大钱后对我说,我是听了你的话把上海股票全抛了,把深圳股票也全抛了,因为你说买认购证可以做“期货”,所以我把所有的钱全押在认购证上了。原申华电工董事长瞿建国在他的传记中,把我动员他买认购证发的财,视为一项重要的原始积累。
一张股票认购证 书写上海财富奇迹
那个时候上海人的财富积累,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实现:一个是购买股票认购证,一个是参与房改(旧公房出售)。花30元钱购买的认购证,大致可以获得购买面值1500元的股票(实际购买金额因存在溢价发行因素,通常是发行价的3倍以上),而这些股票在上市后,大都出现了超过500%,甚至更高的涨幅。
1992年版的股票认购证已经有了文物般的价值,当年在黑市炒作认购证的人,大都也已退出市场,但这一页历史仍然被大家所铭记。作为一次对原有规则的突破与创新,在股票认购证上所凝聚的各方智慧、魄力与勇气,是值得钦佩的,即便是到了现在,仍然有它的借鉴意义。
■ 谢荣兴(市场资深人士 《金融投资报》专栏作者)
原申华电工董事长把我动员他买认购证发的财,视为一项重要的原始积累
一位黄浦营业部范姓残疾人股票大户,通过买认购证在股市上赚了大钱后对我说,我是听了你的话,把所有的钱全押在认购证上了。原申华电工董事长瞿建国在他的传记中,把我动员他买认购证发的财,视为一项重要的原始积累。
上海于1992年初推出股票发行新办法,即推出股票认购证,可凭身份证先行购买,认购股票有效期为一年,自1992年1月19日起至1993年2月1日止。
在认购证发行期间,我简直成了专职演讲者,到处宣传购买认购证。记得我在“百乐门”开办认购证的专题讲座中大声疾呼:自古华山一条路,今年买股就买认购证。这天30元的门票黑市涨到50元,不过,因此受益的人也真不少。
股票市场上人们熟知的“多头大老李”,他说,如果不是我骂了他,他是不会买认购证的。因为我对他说,你不买认购证,你就等于退出股市了。他在销售的最后一天终于买了认购证,并成为他的第二次起步。
上海股票认购证票样
票贩与几千万财富擦肩而过
黄浦营业部的认购证购买量是全市之最。黄浦营业部排长队,临近的网点却无人要,好像黄浦营业部的风水特别好。说到这里,我想再讲些关于认购证的故事。
黄浦营业部认购证发行收款要比其他网点提前一个星期,而且是在个别网点提前发售被通报停止之后,黄浦营业部开始预售。但黄浦营业部采取的办法是:凭单位介绍信,本部门组织团体预购,付款方式不论。“组织单位团体认购”是当时政策鼓励的,而“介绍信”,说真的到处好开,就此一招比别人要多出三分之一的销售时间。
1993年2月1日下午3点,离截止时间还有2个小时,有一位预购了3300张认购证的人跑到经理室,问我预付款的收据在换认购证时能否不写名字。我说:“不行,这是人行的规定。”
“为何别人可以‘白板’(指不记名),我不可以?你如果不给我办,我就去告你。”“我不怕,那是在人行作出规定之前卖出的,现在已经明确规定不可以不写名字。”我说。
在吵得不可开交时,我找来好多客户当救兵,帮我说话,结果他终于停止了与我的争吵,然后提出:“我全部退掉,也不跟你吵了。”
“不”,我说:“虽然你跟我之间的矛盾没有了,但我劝你不要退,至少留一部分,自己认购肯定划算,现在已经5点,到截止报数的时候了,但我再多等你半个小时。”
这半个小时,对他的人生影响实在太大了,结果他还是一个字“退”。他说:“我不懂股票,也不会炒股票,我跟你说白了,我是专门贩卖‘票证’的(上海人俗称“打桩模子”),你写了名字,我就没有用了。”
其实,这只是一张总的缴款收据,并非认购证,届时可以根据缴款单另列出的名单将名字写在认购证上,真正团体认购的都是这样的。他没有听从我的劝说,他的草率决定,使他终于没有改变人生,几千万元的财富与他擦肩而过。
企业老板抓住机遇身家上亿
同样也是预购认购证,由于认购证印制一时赶不上销售的进度,致使有限的认购证先满足零星的散户,大户却无法即时换取认购证,这一措施反而使一位投资者抓住了机遇。
事情是这样的,有位姓陈的投资者,他是浙江一家集体企业的老板,不仅自己购买认购证,而且想给职工也买一点作为年底“分红”,因而预购了大量认购证。结果一方面认购证停售的第二天黑市就开始涨价,另一方面等到他可以换认购证时,职工都因过年而提前放假,他想了想还是自己一个人认购算了。现在他已成为浙江有数亿元身价的民营企业老板。
“百年一遇”的认购证,使多少人发生人生大转折啊!